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新华社:中国概念股出海为何频频“触礁”

2011年06月15日 11:07
来源:新华网 作者:李洁

0人参与0条评论

新华国际时评:中国概念股出海“触礁”的警示

新华网北京6月15日电(记者李洁) 在美国股市整体大幅收高的行情下,14日美国股市中国概念股强势反弹,18只股票涨幅超4%,缓解了近期中国概念股的颓势。上周中国概念股遭遇“黑色一星期”——纳斯达克中国指数单周下跌8.8%。到13日,美国股市中国概念股普遍下跌,有的甚至创下上市以来新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同日宣布,拟暂停两家中国上市公司发售新股。当地分析师认为,中国概念股短期行情依然不容乐观。

虽然此番上市恰逢新一轮互联网投资热,但中国概念股还是经历了从被狂热追捧,到被无情抛售的境遇。“冰火两重天”告诉人们:只有坚持诚信为本,慎选合作伙伴,深入了解“出海水域”并适应当地监管体系,才能在云谲波诡的国际资本市场站稳脚跟。

无需讳言,中国概念股海外“触礁”存在一些自身原因。部分在美上市中国公司涉嫌财务作假或违规操作,被放大后使中国概念股遭遇集体诚信危机。近3个月,有19家中国在美上市公司被停牌或摘牌。上周,美国最大的非银行券商盈透证券把132家中国概念股列入融资融券业务黑名单,美国证交会首次对投资反向收购上市的中国概念股进行风险提示。

而缺乏诚信的不仅有部分急于融资的中国企业,更有急功近利的不良海外中介。一位不愿具名的资深风险投资者说,会计师事务所、券商、律师事务所、公关公司等中介机构都有可能参与了“造假上市”,并从中获利丰厚。

中介机构可以通过企业上市“捞一桶金”,但企业本身则须承担一切后果。狂热追捧之后,是价值的理性回归。如果企业自身没有业务和盈利的硬功夫,等待它们的命运将可能是成为泡沫,被挤出市场。

与此同时,赴美上市企业还须更多了解当地法律、公司治理和会计准则,以免成为游戏规则的牺牲品。美国上市条件相对宽松,程序简单,但跨过“门槛”后监管严格,违约成本很高。

首先,美国的发行制度要求上市企业必须保证“完全信息披露”,而部分中国企业还缺乏这一理念,因而容易遭遇法律纠纷。

其次,美国市场上“做空能获利”的机制,鼓励做空者深挖甚至夸大造假及违规。美国香橼研究公司创始人安德鲁·莱福特不久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一年多来,他写了九篇揭露中国概念股造假的报告,几乎都造成相关公司暴跌甚至摘牌。他从事“做空能十年来,虽曾被质疑报告不专业,但也只被四家公司起诉过,而且都没输掉。

为应对危机,在美上市中国企业纷纷展开自救,除股票回购以示信心和找权威机构做背书外,甚至出现了“退市热”。但与此同时,仍有很多中国企业想要趁这一轮互联网投资热赴美上市。一边想进来,一边要出去,恐怕需要真正做到知己知彼,才不会在美国资本市场的“围城”中迷失。

事实上,去海外上市融资,是中国企业在国际化道路上迈出的又一步。从制造业加工,到投资实体经济,再到跨入国际资本市场,中国企业漂洋过海,涉及的“水域”越来越广,但面对的“水情”以及各种有形无形的外界条件也越来越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修好内功,看清航路,熟悉规则,沉着应对干扰,才能使出海的旅程更为顺畅。

[责任编辑:lizy] 标签:中国概念股 触礁 融资融券业务 
打印转发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