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年报揭示隐忧 市场再现“去库存”压力(3)

2011年04月01日 04:15
来源:金融投资报

0人参与0条评论

投资:考虑“去库存”因素

张广文说,目前管理层已经意识到了产能过剩的严重性,对上游行业缩减投资额度,限制信贷规模,避免产生新的产能过剩。从今年1-2月份的工业增加值增长情况来看,已经反应了管理层的这一思路。“按照历史惯例,每年的第二季度是工程上马的旺季,因此,估计在未来的三个月内将是上市公司‘去库存’的好时机。

张广文说,在选择个股时,应考虑“去库存”对业绩的影响,应该把握这样几个要点:一方面,要具体区分库存形成的时间,如果是在通胀因素尚未出现之前形成的,那么,这部分存货由于成本较低,基本上不存在损失的问题;相反,如果是在通胀因素已经出现,特别是在通胀到达高峰时期形成的,那么,这部分存货由于成本较高,存在损失的可能性就较大。

另一方面,要注意损失在财务报告上反应出来的时间,由于“去库存”需要3-6个月的时间,因此,今年一季报不会有明显的反应,今年中报会有一定的反应,而今年三季报的反应将最为明显。这一点可以从已经公布年报的上市公司中得到证明。截至3月29日,有1039家上市公司公布了2010年年报,2010年共实现营业总收入92808.93亿元,同比增长35.05%;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855.52亿元,同比增长36.89%。并不是这些上市公司都不存在“去库存”的问题,而是现在还没有体现出来。

范贵龙解释说,所谓“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物料等。无论是因原料价格上涨导致上市公司囤积原材料,还是生产产品积压,都会对上市公司盈利带来隐忧。原料囤积过多,可能让上市公司遭遇原料价格下跌风险,而产成品积压,可能是市场供需失衡导致,对投资者都不是个好消息。

“这些存货能否在今年被消化,以及是否拖累上市公司今年的业绩,成为制约市场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范贵龙说,现在是再次“去库存”,其时间会持续得更长一些,至少要半年时间,在今年四季度的库存会逐步下降。

此外,“首次去库存”带来的是量价齐跌,既抑制了投资性需求也抑制投机性需求,而“二次去库存”主要是抑制投机性需求,一些具有金融属性的商品就会被抑制。中下游的投资品行业是最早触底的,下游的消费类行业将滞后回落,而上游行业则往往表现出反复的特征。 本报记者 杨成万

[责任编辑:robot] 标签:库存 上市公司 存货 行业 
打印转发
 

相关专题:2010年上市公司年报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