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中国金融(专家)年会中小银行主题会议实录
第六届中国金融(专家)年会主题会议
主题:中小银行跨区域经营资本战略与风险危机
时间:2010年4月25日
地点:北京天伦王朝酒店
主持人(党均章):各位嘉宾,下午好!今天下午我们这个圆桌会议的主题是探讨中小银行特色化发展之路。首先介绍一下我自己,我叫党均章,是邮政储蓄银行总行风险管理部总经理,对这个话题很关注,也很感兴趣,下午一起跟大家分享中小银行特色化经营的课题。
下面我先介绍一下参加今天下午圆桌会议的专家和与会嘉宾: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世界银行东亚太平洋金融发展局首席经济学家王君;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下午参加圆桌会议的城商行的主要领导有北京银行许宁跃;江苏银行黄志伟;南京银行北京分行刘瑞晗;杭州银行行长助理兼北京银行行长丁峰;广州银行董事长姚建军;成都银行董事长毛志刚;齐商银行毛芳竹;齐鲁银行邱云章董事长;河北银行董事长乔志强;杭州银行行长吴太普;重庆银行行长甘为民;温州银行行长邢增福;富滇银行董事长夏蜀;南昌银行董事长徐荣生;内蒙古银行董事长杨成林;晋商银行董事长上官永清;齐商银行银行董事长杲传勇;锦州银行董事长张伟;廊坊银行董事长关景春;新乡银行董事长张建斌;赣州银行像行长肖明华;鄂尔多斯银行董事长赵文魁:本西安市商业银行董事长王西省:浙江秀洲商业银行董事长腾冲:泰隆商业银行董事长王钧:唐山市商业银行董事长张华:桂林市商业银行董事长王能:晋城市商业银行董事长贾沁林:自贡市商业银行董事长张志强:湛江市商业银行副行长何强,让我们以掌声欢迎各位嘉宾。
下面进行圆桌论坛的第一个环节,请专家就今天下午圆桌讨论的主题发言。首先有请银行业协会杨再平会长发言。
杨再平:各位下午好!很高兴和在座这么多银行家一起探讨中小银行的政策发展方向,我觉得我们做银行无论是做大银行还是小银行,就规模来讲很有必要对大银行和小银行的特色化有个认识,我觉得大有大的优势,大也有大的难处,另外小有小的难处,但是小也有小的特点。当前我们需要关注的是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美国、英国和欧洲其他国家在思考的问题或者寻找对策的问题是太大而不能大。针对太大而不能大,正在影响一系列的政策和金管的措施,可能使大有大的麻烦,大有大的难处。最近我们关注的针对太大而不能大已经提出来的方案,我概括了一下大概有七个方面的方案,一个是可能会进行业务拆分,业务拆分有几个小的方案,一个是收窄银行业务,有可能是又回归分业经营。第二个方向是提高资本充足的要求。第三个方向是提高流动性的要求。第四是提高集成度。第五个方面是会计要求。最近针对大银行要征收稳定税,这次危机之后大银行纳税救助,这个钱现在这些银行平常就要交,不能到那个时候才纳税。然后是恢复重建的要求等等。我们看到这些措施,这些真对大银行提出来的这些方案可能在大银行不那么好做。现在有一个初步的匡算,按照这个方案下来,后果可能对大银行造成一些严重的后果。一是大大银行的股本收益率会有很明显的影响。第二个银行业务的定价可能会产生,有两个测算,一个是维持2009年13.3%的股本收益率不变,银行业务的定价可能会提高33%,。另外小如果回归到危机以前的15%业务的定价,可能会提到39%,而其中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的银行,可能还会上升60%-80%,。第三个后果,大量的资本也有一个测算,按照现在的方案,总共公立银行要提供2210美元,相当于2010年股本的19%,其中英国要补充910亿美元,欧洲其他国家要补充860亿美元,美国是440亿美元。
由此我们看到,做小银行的可信度大于银行,大确实大有大的难处,什么东西都是相对的。现在尤其是大银行,要关注针对大而不倒,或者针对太大而不能倒正在酝酿的一系列经管措施,可能会使大银行觉得有更多的麻烦,有更多的难处。这是我想讲的第一点。
