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欧债危机冲击波持续

2010年05月12日 02:05
来源:证券时报

0人参与0条评论

交银国际研究部 黄文山

大部分亚洲股市周二均出现大跌,进一步证实欧洲债务危机尚未完结。其实,欧美股市周一大幅抽升主要是由平淡仓盘带动,欧洲的巨额贷款计划似乎未能重整市场信心。我们认为,欧盟错过了出手拯救希腊的最佳时机,并放任危机一直恶化至难以修补的地步,现在要挽回市场信心相当困难。我们预期资金在未来一段时间继续撤出欧洲市场,将拖累欧元及欧洲股市的表现。由于投资者担心欧盟未能控制欧洲债务危机,有机会扩散至其他市场。我们预计环球股市在未来1至2个月将疲弱不振。

本期笔者想从经济学的角度去剖析欧洲的前景。欧元面世11年来,欧洲经济一体化逐渐实现。在金融风暴发生之前就有研究指出,在汇率风险不再的情况下,欧洲各国之间的拆借市场和债市已趋同步互通,使欧元的国际影响大大增加,亦间接让欧盟在国际上争到个更大的话语权。不过,在金融海啸爆发后,情况变得不再一样。

欧盟最大的问题就是它并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包含着多个国家的组织。欧盟的成立就意味着参与的国家同意采用同一种货币,以及同样的货币政策。但是只要细心看,就会很容易发觉到各国的贫富和增长能力不同、社会的需求不同,政府的开支亦不同。单一的货币政策能否满足各国的需要?

事实上,在欧元面世初期,已经有学者表示欧盟的制度不可行。而金融海啸发生后,欧盟的弱点已经表露无遗。笔者认为,如果能给予欧盟一段长时期(约20-30年),让成员国能在经济层面上逐步融合,欧元一体化或许是可行的。但在融合之前,金融风暴就已经发生。

此外,希腊问题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欧盟债务危机不能在一朝一夕解决,排队等救济的国家还会陆续到来;强国现在忙于考虑自身利益,早已将欧洲股市一体化进程抛诸脑后。希腊危机就凸显出欧元的深层次盾:一方面成员国必须放弃货币政策的自主权;另一方面要施行本国财政政策又受欧盟规定限制,迫使弱国铤而走险,欺瞒账目。

回顾希腊在过去十年的发展,就不难理解今日的结果:自希腊采用欧元后,就能通过发欧元债券轻易融资。可惜,该国未能利用便宜的融资方法去提升其盈利能力,却把资金运用在社会民生及基建项目上。这些项目耗尽了政府储备,却不能带来任何回报,到偿还债务的限期来临时就出现问题了。

欧洲市场两极化的现象将会持续,有关国家的主权债券评级下降将拖累其国内企业的信贷评级,增加集资困难及融资成本,那么更多的企业家将从事不合理的高风险投资,盈利前景更不稳定。

[责任编辑:robot] 标签:欧洲 欧元 希腊 危机 
打印转发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