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皮海洲:暂停苏州恒久上市为发审机制敲警钟

2010年03月19日 04:08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皮海洲

0人参与0条评论

原定于3月19日上市的苏州恒久,在上市前夜倒下了。17日晚,该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近日接到保荐机构广发证券通知,有关监管部门要求保荐机构等中介机构对媒体报道公司的有关问题进行核查。

因为媒体的质疑而影响到上市,苏州恒久成为创业板的第一家,也为创业板发审机制敲响了一次警钟。创业板发审委自去年8月19日成立以来,为了让更多的中小企业能够尽快到创业板上市,发审委委员们一度是日以继夜地工作,不仅确保了创业板在去年10月30日的成功开市,而且截至今年3月17日,已经成功发行了66家公司股票。创业板发审机制效益之高,有目共睹。

但苏州恒久事件的出现,为创业板发审机制敲响了一次警钟。虽然说在苏州恒久之前的创业板新股发行上市过程中,市场上并不缺少对其他少数个别公司质疑的声音,但总体说来,这些质疑并没有影响到有关公司股票发行与上市的步伐。这一次,苏州恒久因媒体质疑而影响上市进程,就足见问题的严重性。而这样的公司却通过了创业板发审委的审核关,如此一来,投资者不得不质疑创业板发审委是如何为创业板“把关”的了。

从媒体的报道来看,苏州恒久的问题很明显。苏州恒久在《招股意向书》中表示,公司是目前国内激光有机光导鼓生产制造行业内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自主创新能力最强的龙头企业,也是全球能够掌握该行业一整套核心技术并拥有专用设备系统集成能力的少数几家企业之一。而且,该公司曾明确就核心技术的影响提示说:“拥有核心技术是公司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因此核心技术一旦失密,将会对公司利益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苏州恒久在招股说明书中宣称自己拥有的5项专利技术,却因为未缴年费的原因,已经被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0年2月下旬终止了专利权,有关技术已成为社会公用技术,任何人都可以免费、自由使用。在这种情况下,苏州恒久依然宣称自己拥有专利技术,这明显构成虚假陈述。而且在核心技术失去专利之后,该公司的盈利模式也将发生严重的动摇。

此外,即便是在苏州恒久拥有专利技术的背景下,该公司的发展也没有摆脱对税收优惠、政府补贴的依赖。有资料显示,该公司享受的所得税优惠与获得的财政补贴、增值税优惠等三项净额合计占2006年、2007年、2008年和2009年1~9月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63.86%、90.63%、34.49%、26.06%。

然而,就是这样一家问题明显的公司,却经过保荐机构的保荐,通过了创业板发审委的审核,甚至完成了股票的发行工作。人们不禁要问,保荐机构到底保荐了什么?创业板发审委是如何把关的?

也许,投资者应该感谢媒体的监督,使得苏州恒久在上市前夜被临时叫停,使得市场各方能够重新来认识苏州恒久所存在的问题。但作为保荐机构与创业板发审委来说,该为此承担怎样的责任呢?这个问题应该比苏州恒久事件本身更重要。

[责任编辑:madj] 标签:创业板 光导鼓 苏州 
打印转发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