第二点,我们要看到小虽然有小的难处,但是也有小的优势,从某种意义上讲,或者在某种条件下、某种环境下,小是很好的。为什么说小银行虽然有难处,也有它的优势呢?我们从这次美国大量的社区银行的表现可以看出来,我们知道美国银行的结构从数量上来说大量的是社区银行,如果是1亿美元以下的资产,大概90%几,10亿美元以下,因为涉及两个,10恩美元以下从数量上来说97%,资产银行大概占到16%左右。这次危机来看,虽然这些小银行、社区银行也遇到了困难,也关闭了不少,但是这次受到的冲击和大银行相比,美国的社区银行相对又是比较好的,最近我们有一项研究了解,这次危机小银行的不业率也上升了。危机之前有两个档次,一个是0.14%,一个是0.13%,到09年第三季度末,这两个数字升到0.83%和1.23%。就社区银行自身来说,似乎是规模大的不业率反而是高。同一时期,美国的大银行,加入联邦保险的系列银行不业率是2.71%,大大高于社区银行。再从倒闭的数字来看,整个危机以来到去年第三季度是123家倒闭,小银行97家,从倒闭的数字看小银行数量多。但是也如果就小银行倒闭的数字比上小银行的数字,这个比例仍然是大大低于大银行。再从财务指标来看,若干个财务指标,可以说2OE、2OA等等若干个财务指标都是小银行、社区银行比大银行好。由此我们要看到美国这次危机尽管这些年来美国的社区银行数量有所减少,但是这次危机我们看到美国的小银行表现更差。
小银行表现的优势是四个方面,就美国的社区银行来说有四个方面的优势。一个是组织结构简单,一个是有若干个软信息,我们讲侧重报表,它可能没有正规的报表,但是它可能有很多的软信息,为什么很多种小银行做得好,第三个优势就是贴近社区、亲近社区,很多的董事就是社区有关的居民。四是政策支持,有若干个对社区银行的税收、财政的投资入股等等的政策支持。
就我们国家的小银行,我这里主要是指城市商业银行这个层次,就城市商行的发展来说,我们知道我们的城商行曾经可以说是极度困难,过去我们的城商行非常糟糕,包括杭州银行,我记得杭州银行曾经是不良率高达70%,这个阶段很多的城商行都经历了,现在很多的城商行已经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进入了比较好的状态。从整个的占比来看,03年我们的城商行在整个银行体系的资产占比是5.29%,08年是6.62%,09年是7.2%,应该说占比在缓慢上升。这说明什么问题呢?我也接触了很多城商行的领导,现在很多人认为在我们的银行体系中虽然大银行占的比重比较高,但是真正的银行家可能要从城商行中找,当然农村金融机构中也有很多不错,因为逼到这个份上,你必须去贴近自己的客户。所以,我们很多小银行的优势城商行都基本具备,尤其是草根银行,他们贴近客户、了解客户,尤其是跟我们自己的大银行相比有若干个优势。这也就是为什么在那么困难的条件下它能够经过几年的时间纷纷走出困境,而现在很多银行不少银行已经进入了佳境的很重要的原因。
综合上面的分析,得出一个结论性的观点,我们做银行对大与小,包括做监管的,对银行的大与小要有一个定制的认识,是个定制的关系,不能绝对化,大有大的优势和难处,小有小的难处,但是也有它的优势。所以,结论性的观点是,做小银行的和中小银行的,尤其是现在城商行的,我们应该安分守小,做优做强,当然我们也不能排除从小银行中,现在可能是很小的银行中以后也会有大银行产生,所以也不能绝对化,做小银行以后永远是小银行,应该在做优做强的基础上而后可能少数的银行去做大。所以我的结论性意见就是认为我们应该安分守小,立足于做特做优做强,而后少几谋大。就是我们不是大而强,而是优而强,强而大,就是把优强做好,在这个基础上,不是所有的都去独大,有的应该安分守小。这样从整体上就能形成比较好的银行的市场结构,需要尤其是城商行这个层次在配置上下功夫,然后再想优,再是强。
以上是我简单谈谈我的看法,谢谢。
主持人(党均章):谢谢杨会长。杨会长从大与小的辩证关系,用详实的相关数据给我们表述了大与小的各自的优劣,最后得出个结论性的话是,在大与小的过程中是要先优再特再强,然后再大,而不是把大排在前面,这个观点我认为非常非常好。曾经在我们第二届金融论坛的时候,有一次我发言中说,中国不缺大银行,缺的是中小银行,特别是特色的中小银行,今天杨会长再次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很好的命题,中国未来真正的银行家将诞生在城商行里,也可能就是在座的诸位,从在座的行长、董事长中产生。谢谢杨会长。
下面有请世界银行东亚太平洋金融发展局首席经济学家王君发言。
