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暴袭来猝不及防 中概股为何频遭“猎杀”
编者按:今年以来,一些中国概念股在美国资本市场遭遇“猎杀”,股价下跌、破发、停牌甚至退市,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质疑和打击。那么,这场危机的根源何在?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有何警示?
究竟谁是做空中国概念股的真凶
-本报记者 姜 楠
对于一些中国概念股和准中国概念股来说,短暂的股价回稳仍然难以抚慰心灵的伤痛,而挖掘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更加耐人寻味。
风暴袭来猝不及防
今年以来,一批以互联网为主导运营模式的中国公司前仆后继地扎堆在美国上市,掀起史上新一轮赴美上市潮。而最近一段时间,与中国概念股相关的负面消息接二连三传出:财务造假、信披不合格、停牌、摘牌、退市……接踵而至。
其实,市场交易早已率先做出反应。6月9日,淘米网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首日股价便破发,而同一天在纽交所交易的美国闪存技术公司Fusion-io股价却大涨了近30%。上市后一度风光无限的百度以及新浪等中国概念股也是损失惨重。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3月份以来,在美国股票市场上被停牌以及摘牌的中国公司已经达到大约20家。短短半年时间,被冠名为中国概念股的上市公司们经历了梦魇般的洗礼。
对于趋之若鹜的后继者来说,眼前的通天坦途似乎一下子塌陷了。在这一波财务造假风波影响下,众多正在筹划赴美上市的企业不得不另作打算。“这种市场情绪对中资企业到美国上市造成很大阻碍。”德勤中国全国上市业务组联席主管合伙人欧振兴表示。
多名会计师事务所及投行人士透露,有客户拟放弃赴美转而赴港上市,而且做出这样选择的企业可能越来越多。市场人士认为,除了将IPO地点从美国改为香港外,也会有部分企业从美国退市,再取道香港挂牌。
事实上,改道赴港上市似乎也是在路上的企业们最经济的选择。因为香港与美国在审计方面的要求相似,正在程序中的企业无需对材料作出大幅修改。
究竟谁是元凶
有分析称,这轮对于中国公司的质疑最根本的导火索,是今年早些时候一直被视为转板样本却因涉嫌财务造假遭到美国研究机构质疑及律所集体诉讼的“高速频道”。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因为这一事件宣布从4月1日开始正式启动对借壳上市的中国公司展开全面调查。
而3月份以来在美上市遭到停牌或摘牌的约20家中国公司中,大多都是由审计师提出或是曝光审计对象的财务问题。
那么,这股中国企业诚信风是通过怎样的途径波及到中国概念股身上?背后的推动力在哪里?
有分析认为,在这一轮暴跌中,包括研究机构、对冲基金等在内的做空机构彼此呼应,互相配合,形成了一个严密的利益结盟体,目的就是为了获取更多利益。他们的盈利模式很简单:首先从财务角度或基本面信息选出目标公司,建立目标公司的看空仓位,然后通过网络和媒体发布质疑的研究报告并广泛散播,表面上声称自己只是揭露真相,不构成投资建议,并直接披露自己已经做空该股,通过对投资者的心理暗示发挥引导作用,同时与对冲基金等联手,一旦目标公司因此被抛售导致股价大跌,就可轻松从中获利。
浑水公司正是这样一家研究机构,刚刚成立一年,并由于成为中国概念股风波的始作俑者而名声大噪。这一年里,已有4家中国概念股被其挑落剑下,其中3家摘牌,幸存的一家股价已缩水近六成。
另一方面,对华尔街的大多基金经理来说,他们并不了解中国的企业,他们所要做的就是“随大流”。当相关公司果真如宣传所说出现问题,股价也拾级而下时,顺势而为则成为他们最明智的选择。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市场上以做多为主的一些大型养老及退休基金通常会对自己投资的股票有“硬标准”,比如说只投资10美元以上的股票,或者5美元以上的股票。因此,当一些中国概念股被卖空基金打到相应的标准线以下,这些投资机构也不得不斩仓撤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中国股的下跌。
从更深层次来看,中国概念股在美国遭遇诚信危机背后,是中国企业对融资或圈钱的迫切需求。而且,这种需求在计划上市时候开始就注定使这些中国企业成了某些机构牟利的特定对象。首先,在上市前夜,会计师、律师、PE(投行)、保荐人(承销商)、财务顾问公司乃至财经公关公司都可能怂恿了问题的发生;其次,基金、券商可以合作推高市盈率,从而实现高倍回报,然后套现出逃,事实上与前述会计师等成为一致行动人从而放纵放大这些问题;再次,与做空机构联手再利用这些问题重复获益。从这个角度看,这更应该称为系统问题,也更象是一个精心布局的欺生的圈套,一个抑或是裹挟着政治因素的阴谋。但是,目前看,它是符合市场游戏规则的。
海外上市要入乡随俗
与众多后继公司预备转港上市相呼应,受中国概念股风波影响,港交所及监管部门近期重新检讨了上市公司的企业管治,不少过去仅列为“建议”的要求,未来将逐步成为强制性。港交所主席夏佳理表示,将尽力确保企业资料准确。也有业内人士提醒,“香港是全球最严格的市场之一”,与美国的“低门槛”相比,香港上市审批要求严谨,尤其对企业过往三年的盈利有严格限制。
其实,不论在哪里上市,计划上市的企业应该仔细审视各不同上市目标地的法律要求。虽然企业在美国上市容易,但上市之后,需要面对持续的严格监管和违约后的高额成本。这或许是众多中国企业始料未及的。
这似乎暗了合中国那句老话——入乡随俗的道理。
更重要的,作为上市公司,或即将成为上市公司,在选择上市这条路之初首先应该认真审视自己,不能仅仅考虑到上市地点的选择所带来的便利,还需要考虑到企业本身的发展阶段及企业的管理层等现实状况,在了解熟悉市场规则后,充分评估未来状况,主动改变在异乡做客身份。因为在成熟的市场环境下,市场容不得企业上市后拿着股东的钱混日子,没有好的业绩表现或者不合规就要遭到投资者的“用脚投票”甚至交易所的驱逐。
对所有企业而言,应该对上市有更成熟的认识。上市是企业成长的又一个阶梯,也是另外一个起点,而不是终点,不能为了上市而上市。还是要抛弃一味圈钱的想法,先把自身主营业务做好,厘清资本市场的各项规则,以免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被动挨打的尴尬。
相关专题:中国在美上市公司遭遇阻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