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研报何以成“公开谎言”
□皮海洲
最近一个时期相继发生的中国宝安“石墨矿”事件、宁波联合“锑矿”事件以及双汇发展“瘦肉精”事件、将券商研报推向了风口浪尖,券商也因此陷入诚信危机。在上述诸事件中,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券商研报严重背离事实,成为股市里的“公开谎言”。究其原因,皆为利益使然。
就利益关系而言,不论是券商还是券商旗下的分析师,都必须维护投资基金的利益,看基金经理的脸色行事。毕竟在目前的股市里,投资基金是券商最大的客户,而投资基金每年都为券商贡献了巨额的佣金收入。而且,就证券分析师来说,他们的排名都是由基金经理来打分的,每年排名靠前的分析师,其在行业内的待遇都会有一个大幅度的提升。因此,投资基金或基金经理就是券商与分析师们的“上帝”,券商发布的研究报告必须符合投资基金的利益。
正是基于这种利益关系,这就不难理解双汇发展“瘦肉精”事件发生后,为什么券商还要大力唱多双汇发展了。“瘦肉精”事件对于双汇发展来说是毁灭性的,虽说双汇今后的产品也许是安全的,但由于它已在全国人民面前失去了信用,老百姓选择抛弃这个品牌没有什么不可以。可以说,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双汇发展所面临的形势都是严峻的,这一点券商不可能不清楚。但券商之所以在研报里继续唱多双汇,是因为“瘦肉精”事件将169只投资基金困在了双汇发展里面,重仓持有双汇发展的兴业全球基金甚至公开表示“看好双汇的未来”。在这种情况下,券商敢与投资基金唱对台戏吗?显然不能。像3月16日给出双汇发展“推荐”评级的兴业证券,本身就是兴业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大股东,2010年分得兴业基金1783万元的佣金。
正是基于券商与投资基金之间这种赤裸裸的利益关系,决定了券商研报不可能是完全客观公正的。真正的券商研报也许只限于利益集团的圈子里,而流传出来让投资者看到的多半是“公开的谎言”。正因如此,对于券商研报可能带来的投资风险,投资者不可不防。
相关专题:券商研报乱相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http://y0.ifengimg.com/detail/img/sin.jpg)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