王君: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再次到这个论坛来跟大家见面,我来之前把我去年的发言找出来看了看,发现如果不看的话今天一开口就会无意识地说一些重复的话,这些重复的话是一些根深蒂固的东西,去年说了已经忘了,幸亏看了一下。看了以后我又觉得今天来其实又没什么可说的,该说的自己认为是重要的话,在去年第五届论坛的时候已经说到了。接下来我简短地说一说我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们这种讨论的话题特别带有中国特色,这样一个话题在西方的银行业、金融业也可能会有讨论,但是不会像在这里这么关注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去年的论坛上实际上也说了类似的事儿,今年还在说这个事儿,说特色化的背后其实还是在说如何差异化,如何发挥自己的长处,说明我们始终没有把这个问题解决好。我仔细看了一下,确实中国的中小商业银行,尤其是以城市商业银行为中心,当然现在扩展一下也可以说除了大银行工农中建交以外,太小的机构不算,如果从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为农村商业银行到村镇商业银行都有这样的档次,因此这是个很庞大的群体。村镇银行不算,主要是城市商业银行的主体,仍然有什么市商业银行,“市商业银这三个字显然是多余的,说开了直接叫某某银行,比如说齐商银行银行、齐鲁银行,这个过程大家都知道,我就不细说了。看这个群体,虽然在过去几年里取得了非常重大的进步,但是仍然不能够回避的,无法回避的还是感到这个群体仍然有太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一个是刚才杨再平副会长说的扩张的工作,虽然说跟中国的大银行相比费尽了力气在可预见的未来都很难成为中国理论意义上的大银行,但是这个群体的银行还是希望自己做大。这点倒不是跟西方的银行大而不倒相比,中国的银行是小也不倒,中国的银行基本上不倒,只有少量的可能倒。因此不用担心倒闭,但是注重面子是大家都在想的。我也在想,城市商业银行很难说银行是你的,你作为银行行长、副行长、监事长基本上是组织部门提名,虽然经过股东大会选择当上了,但是仍然有这样的可能性,随时会被免职。在最近一段时间里发生了一些这样的例子,这对这个群体来说是特别不利的,一方面从个人来说觉得没有必要追求太大,追求有什么用呢?又不是你家的银行,弄得太大也可能是危险的,给纳税人带来风险,也不见得对国家、对银行有什么好处,对个人来说也是一样。所以我们所面对的问题确实跟国外是不一样的,但是这个问题说到底,这个群体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还是有很大的问题,还是形式这么多,实质上的内容还没有太到位。首先领导行长、董事长的产生和解聘、激励,这本来是银行内部的事儿,但现在在有些地方,很多地方政府还是把城市商业银行改制为当地的所有银行。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看到中国的中小银行很难做出特色来,放眼望去就是相似的地方多,我想起来带我外孙玩儿幼儿游戏,就是一个小画册让你看,找不同,左面一页,右面一页,用一两个颜色的差异让你找,找出来小孩子很高兴。但是也不必刻意追求什么特色,我们去年讨论的是关于跨区域经营的问题,我想这个银行如果真是个好银行的话,好多问题其实都不是个问题,比如说到底做大还是不做大,到底是跨区域还是留在那儿,都不是问题。重要的是银行首先应该追求价值,要给股东创造价值,要做到这点肯定要满足经济中快速成长的家庭和企业对于金融服务业产品的需求,满足了这点自然也就做好了。
