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玉:怎样才能关上激素门
作者 纪 玉
疑似圣元奶粉致女婴性早熟事件有了新进展,卫生部日前在例行发布会上称,湖北省食品安全监管领导小组办公室已组织相关职能部门,抽取奶粉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测。同时,组织医学临床专家对女婴进行临床会诊,分析女婴患病与食用奶粉之间的关联,结果将尽快向社会公布。
这无疑是个好消息。无论是对急于了解孩子性早熟原因的家长、迫切希望知道事件真相的公众,还是对竭力证明自身清白的圣元奶粉来说,相关职能部门尽快介入调查,发布权威检测结果,是厘清是非的最好办法。经过前几日各监管部门“不归我管”、“没有列入检测项目”、“不接受个人送检”等推诿,卫生部的表态和行动,体现了主管部门的责任担当,让人欣慰。据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说,“奶粉里不允许检出雌激素”,足见标准之清晰,相信很快能给“激素门”下一个定论,给公众一个说法,也给圣元一个说法。
那么,一旦检测结果出来,是不是就意味着关上“激素门”了呢?也许不那么简单。
发言人还表示,“对于儿童性早熟致病原因,专家认为比较复杂”,“不能断定患者与特定的食物或者环境之间有何种关系”。这种说法,当然是科学的、正确的。与此相对应的,长久以来,家长对孩子性早熟的问题一直比较关注,公众对食品中所含激素成分,始终比较敏感。遗憾的是,这种关注和敏感,并没有换来与之对等的重视——没有具体检测标准,未列入检测项目,激素使用领域的监管缺失、“检测无门”,在此次“激素门”事件中,已足见一斑。
期待“激素门”事件推动激素使用领域的监管到位——不仅涉及奶粉中雌激素含量的检测,更要对激素使用领域加以梳理和完善。公众需要的,是监管部门预先设置“防护闸”,把不该添加的成分排除出食品中,并且在发生问题时,让消费者能够找到讨说法的明确渠道,而不是在“检测无门”中茫然无措,只能找找媒体。
“吃出问题—无法检测—媒体曝光—弥补监管漏洞”,无论是当初的三聚氰胺事件,还是如今的“激素门”,都没有摆脱这样的路径。当然,这也多少说明舆论监督的重要性。“激素门”中的相关企业也许无辜,但监管漏洞确实存在。如果不对食品监管思路进行反思,再一次重蹈覆辙也未可知。当今食品科技高速发展,但我们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尚不完善,相关职能部门理应以更积极主动的态度,共同弥补监管体系中的缺失和遗漏,明确检测标准,增设检测项目,更新检测方法,而不是每每在问题发生后才被动应付。即使再次发生类似的“××门”,也能有常规程序可循,及时为公众打开一扇通往真相的“门”,这样的大概才能算是真正关上了“激素门”,
相关专题:凤凰网将持续关注婴童奶粉安全事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http://y0.ifengimg.com/detail/img/sin.jpg)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