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孙志云:乳制品屡让食品安全背黑锅 症在制度缺失

2010年08月13日 16:22
来源:荆楚网 作者:孙志云

0人参与0条评论

连日来,有关于圣元奶粉疑似含雌激素,而致使婴儿出现性早熟症状的“早熟门”事件,被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这也是继三鹿之后,问题奶粉再度被灌进食品安全监管的畸形“奶瓶”

自有媒体报道了武汉三婴儿出现性早熟症状,并怀疑是长期食用同一品牌奶粉所致开始,有关于“奶粉疑致婴儿性早熟”的丑闻,频频闯入公众的视野。

从商业的角度来说,媒体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曝光给商业公司所带来的影响,如摸不着深浅的无底洞一般。正如古语所言“人言可畏”,更何况是一群有文化、有手段的人。

而单从“早熟门”事件来看,圣元公司起初在处理此事上的方式,令人甚为咋舌。一边嚷嚷着对自己所生产的奶粉有百分之百的信心,并声称要起诉曝光媒体的“诬陷”;一边却“暗中”联系受害者家属,商谈赔偿事宜。俗话说,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门。试问这种信心是建立在奶粉质量上的吗?

从医学角度来说,判定婴儿性早熟的原因较为复杂。圣元公司作为婴儿奶粉的研发与制造商,却连这个最基本的医学常识都不懂?当然,圣元公司在此事上的主动不当,换来的恰恰是给了自己重重一击的代价,由先前媒体的曝光转为不打自招,这也是使其后期丢失话语权的关键所在,圣元也因此深陷“早熟门”事件的被动立场。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因圣元奶粉疑似致婴儿性早熟,圣元国际在纳斯达克的股票大跌27%,紧接着,有媒体曝出其官网上显示的奶源地信息与年报不符。而圣元公司的竭力回应,无疑使自己变得更加的“罪戾深重”

再说说那三个可怜的受害女婴,三位成了“早熟门”的导火索,着实是无辜的。更让人悲愤的是,当三位受害者的家属请求相关部门就奶粉质量进行检测时,却被种种理由拒之门外。其中,最为无奈的是,国内检测机构根本不曾开展“激素”检测业务,原因在于没有相应的标准依据可依。

至此,“早熟门”事件回归到了一个中心主题,公众也随之将关注的焦点抛向检测雌激素上。此时,圣元公司的信心再十足,还是媒体的曝光是多么的有理有据,在没有确定奶粉是否含有雌激素,是人为添加还是生产环节引入,所有的猜测和肯定都是没有科学根据的。然而,从相关部门的专家口中,我们可以初步排除人为添加雌激素的可能性。这样做非但不会带来更大的商业价值,反而会对商业公司造成一定的损失。

虽然目前还不能肯定问题就是出在圣元奶粉上,但此事却再次暴露了食品安全监管的弊端,使得女婴的家属被置身于维权无门的尴尬境地:工商说不归自己管,质监部门表示不接受个人申请,医院称没有检测能力,而国家权威质量、药品监管机构给出的回答均称尚未开展食品“激素”检测业务。职能部门与维权者之间似乎玩起了“踢皮球”的游戏。

食品安全问题已经不是新问题、新情况,因其关乎民生,而一直是公众乃至舆论关注的社会焦点。问题奶粉是这一行业发展的瓶颈,从近几年来看,发生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几起重大事件,乳制品似乎是出现频率较多的一个。但这一问题却始终得不到解决,以致于当公众再次面对问题奶粉事件时,更多的除了是同情中国宝宝们在成长之路上,提心吊胆的过日子外,就只剩下视觉感上的疲劳了。说不准哪天就又碰上个导致男婴性早熟的问题奶粉。与其忍受这般的被动折磨,何不大力提倡母乳喂养。

说白了,问题奶粉事件的根本还是出在了,相关职能部门在应对食品安全问题上,缺少一套完整的程序,从而使问题奶粉“养”成了食品安全问题中的“黑老大”。眼下,卫生部已直接介入调查圣元奶粉疑致婴儿性早熟事件。借圣元公司的吉言,期待圣元“早熟门”事件尽快云开雾散,真正的幕后祸首得到有力的惩治,更希望相关部门以此为契机,制定出一套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及措施。

[责任编辑:madj] 标签:圣元 食品安全监管 食品安全问题 
打印转发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