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专家:“十二五”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需加快推进

2010年09月27日 20:47
来源:中新网 作者:尹海明

0人参与0条评论

中新网海口8月9日电(记者 尹海明)此间研究机构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下称中改院)近日在其网站上发布“十二五农村改革专家问卷调查”的研究报告,报告称,在接下来的“十二五农期间,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需要在多方面加快推进。

参与此次中改院6月组织的“十二五农村改革专家问卷调查”的专家,包括中央和各省涉农部门、高校及研究机构等长期从事农村实际工作和研究的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专家普遍认为,“十二五农是农村改革的关键时期,需要在多方面取得突破。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以及农村户籍制度改革等是中国农村改革三大关键领域。

但与此同时,专家们普遍对“十二五”期间统一城乡土地制度的前景并不看好,仅有7.9%的专家认为在这一领域最有可能取得突破。中改院课题组在研究报告中表示,“十二五”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需要在多方面加快推进:

“十二五”有望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2010年中央决定把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作为重点改革任务之一。共有51.7%的专家认为“十二五”有可能实现这一目标。39.3%的专家认为可能性不大。对于农村宅基地,合计49.1%专家认为“十二五”有可能流转入市,同时有43.9%专家认为可能性不大。

“土地换社保”不是长期制度安排。53.1%的专家认为“土地换社保”不是长期制度安排。只是一种过渡性办法;22.1%的专家认为此举违背城乡一体化的趋势,是城乡二元制度的表现;有19.5%的专家认为这是一种长期制度安排。

“小产权房”难以 “合法化”。目前关于“小产权房”难被转正”和“被强拆”的议论很多,问题的焦点在于其能否“合法化”。对此,45.6%的专家认为未来将会明确“小产权房”的违法性,严禁新建“小产权房”难同时妥善处理已建的“小产权房”;42.1%的专家认为允许各地依据具体情况,分类处理,只有6.1%的专家认为存在着被“转正”的可能性。

“两权”抵押贷款应谨慎推行,并要对相关土地法规作出修改。全国不少地方在抵押担保问题上进行了多项尝试,其中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即“两权”抵押贷款试点。专家们对此存在较大争议。38.6%的专家认为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很多风险,需要谨慎;37.7%的专家认为“两权”抵押贷款推广条件已初步具备,但需要对相关土地法规做出修改;20.2%的专家认为目前集体经济组织法、集体资产处置法等制度尚未建立,“两权”抵押的条件还不具备。

研究报告还提到,深化农村土地等基本制度改革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关键。专家对“十二五”中国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关键点提出了建议,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深化农村土地、公共资源配置、公共服务、金融等基本制度改革;改善基础设施、加强研发和推广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创造条件。(完)

[责任编辑:wangxy] 标签:农村土地制度 农村改革 加快推进 
打印转发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