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高管频繁变动冲击基金业(3)

2010年08月16日 02:15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陈楚

0人参与0条评论

证券时报记者 陈楚

在基金业,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前五大基金公司“一把手”任职时间最长。事实上,这五家基金公司发展最快的时期,往往也是股东最为“弱势”、干涉公司内部事务最少的时期。

以国内基金公司前五强华夏、博时、嘉实、南方、易方达为例,这五家基金公司在其黄金发展期,要么是股东比较“弱势”,无力或者无意过多插手基金公司内部业务;要么是基金公司股权结构比较分散,没有“一股独大”的强势股东出现;或者基金公司股东忙于自身业务而自顾不暇,在一个强有力的领导人的统帅下,基金公司飞速发展,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如今,范勇宏、肖风、赵学军、高良玉、叶俊英已成为基金业经久不衰的“五虎将”

有基金公司总经理表示,目前的股东文化,并不适应于中国基金业。基金业的制度建设和公司治理结构,已经到了不得不进行改进的地步。新基金法的修改,或将为这一改进提供契机。

国内基金业目前实行的是契约制,在这一制度框架下,基金公司高管更多地是对股东利益负责,为股东服务。基金高管没有和持有人形成利益捆绑机制,这种制度上的先天缺陷,使得基金高管眼睛只需“向上”,而不必“向下”

据了解,正在修改的《基金法》,计划将公司制和合伙人制度引入中国基金业。业内人士表示,在这种制度框架下,基金高管的利益和基金公司以及持有人的利益就捆绑在了一起,基金高管如果干得好,所拥有的股权价值就会越高。反之,基金公司投资业绩差,管理混乱,持有人就会用脚投票,最终导致基金高管的股权价值大为缩水,甚至无法行权。

一位上海基金公司的总经理告诉记者,基金公司高管之所以出现频繁变动,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离职,根子还是在基金行业的制度建设上。如果不弥合基金公司股东所派生的董事会和基金公司经营层之间的“缝隙”,基金公司就会持续内斗,内耗的结果将是严重影响中国基金业的进一步发展。

上述总经理表示,中国基金业在经过12年的跑马圈地后,如今遇到了高管变动频繁、严重受制于销售渠道等瓶颈,当务之急是要治本而非治标。从源头上进行新的制度建设,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显得急迫而必要。

[责任编辑:robot] 标签:基金业 变动 基金 冲击 
打印转发
 

相关专题:聚焦基金高管离职潮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