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英国亚洲外交转向

2010年06月02日 03:44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0人参与0条评论

师琰

印度,很可能取代中国,成为新一届英国政府亚洲政策的重点。

英国名誉首席大臣、外交大臣黑格(William Hague)近日首次向驻英外国记者阐明新政府外交策略。黑格在演讲中并未专门强调中英关系,只是在表示促进英国与世界新兴经济体关系时,提及中国。相反,刚刚下台的前工党政府非常重视对华关系,并制定了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对华关系框架文件。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外交官向本报记者表示,英国新政府对欧、对美外交思路已明确,但对华政策仍稍显模糊;英国女王特别强调了英国与印度的“特殊关系”,这使得新政府在中英关系上的模糊态度更显得耐人寻味。

英国女王5月22日发表了议会复会后的首次讲话,在谈到英国对外关系时,她惟一提及的国家是印度,称英国“需要更好地认识印度崛起的全球影响力”。女王的讲话由新政府起草,通常被理解为政府的施政纲领。

英印关系着眼经贸层面

女王在演讲中透露,英国新政府把印度看做英国在区域贸易和投资、能源安全、气候变化、打击恐怖主义、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等诸多领域的关键合作目标。英印两国部长已经就如何“建设一个真诚的特殊关系”进行磋商,并将公开宣布讨论成果。

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凯瑞·布朗博士告诉本报记者,英国女王的讲话中只提及印度,是因为前任工党政府对印度“非常不好”,新政府希望大幅改善英印关系。

英印关系近年来有不小的退化。英国有40万印度人,但英印之间的贸易却在不断萎缩,过去两年英印双边贸易额已从300亿英镑跌到200亿英镑。

布朗表示,新政府印度政策的“主要关注点将在贸易和经济交流层面,而非政治层面”

在这位资深中国事务专家看来,新政府为女王准备的讲话没有充分考虑中国等其它国家的关切,主要是因为执政经验不足,并不会影响中英关系的继续推进。

过去两年中英之间政商层面互动频繁,形成了良好的交流机制。新政府“认为前工党政府对华政策搞得比较好,因此不可能做大的改变,我们也看不到有什么地方会有大的变化。”布朗说。

5月26日,新任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在向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递交国书后接受了本报在内的媒体简短采访。他说,中英关系正处在继往开来的新起点,两国领导人已经一致表示愿共同推动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取得新的更大发展。今年下半年,两国将有一系列高层互访,具体访问时间和方式正在进一步协商中。

拒绝加入欧元

自5月12日组建联合政府以来,由于保守党与自由民主党在部分外交事务上的主张有较大分歧,令英国新政府对外政策走向引人瞩目。

从现在的情况看,自由民主党亲欧盟、主张加入欧元的思路已完全被保守党拆解归零,英国政府已明确,不会进一步把任何权力移交欧盟,除非全民公投同意,新政府还希望增加对欧盟的民主问责制。

保守党对欧盟一直保持警惕,曾在1997年至2001年间担任保守党党魁的黑格更是最坚决反对英国加入欧元区的人之一。

欧元区现在愈演愈烈的债务危机更是在客观上支持了黑格的这一立场。

黑格在向记者阐述外交政策时表示,严峻的经济形势令联合政府外交政策面临挑战,英国的外交政策必须变得更精巧,更充满活力。

[责任编辑:lizy]
打印转发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