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国信证券发卫星研报 青啤直喊太冒进

2011年07月21日 03:47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许金民

0人参与0条评论

7月19日,国信证券分析师黄茂发表一篇题为《青岛啤酒:成本见顶估值见底 销量给力12年发力》的研究报告称,青岛啤酒(600600,收盘价37.79元)市值还有7倍多空间。对此,昨日(7月20日)青岛啤酒工作人员表示,该分析师大胆、冒进,同行也认为黄茂太乐观。

估值假设“充满想像力”

黄茂在这份研报中认为,青岛啤酒未来6个月将上涨至45.6~51.3元的价格区间,因为报告推出前一天(7月18日)该股的收盘价为37.19元,还有约20%~35%的空间,所以给予“维持推荐”评级。在得出目标价的分析过程中,他提到预计生产成本下降、公司更换销售管理层带来新变化、估值低以及行业具备高成长性四个理由;前三个尚中规中矩,第四个便发挥了“充分的想象力”

黄茂将中国与国外啤酒市场、啤酒与白酒行业进行了比较。提到日本啤酒的出厂价接近5万人民币/千升,欧美地区吨酒单价也达到8000元以上,经济较为落后的南美、中东欧也有4000元,而中国仅3000元左右,故还有极大的提升空间。

“如果未来啤酒价格提升50%,青啤的利润可以提高5倍。如果按照未来中国人均消费量可以达到目前日本的80升,青啤的市场份额达到30%,利润水平达到百威英博目前的800元/吨,届时青啤的市盈率回落到15倍,则青啤市值可以达到3700亿,相比现在的500亿总市值,还有7倍多空间。

与白酒比较,黄茂认为,“如果未来上市白酒企业整体也有7倍多空间,其市值将会接近4.8万亿,其净利润将要达到2400亿~3000亿,收入规模至少要达到1万亿。届时白酒行业的整体销售额至少要达到3万亿,人均年消费近2400元,而届时啤酒才人均消费400元。就绝大多数国家的经验而言,烈性酒和啤酒的消费额会大致相当。因此,我们相信啤酒的中长期空间更为广阔”

遭公司批评“冒进”

对于上述假设,同样从事食品饮料行业的一位分析师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黄茂的分析太乐观了,他怎么就敢肯定生产成本不会大幅上升?”另一位分析师则提供了一组数据称,去年全国人均啤酒消费量约31.4升,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按照每瓶633毫升、2~3元的价格计算,每个老百姓在啤酒上的花费约100元~150元。“如果提价50%,每瓶售价变为3元~4.5元;人均消费量还要上升到80升,也就是去年的2.55倍,意味着每个老百姓每年花在啤酒上的钱就达380元~570元。这还仅仅是啤酒,那更贵的白酒、葡萄酒、牛奶以及饮料呢?至于30%的市场份额、利润水平达到百威英博的800元/吨,那就更不好说了”

黄茂如此鼓吹,青岛啤酒方面又有何看法?

昨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青岛啤酒,公司董秘办工作人员表示:“我还没看到这份报告,不方便评价,待会儿看看再说。”当记者将黄茂的假设条件及结论念给他听时,他大笑说出 “大胆”、“冒进”二词。

对于黄茂是否来公司调研过,该工作人员回答:“我没印象,至于公司其他人接待过他没有,这个就不知道了。”记者翻阅青岛啤酒2008~2010年报,并没有看到国信证券调研记载。在黄茂写过的10份关于青岛啤酒的研报中,也只有于2008年12月15日发表的一篇报告,才提及当时青啤相关领导参加了国信证券的年度策略大会,双方进行了交流。

[责任编辑:wangcong] 标签:黄茂 国信证券 青啤 
打印转发
 

相关专题:券商研报乱相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