从刚才说到的例子我也知道,小银行贷款的股本回报率在50%以上,金融危机以后还在百分之二三十,这个和大银行根本没法比的。而且中国不做银行的大家也知道有个例子,比如说王府井卖包子的,就是那些包子,卖完就没有了,排着长队也没有。银行也是,不去做太多的客户,他们知道目标是做好,而不是做大。因此,简单地扩大规模,比如说有些银行换了牌子以后,从国有大银行挖人才,我发现去年就有这个问题,从工农中建里找人,他怎么能适应小银行的需要呢?小银行认为他有正规的训练,其实他自身没有特色,他来了以后会出问题的。因为现在我们正在探寻一件事情,去年的时候我介绍了中小银行可以通过开贷微小贷款业务,就是以单个借款人为目标,以商业可持续为原则,以扩大单个借款人的数目或者贷款的笔数作为衡量业绩的标准,并且一定要是盈利的,以这个为特征来开展,这个业务开展了几年下来以后,发现很多银行都想做这个业务。但是做这个业务就需要有人、有系统,可是这正是现在中国所缺的,所以我们在想要不要办这样一个培训研究院,大规模的、规范地培训信贷团队,后来我就去考察了欧洲的一家银行,国内很少有人知道,因为它在拉美、非洲、中欧总共有22家银行,但是就是在亚洲没有,他们有自己的目标。我去了马其顿、马来西亚、法兰克福的总部,所到之处心情非常非常复杂,因为不可能不和中国的银行比较,我说一下我的观察,这个银行从上到下都知道自己是谁,新一轮经理上来以后就跟员工说我们是谁、我们干什么、我们为什么干,明确地跟员工说,如果你觉得你的使命和目标不一致,现在走还来得及,极个别的真有走的,但是留下来的,经过一段严格的训练,这个银行上下,在这个银行从楼上走到楼下,从总经理办公室到任何一个部门,所看到的每一个面孔都让你感觉到这个银行是个健康的银行,分享共同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员工都是非常心情舒畅地为银行做着贡献,没有那种在我们中国银行常见的官商气氛。我只是说一个事实,并不是针对哪一家的,你们可以自己对号能否做到这点?就是从董事长到员工上下都问这个事儿为什么这么做,所有人都能为银行的发展提出看法,并且提出看法的都会受到鼓励、嘉奖,这样形成的力量是非常庞大的、神奇的。而我们的银行,很多中小银行也和大银行一样,甚至像政府的衙门一样,官商的气氛是非常强烈的,像这样的银行我认为不用再探讨特色发展道路、跨区域经营道路,就是维持就可以了,因为再过五到十年,中国的银行业会发生新的洗牌,到那时候会有真的做好的银行,由于外界的压力和监管当局的压力,让那些好的收购差的,到那时候所依靠的政府的政治资源就会显得特别没有价值。
今天这个场合我也说不透,我只是心里看得很明白,在中国我走了很多地方,接触了很多银行家,现在非常高兴的是也看到了这个问题,就是也要和银行监管部门、地方政府周旋,也要搞好关系,但是它不热衷于这个,把这个看成是一个做好的成本和基本的条件,把这个做好以后腾出大量的时间做更多的事情,就是不满足于官商和官职所带来的优势,而把这个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只要有机会就做更好的事儿。我上个月刚访问了一家南部的商业银行,世界银行的人说这家银行很好,这家银行在中国是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把微小企业贷款的理念、技术和方法扩展到贷款上,并且吸收外来资金的时候有自己多种的创新,这种创新很符合当地的需要,有效地规避了信贷风险。这样的银行当地政府看得很明白,银行监管当局也看得很明白,这样的银行把他们的东西复制到给他们投资入股的村镇银行,可以想象到他们有多大的为例,别人也在办村镇银行,但是这个银行就利用当地村镇的空白,他们会有全资产品,会有秘密武器,在我的经验中这样的银行未来五年到十年有可能就会成为收购、兼并其他银行的优质银行。
它为什么就做到了这点?这和我们在2004年之前在中国推行微小贷款的时候,当时我们认识到,这项全新的业务如果没有银行一把手全心全意的支持是根本不可能成功的,而让退休的人干这个事儿根本不行。这家银行的特点是董事长亲自关注这个事儿,让所有的行领导都经历了培训和参加微小贷款的讨论,全行上下就形成了一股劲。
从当初的城市信用社到组建城市商业银行,为什么一定叫城市商业银行?名称似乎不重要,但在中国成为一个事儿,中国的商业银行董事长特别费解,像浦东发展银行,来自国外的人就意味它是政策性的银行,其实它是商业银行。还有叫“城市商业银行这四个字纯属多余,后来改得好一些,更换一切的印章、招牌。但后来也没有完全杜绝,意思是说明缺乏特色和监管的统一等齐划一是有关系的,中国银行的监管是有地域关系的,比如现在各地方在开的农村金融会,参加的是农村商业银行,甚至有的是农村合作银行,他们已经不是农村的金融机构了,他们实际上跟各位一样,但他们在农村,并且受着和农村金融机构一样的监管,甚至还享受着优惠。