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十二五”海工装备规划将出台

2010年09月01日 22:36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作者:本报记者 李晓辉

0人参与0条评论

“十二五”期间,中国还要增加5000万吨的海洋石油产量,这将给造船、材料等相关行业创造巨大机会。中海油总公司工程建设部总经理金晓剑在9月1日于上海召开的“2010中国海洋油气钻采与工程装备高峰论坛”做出上述表示。CIPPE(上海)国际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也同步举行。

中国石油和石化设备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赵志明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由工信部负责制定的《“十二五”期间海洋工程装备发展规划》已基本草拟完毕,即将推出,其中对于中国海洋石油开发利用的相关装备制造等做了明确细致的规划。

“十二五”投资达2500-3000亿

截至2009年底,国内在生产油气田77个,平台150座,在建10座,海外油田管理140余座,海底输油管4813公里,海底电缆380公里,水下井口已建成6套。陆上终端已建成11座、2座在建设中,这些海上工程装备和设施使中国海洋石油已具备5000万吨油当量的生产能力。

金晓剑在会上介绍,“十二五”是中海油从综合型能源公司向国际一流能源公司全面跨越的关键时期。公司能源供应总量将大幅提升,油气产量要达到1亿至1.2亿吨油当量,其中,国内油气产量达到6500-7000万吨油当量,海外达到2000-3000万吨,进口液化天然气要达到1500-2000万吨,煤制天然气要达到80-100亿立方米。

为实现“十二五”产量目标,在中国的近海大陆架和大陆坡,将会再建设5000万吨的生产能力,同时将会有2-3个深水油气田要建成投产,总投资将超过2500-3000亿元人民币

中国石油和石化设备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赵志明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由工信部负责制定的《“十二五”期间海洋工程装备发展规划》已基本草拟完毕,即将推出,其中对于中国海洋石油开发利用的相关装备制造等做了明确细致的规划。赵志明介绍,这份规划由于涉及到中国的海上能源战略,还需要国家能源局参与协调。据悉,与会的有关专家此前已经参与了这份规划的评审。

国内海工装备制造仍处低端

据与会的专家对中国证券报记者介绍,中国目前都是以近海大陆架300米水深以内的区域油田开发为目标的,海上平台设施主要是钢桩基础、导管架支撑和上部组块,这种模式支持了中国海洋石油产量的90%以上。金晓剑表示,海洋工程装备目前主要还是欧美引领行业的主要方向,国内还处于制造低端产品的第三阵营。

目前,我国正在加快南中国海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但这一海域水深500-2000米,而我国目前还不具备在这样水深海域进行油气勘探和生产的技术。目前国内一些企业已经开发了钻井平台,但这只是海洋石油开发28个系统的其中一个。

目前,设计和总包两头在外的局面严重制约了行业发展,限制了产业链条的延伸,并影响了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对国民经济拉动作用。提高研发设计和总承包能力已成为发展这个新兴产业的突破口。

据了解,海洋工程装备业涉及到的行业包括海洋油气开发、海工平台制造、配套设备制造、油气开采服务以及设备设计总承等。其中,与之有关的上市公司包括中国船舶中国重工振华重工中集集团海油工程中信海直等。

[责任编辑:robot] 标签:中国 油气 海洋工程 石油 
打印转发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