拷问上市银行2011融资潮:一样的补血 不一样的买单(2)
公募增发不应成为主要融资渠道
不断在股票市场融资来满足银行资本金需求是不可持续的,主要问题包括三方面:一是融资量大,对整个股票市场的资金供给和股指形成压力;二是对现有股东权益不断摊薄,可能招致股东的反对;三是对增发银行的股价造成压力,使银行股价长期被低估,久而久之有可能发不出去。
银行补充资本金应探索其他渠道和获得其他政策支持:加快资产证券化缓解银行核心资本压力,建议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尽快重新启动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审理;商业银行要多采取定向融资方式(私募)及优先考虑海外市场融资;商业银行筹资渠道应从外部向内部转移。
-包兴安
近年来,贷款不断增加要求银行的资本金也不断相应增加,目前银行靠自身利润无法满足贷款增长带来的资本金增加的需求,因而不断通过股票市场融资就成为上市银行的主要出路。
但是,不断在股票市场融资来满足银行资本金需求是不可持续的,主要问题包括三方面:一是融资量大,对整个股票市场的资金供给和股指形成压力;二是对现有股东权益不断摊薄,可能招致股东的反对;三是对增发银行的股价造成压力,使银行股价长期被低估,久而久之有可能发不出去。因此银行补充资本金还应探索其他渠道和获得其他政策支持。
一、加快资产证券化缓解银行核心资本压力,建议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尽快重新启动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审理。
对银行信贷资产实行证券化,将证券化的信贷资产通过资本市场出售给机构投资人,减少商业银行持有风险资产的规模,是缓解银行资本金压力的最有效措施之一。所谓信贷资产证券化是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把购来的贷款组合起来,以此为担保发行贷款证券,再利用发行证券的收入购入新的贷款。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始于2005年,当时国开行和建行作为试点单位,分别进行了信贷资产证券化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试点。2007年,资产证券化进一步推广。2008年,建行发行了国内首只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之后,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各界对资产证券化带来的风险的担忧渐渐增多,资产证券化发展脚步一度停滞不前。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士余4月28日表示,加快资产证券化进程刻不容缓,不能再从简单的试点到扩大试点,这有利于减缓银行核心资本压力,保证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刘士余表示,十二五期间,如果我们能有2.5万亿人民币,或者3万亿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可能减缓银行核心资本的压力。目前资产证券化已经合计发出17支产品,规模达670亿。
而信贷资产证券化能够有效缓解银行资本扩容的压力,能够适当分散银行风险资产过高的集中度;有利于推动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信贷资产证券化在规模、信用风险和监管方面都不存在太大问题,能够满足越来越多机构投资者的需求;有利于提高银行资金使用效率,进而提高银行的收益水平。
二、商业银行要多采取定向融资方式(私募)及优先考虑海外市场融资。
首先,可以通过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向大股东定向增发以及利用银行的税后净利润等渠道补充资本金。银行还可以通过减少分红的方法增加留存利润,从而加大核心资本,解决资本金的问题。不过降低分红比例的方案将会影响所有股东利益,因此很可能无法通过股东大会表决。此外,通过大股东返还利润的方式,也可以增加银行资本,并且不影响其他股东利益。
其次,发行次级长期债券法。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附属资本比例低,有较大的发行空间,而且居民个人和投资机构的资金充裕,潜在购买力也比较大。银监会已出台政策,允许商业银行发行符合规定条件的次级定期债务,这将推动国有商业银行通过发行次级定期债务补充附属资本。
再次,还可尝试发行混合资本工具。混合资本工具是一系列同时具有股本资本和债务资本性质的特殊工具,如长期优先股、永久次级债务、可转换债务工具等。巴塞尔协议规定符合一定条件的混合资本工具可以纳入二级资本。与次级定期债务相比,混合资本工具可以用于银行持续营运的损失,在银行盈利不敷支出时还可以推迟支付利息;次级定期债务仅在银行破产清算时才可用于清偿银行的损失。国有商业银行可以借鉴这些经验,创造条件探索发行混合资本工具补充附属资本的途径,可供考虑的混合资本工具有长期优先股和可转换债务等。
最后,优先考虑到海外市场融资。A股市场承受力有限,大额融资的消息往往容易对市场造成重大冲击。相对而言,香港市场更为成熟,投资者也钟情金融类股票,部分A+H金融股在香港的价格超过A股,对于银行到香港市场融资,监管部门应该加以鼓励,提供便利。
三、商业银行筹资渠道应从外部向内部转移。
通过融资,商业银行固然能够有效提高其资本充足率,提升其风险抵御能力,从而保障持续健康发展,但人们更希望看到商业银行筹资渠道从外部向内部转移,这就需要商业银行大力发展银行中间业务。
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需要。目前,我国银行业务结构比较单一,盈利仍以存贷利差为主,中间业务比重较低。若完全按照《巴塞尔资本协议Ⅲ》的规定提高各项指标,国内银行将面临巨大压力。而发达国家大银行中间业务占比较高,一般不占用资本金或者占用比较少,容易形成较高的资本充足率。
因此,要转变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的对中间业务重要性认识不足的现象,转变把中间业务作为“副产品”的看法和做法。中间业务的快速发展是整个银行业发展的重点与趋势,是未来商业银行生存的必然要求,它不但能增强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而且将改善当前商业银行以存贷利差收入为主的单一收益结构。
这就需要商业银行充分研究细分中间业务市场,选择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发展潜力大、成本低、收益高的中间业务品种,如信托类业务、租赁类业务、包括融资性租赁、经营性租赁、回租租赁等;咨询类业务,包括资产评估、资产负债管理、投资组合,家庭理财。要增加中间业务产品的技术含量,特别提倡创新技术含量高、不易模仿的衍生产品业务及组合金融产品,扩大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的深度和广度,让这些智力密集、知识密集型的中间业务成为银行重要的利润来源。
相关专题:再融资猛于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