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激素门”别再沦为开胸验肺式权利悲剧
本报评论员 张勇
三聚氰胺的阴霾尚未从公众的心里褪去,“结石宝宝”的家长们依然在为受伤害的权利赔偿奔走呐喊。两年前“三鹿事件”的社会痛楚还在呻吟,也就在乳品新国标出台不久的争议中,奶粉“激素门”走进了百姓的视野,撞击着公众的心灵,同时也再次拷问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最近,武汉三名女婴疑因一直食用某品牌奶粉后,身体出现性早熟特征,此事经报道后引发社会强烈关注。此前,受害儿童家长曾想把奶粉送检,却遭遇“检测无门”,一些质量监督检测机构都婉言拒绝了家长们的个人申请,而权威部门关于奶粉的检测指标中也没有激素这一项。(8月8日《钱江晚报》)
在相关部门尚未公布调查结果之前,过早地认为这是三聚氰胺事件的重复上演,显然不合时宜,毕竟在事情搞清楚之前,各方意见都应该有得到尊重的权利。并且,我们也希望相关部门针对此事能够尽早地介入调查,给性早熟患儿、奶粉企业以及公众一个合理公正的调查结果。
不过,从患儿家长历经波折送检无门的遭遇来看,和三聚氰胺演变成一场大的公共食品安全事件的前奏倒是异常相似:也是“相关部门”集体变成“无关部门”,也是面对患儿家属的质疑婉拒检测。本应代表百姓利益的职能部门与利益受损公民的关系,俨然已成为一种博弈的悲剧。
“检测难,难于上青天”,这样的无奈以及产生的悲剧为何屡屡上演,其背后必定有密不可分的社会根源和制度根源。曾经饱受关注的农民工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可能就是这一系列悲剧的一个范本。一方面,是公民常识和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另一方面,则是维权配套机制的繁冗和落后。多家医院确认张海超是尘肺病,就是因为没有认定资格,所以明摆着的伤害事实不被承认,以至于闹出开胸验肺这样的悲剧。而此次性早熟儿童所遭遇的“激素门”,又何尝不是如此,种种迹象表明:性早熟很可能与奶粉有关。但是,相关职能部门就是要推来推去,迟迟不进行检测介入调查,还原事实的真相,而是以冷漠的姿态面对受伤的权益。
纵观一系列的“检测无门”事件,实际上发生的背景无不是如此。在公民不知道如何保障自己权利的时代,一切权利的保障都托付给了自己所信任的相关部门,相信政府职能机构能为己伸张正义维护公平。而作为职能机构,也习惯于将“3.15”集中打假这般的一时职责冲动,作为自身的政绩体现。而现在,作为权利承载主体的百姓权利观念发生了变化,而作为理应维护百姓权利的职能部门,却依旧躺在原来的信任背景下“避暑纳凉”
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今天,逐利商家在利益的驱动下也许可以丧失良知,但是作为政府职能部门而言,不能无视民众的权利诉求和自身的监管责任。农民工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就深刻地揭示:弱势的权利群体在利益集团的面前,如果百姓所信任的政府部门缺位,那是怎样的一种悲哀。而事实上,摆在我们面前的“激素门”,是否又要迫使患儿家长为了维权四处颠沛流离,搞得倾家荡产。
并且,如果相关职能部门继续冷漠下去,再不及时介入调查,查明儿童性早熟的真相,如果确系奶粉添加激素造成的伤害,那么患儿家属类似于“开胸验肺”的遭遇和挣扎背后,更是伤害的扩大和公共事件的发酵。这样的伤害跟三聚氰胺一样,正在侵蚀着下一代的肌体,而且对于社会制度肌体和政府公信而言,也是一种侵蚀。
三聚氰胺事件告诉我们,只要相关职能部门重视,真相总有水落石出的时候。为了那些饱受性早熟摧残的儿童,为了避免“激素门”扩大化,只有相关职能部门履行职责,打开检测调查的大门,才能关上“激素门”扩
相关专题:凤凰网将持续关注婴童奶粉安全事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http://y0.ifengimg.com/detail/img/sin.jpg)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