归属起来,有些工作可以做了,包括在座的银行都在设村镇银行,对于规定不低于20%股份制银行的,实际上给监管者制造了一个空间,有的银行可以不拿一分钱就可以创办村镇银行。我有时候就想,将来如果村镇银行成千上万家,监管的成本其实是很高的,因为每一家银行都有独立的法人,而对骨干银行来说,分支机构村镇银行的成本是更高的,法人治理、高管等等,而分支机构只是一个行长的成本。还有村镇银行有一个危险,这次我知道各地的金融办为了在当地能够招上资往往发出邀请,邀请到那里开设村镇银行。村镇银行由所在地的监管局审批,其实一个内蒙古的银行到深圳或宁波,反过来也是一样的,跨中国这么大的面积远距离地开设一家村镇银行。中国的银行对外国开设银行以及外国银行到中国开设银行本身是一样的,就是跨区域经营,在这种情况下所在地的监管当局有一项工作是必须要做的,就是要对开办的这家银行全面的公司治理,并且资本控制力、资产质量进行全面评估,确保开办银行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现在没有这样做,这也是让我感觉很意外的,像我刚才说的访问那家银行,他们由于监管的银行,本来有22家分行,巴塞尔要求进行监管,他们不愿意让一个国家监管他们整个集团,他们不相信这样的监管能力,所以他们后来想自己在德国开一家。他们一开始这个动议我就知道,到现在一年多了还没开起来,原因是德国银行要对22家银行和总行进行全面的评估,这个成本是相当高的,费时是相当长的。我问他们你们后悔不后悔?他们说一点都不后悔,因为在这个过程中这家银行已经又学到了很多东西,这是值得我们考虑的。
主持人(党均章):谢谢王君博士,他从不同的侧面给我们进一步描述了中小银行特色经营的问题。王博士说的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经营的最终目的是追求规模数量的扩张还是银行价值的增长值得我们思考。还有一个古老的话题,中小银行的市场定位到底是什么?都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下面有请人民大学赵锡军教授发言。
赵锡军:谢谢主持人,各位商业银行的领导、各位专家,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受金融网的邀请,给大家就探索中小银行特色发展之路的话题跟大家交流一些想法。刚才杨会长、王君博士讲到银行业发展过程中大与小的关系、好与坏的关系、强与弱的关系,这都是很辩证地看待这些问题,可能放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环境之下,大银行不一定比小银行好,也不一定比小银行强,在别的环境之下可能会出现相反的情况,这些话题应该说对我们做银行来讲都是值得深思的,也是可以持续不断讨论的问题,深究的话是一个非常深奥的问题。
我这块主要是为大家讲两个方面我自己的想法,一个方面是我们现在在不断探索银行的发展之路,包括王君博士讲到的对城商行名字不同的看法。实际上从中国银行本身的发展来讲,有一家中国人民银行,有的大银行的名字也在变,像中国建设银行原来叫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整个名字的变化可能体现为银行发展的策略,表明了银行业团队的人员、监管部门和相应的银行业的领导对我们国家银行业的发展的认识深入、深化的过程,我觉得有个不断深入、不断提高的过程。这也体现了我们的银行在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不断发展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过程,将来还会有其他方面的变化,所以是个认识的提升,是积极的方向。
我想讲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大家觉得中小银行跟大银行相比好象是低人一头,为什么有这种感觉?还会想到怎么样跟别人差异化经营、怎么样避开跟别人竞争。本身中小银行可能有先天认识上没法跟大银行相比先天的基因在里面,一旦在大小上认输了,后面更不用说强弱,更不用说好坏了,气势上就由于大小而产生了自己心里面的自卑,这对做银行业的人是要不得的想法。不要因为大小觉得在其他方面很难和别人竞争,前面杨会长和王君博士都讲了,大小和好坏、强弱没有太大的关系。所以,大小这个问题可以抛到一边,未必大银行做强的你就不能做强,刚才王君博士讲了很多的例子。甚至小银行做强的,大银行不一定能做起来,这个认识得有所变化才行,做特色银行也好,肯定得找你的优势。
