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高管频繁变动冲击基金业

2010年08月16日 02:15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陈楚

0人参与0条评论

证券时报记者 陈楚

《唐山大地震》热播,基金公司高管也在上演“地震》大戏。基金公司高管变动也许不如明星基金经理跳槽惹眼,但对基金公司的影响却更全面更深远。

是什么造成了这些动辄拿着数百万高薪的基金公司高管们跳槽?是股权变更、股权激励缺失?抑或是人事纠纷、大股东“逼宫”?仅有12年历史的年轻的中国基金业,面对重大的人事问题,又能祭出什么良策?

高管“地震”频现

2006、2007年股市大牛,基金业出现了爆发性的增长,基金公司规模直升,其赢利能力与赚钱效应为万众瞩目。

伴随着基金业的辉煌,基金公司高管变动频率开始加快。到今年,高管频繁变动愈演愈烈,据统计,今年一季度有9家基金公司的13名高管离开原来的岗位;二季度,有4家基金公司的董事长、1位副董事长、9位副总经理、6位独立董事、3名监事会主席和14名董事宣告离职。三季度以来,又有多名基金公司高管发生了变动,宝盈基金更是将总经理、副总经理和督察长换了个遍。

记者从一位基金公司市场总监处了解到,某“老十家”基金公司一位效力多年分管投研的高管,也萌生退意,目前已向公司管理层递交辞职申请书。

把基金公司高管变动引向舆论漩涡的,是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总经理莫泰山被传要加盟新重阳投资。尽管媒体至今没有从交银施罗德和莫泰山本人处得到证实,但作为曾跻身基金业十强的基金公司老总,莫泰山有着证券监管的从业履历,且年轻有为,不论他的去向如何,都备受关注。上海另外一家合资基金公司的总经理,也有传言即将投身国资系统。

令大家更为震动的是,“老十家”基金公司的创业元老也传出了可能离开的消息。深圳一家重量级基金公司的总经理,也传出意欲转投私募,并且已和某知名私募进行过密切接触;而北京一家大公司也因股权问题,引发了大家人事可能变动的猜测。

从李旭利到王宏远,从吕俊到曾昭雄,还有“基金一姐”王鸿嫔、“投资教父”江作良,如今,留给人们的只是他们远去的背影。基金大佬们纷纷挂靴而去,基金行业将无奈进入“无名”时代。

另觅他枝还是被“逼宫”?

基金公司高管变动,有主动辞职和被动走人两种。主动辞职包括另觅高就、“洗手上岸”等;而被动走人则主要是因为公司股权变更或在人事斗争中败走麦城,或者业绩不达标、被动逼宫”等;而被动走人

统计显示,在基金公司高管变动的各种因素中,股权变更占据了70%以上。这在今年表现得尤其突出,统计显示,华泰柏瑞、泰达宏利、天治、国泰等基金公司今年以来均出现股权变动,而酝酿股权变动的还包括申万巴黎、中邮、华夏等多家公司。新股东进入,意味着新董事会的产生,不同的董事会,会选择不同的管理人。股东大多会指派一位内部人士去基金公司担任高管,或者从其他公司挖一位能代表股东意志和利益的人士来担任高管。

即使基金公司的股东没有发生变更,一些基金公司的不同股东之间,也经常会发生内斗,造成基金公司高管不知所措、身心疲惫。这种基金公司高管和股东之间的“不协调”,主要是因为两者之间的利益诉求不一致,如股权激励机制缺失、不能在公司一展抱负、无法实现自己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投资理念等。

此外,一些基金大佬被传离职,主要是因为股东更换以后,大股东强势插手公司内部经营管理,意欲安排亲信,现有高管尽管在基金公司“劳苦功高”,但也难免被“逼宫”。就有业内人士形容今年为“杀猪年”,“2007年基金业大发展让股东对基金公司的价值刮目相看,2008年股市大跌,经过2009年的恢复性上涨,到2010年,股东终于准备动手了。

有基金高管认为,如果未来私募基金被监管层“收编”,实行牌照经营制度,一些已经发展壮大起来的私募基金,无疑对公募基金高管有着强大的吸引力。

高管变动带来公司人事大洗牌

有业内人士表示,一合资基金公司在前任总经理辞职后,曾经长达一年多总经理一职空缺,使公司两年之内发不了一只新基金,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公司管理层团队的锐气和斗志。而深圳一家分管投研的副总经理辞职后,新来的副总不仅在投研体系上近乎推倒重来,还让公司一半左右的基金经理下课,导致公司业绩长时间难有起色。

此外,高管变动后,还会带来基金公司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变化。一家基金公司的员工就向记者抱怨:“新来的管理层没啥人情味,搞得公司员工整天人心惶惶!”

实际上,基金公司新任高管的走马上任,往往意味着新一轮的人事大洗牌,深圳一家基金公司的总经理上任后,该公司分管投资和市场的副总经理全部换人,而且市场总监、运营总监、监察稽核部总经理也全部换人,一些老员工也被迫离职。人员的不稳定,带来的是基金公司团队作战能力大大减弱,新的团队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磨合期,公司投资业绩和销售体系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面对基金江湖的刀光剑影,有的基金公司可能已经忘了自己最重要的责任——就是把持有人的钱管好。基金公司经营的不是股东的钱,而是持有人的钱,持有人的利益高于一切。

在种种的斗争之中,如何保护持有人的利益,这是一个全行业都不得不思考的命题。

[责任编辑:robot] 标签:基金业 变动 基金 冲击 
打印转发
 

相关专题:聚焦基金高管离职潮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