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投资者报》总编看市:关注五中全会和“十二五”规划

2010年09月24日 08:45
来源:投资者报

0人参与0条评论

短期来看,货币政策的变动仍然是最敏感的因素

投资者更应该花一点心思在“十七届五中全会”将会决定的“十二五”规划上,这个东西才可能真正影响未来

节前的市场已经没什么可关心的了,不论它是涨一点还是跌一点。对于投资者,如果不是必须要工作的话,大概也都自己给自己放假了。

但影响未来市场走势的因素却不会“放假”。实际上,在这一期间,全球市场反而有可能出现比较大的动荡。近一周多的时间里,香港股市连续上涨,美国股市走强,似乎都给人这样一些遐想。

国际上,由于前期美国经济复苏中的就业问题迟迟不见好转而引发了一轮对复苏是否真实可靠的怀疑,不管奥巴马政府如何应对11月的中期选举,以及因此采取的政策措施如何,市场总会对就业的负面信息有所消化。

今年只剩下最后一个季度,自危机后,欧洲、美国以及亚洲一些地区都接连再次经历负面消息的打击,随后又都缓慢走出。我想,这应该就是人类社会一次又一次从好到坏、从坏到好的周期循环的再正常不过的发展规律吧。

那么中国的情况又会如何呢?特别是今年“十一”节后,今年最后一个季度,抑或未来十二个月,资本市场会如何选择自己的走势?

短期来看,货币政策的变动仍然是最敏感的因素。利率和汇率,这两率如何变动现在牵动了政策决定者的神经。

理论上说,利率应该有所上调,其合理内涵可以简单到最基本的道理——既然银行的利率就是银行使用储户的存款所要支付的最低成本,那么,它应该是正的,而不应该是负的。

但历史数据又告诉我们另外一个事实,在过去20年中,中国的负利率时间累计达1/3,240个月中有80个月处于负利率状态。不管出现这种状态的原因和理由是什么,我只能说,这一最基本的道理不足以让中国的货币管理当局完成它最该完成的任务——维护国民储蓄最基本的利益。

提高利率,对于资本市场中的人们,普遍被解读为“利空”,但在我看来,如果此事真的发生了,不但可以看作是“利空出尽”,甚至应该被视为“利多”

再来看汇率,情况看上去更复杂。美国以及欧洲持续施压,对此,中国的政治家们周旋抵制的同时,却一直在“调控汇率”走高,人民币美元中间价连续走高,突破了1∶6.7的重要心理关口。

汇率的变动对资本市场的影响相对间接些。但我们可以把它与利率视为一对对冲的关系。也就是说,如果利率调升会对货币流动产生的冷冻效果有可能因汇率升高而减少,因为汇率升高对于国内持有人会产生挤出效应,对于外国投资者产生吸引外币流入的效应。

货币政策可能产生的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应该被视为是短期的。我在这里倒是更想提示投资者在“休息”之余花一点心思在“十七届五中全会”上。这个会议将会决定中国的“十二五”规划。这个东西才可能真正影响未来。

这个规划重在“发展方式的转变”,按说,“十一五”规划就该做这事了。但也许吧,由于全球经济危机,耽误了(有人正确地指出,危机才让人们真正认识了转变的需要)。

发展方式的转变被简单描述为“生产外需向生产内需的转变”,“高碳生活向低碳生活的转变”,“国富向民富的转变”。但在我看来,真正要期待的是“公”向生私”的转变被简单描述为

在发展方式的转变中核心内容是国民收入的分配关系,如果没有私人部门收入在比例上的大幅上升,就根本无法想像内需主导的经济结构;也无法想像“低碳的生活方式”(在我看来,公有部门远比私人部门“高碳许多”);更不能达成民富的目标。

投资者在关注政府的政策选择时容易短期化,容易把焦点放到对哪些行业甚至哪些企业倾斜上。这些东西如果有的话,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发展方式真的得以转变,将会大规模地促成投资者队伍的壮大,并使投资于资本市场的资本显著增加。同时,如果政府以及公有部门的企业事业单位能逐渐地在比例上让位于私有部门,经济活动的效率会大大提高,财富的增长也更加真实。

[责任编辑:lanln] 标签:利率 汇率 投资者 市场 
打印转发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