在做特色的时候,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规范经营、规范管理的问题,你找出自己的特色,并不是去钻政策的空子、钻监管的空子,这点应该清楚。因为刚才杨会长讲到不同的银行在金融危机中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到大银行在危机中有大问题,并不是小银行没有问题,小银行也有问题,也有企业倒闭的,我看了一下,美国到现在为止发生金融危机以后倒闭的银行接近200家了,没有听说特别大的银行倒闭,都是中小银行倒闭。为什么他们会倒闭?很多原因是他们介入了次贷业务,大小银行因为做业务不规范、管理方面有毛病而产生了问题,更多是看你做得规范不规范。这个问题说到底,说到最后,怎么样管理好自己的银行,怎么样跟其他银行竞争的时候更好地管理好自己,无论是从业务的拓展方面还是从风险的控制方面,还是从资本的筹措方面,还是从拨备的提取方面,还有人事管理各种各样的方面,怎么样能够做得越来越规范,越来越符合商业银行的要求,这点是我们在探索特色之路的时候必须做得越来越像一家银行,不仅仅是形似,外形上有董事会、委员会等等,看着像,具体真正管理的时候、做业务的时候,有没有真正落实,这点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想到我们要做特色业务,是不是老想着打擦边球,是不是钻政策的空子,特色不在这儿。这是我想说的第一个意思。
第二个意思,更加针对现实一些,今年是环境非常复杂的状况,作为中小银行在这个特别复杂的经济环境之下怎么样来进退,怎么样做好自己,刚才主持人讲到了创新的问题,王君博士也讲到了国外银行在金融危机中的创新问题。怎么样在今年把握好,能够不出风险,把风险降低,这可能是大家目前特别是在一线从事银行业的同事面临的一个很实际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关于竞技挣扎的情况,多数不是特别明朗,很复杂。复杂在哪儿?从我们自己经营的环境来讲,有国际的环境、国内的环境,还有各个地区自己的环境,地区银行所在的区域里的投资情况怎么样、消费情况怎么样,还有政策的环境,国家在不断调整流动性、调整信贷政策,对于我们自己的银行来讲会有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去年放的贷,今年在政策变化以后、环境变化以后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这些都是很现实的问题,这方面的问题大家需要更多的关注。而且从今年的情况来讲,政策的变化可以看出来,无论是央行的表述还是银监会出台的政策,都看出来灵活度在不断增加,尽管主导的是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是政策的灵活性在增加,这块对我们都很有影响。另外,跟我们竞争的对手越来越多,尽管以前也是有合作竞争,但是现在可以看到村镇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起来了,邮政储蓄也带铺网点,也在分业务,甚至民间金融的也起来了,可能在各个层次方面都面临着竞争。作为中小银行来讲,怎么样来应对?这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我想讲的就是环境的复杂性,面对多边的形势,政策的调整,竞争不断加剧,我们怎么样来应对,还是回到前面,要找到适合你的市场,要进行创新,找到你的客户和客户的需求,这才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同时在做这些的同时,要不断地规范经营、规范管理,把两者结合起来,将来可以有能够应对更复杂环境的做法。
我就讲到这里。
相关专题:第六届中国金融(专家)年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