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一定要把“微调”当回事 62公司有望成为分红“黑马”(2)

2011年11月20日 08:06
来源:中财网

0人参与0条评论

一说国际板A股就"丧胆"

上交所副总经理徐明上周五接受布隆博格电视台采访时表示,推出国际板目前已经不存在任何技术上和政策上的问题,只要管理层批准随时可以推出。尽管国际板推出的时间越来越近,但业内专家对于推出国际板却始终持保留态度,在国际板到底能否实现其预定的目标与功能上也存在不少争议。值得一提的是,国际板动向屡屡成了A股下跌诱因,本周A股连跌三日,沪指逼近2400点。

话题1有必要吗?

对于推出国际板的必要性,专家和分析师均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大家普遍认为长远看来推出国际板是大势所趋,但目前没有推出的必要。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认为,从长期来看,推出国际板是市场的需要,但任何事情都应当有节奏地进行,应该要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推出国际板。目前国际板不能推出的原因是中国股市仍有制度变革上的问题未能解决。尤其是中国的国际板是定位成一个全新的与国际接轨的市场,还是沿袭A股的老路?如果是定位成一个全新的与国际接轨的市场,中国不论是监管部门,还是相关中介机构都没有就此做好准备;如果沿袭A股的老路,那意义不大,所以监管机构目前还没有就如何推出国际板给出明确的方向。

中国政法大学资本研究中心主任刘纪鹏表示,从长远看,中国资本市场当然要保持对外开放,最终和国际接轨。但是这个接轨过程是分一步两步还是三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目前看来条件并不成熟,开通国际板不合时宜,加上国内对此颇有争议,没有必要强制今年开通。

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谢百三认为,一定要实事求是地按照中国的国情来决定国际板推出时机。国际板必须是在"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可完全自由兑换、国家法人股全流通、货币政策等中性,国内外股价基本持平"的情况下方可推出,现在还无这些条件,若匆忙推出对我国极端不利。

独立财经撰稿人皮海洲表示,国际板放到100年以后推出也不算晚。这是中国股市最不需要着急的问题,现在根本没必要推出国际板。如果非要推出国际板,应该有一个前提条件:率先开通"港股直通车"。这样的话,在让外企进入A股市场的同时,也可以让内地投资者走出去;另外还有利于国际板公司合理定位,可以遏制"三高"发行。

中证投资张志民认为,推出国际板的口号是"让A股市场的股民也能买到国际上大公司的股票",目前来说没有必要和意义。A股市场的问题还没解决好,法律规范还不完善,重融资轻回报的市场定位,投资者信心备受打击。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必要开通国际板。

话题2

有意义吗?

为何要开设国际版,意义何在?

据权威分析,推出国际板有四大重要意义:一是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内在要求。二是加快人民币的国际化。三是为国内投资者开辟新的投资渠道。四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内容。

但多数业内专家对于短期内开设国际板始终持保留态度。

刘纪鹏表示,就现在的情况来说,上交所最终要成为所谓国际金融中心,它也想早日实现这一理想。深交所不仅开通了中小板、创业板,甚至交易额与上交所旗鼓相当,其上市公司的家数超过了上交所,因此上海想要奋起直追也是可以理解的。从这个意义来说,中国的交易所也需要来自竞争的繁荣,如果时机把握得好,可以考虑上海开通国际板。

皮海洲表示,不应该为了上交所及上海市的利益牺牲全国的利益,特别是现在企业危机四伏的情况下。现在在疾呼开通国际板的是上交所、一些大券商和部分外资企业,他们是开通国际板的利益相关者。虽然国际板的推出也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一项内容,但推出国际板并不意味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就已建成,因此即使国际板推出的时间再晚一些,也不妨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

张志民表示,A股市场现在成了圈钱人的游乐场。说得不好听一点,开通国际板就是政绩工程,就是政绩板、面子板。开国际板要先完善成熟A股市场,解决A股市场出现的诸多问题。

话题3

条件成熟吗?

目前开通国际板的条件是否成熟呢?推出国际板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呢?

华生表示,开通国际板的的条件不成熟。国际板究竟采取什么规则尚无定论,究竟是使用中国规则的国际板还是国际规则的国际板,现在还没人有说清楚。什么事情都没说清楚,光说准备好了说了很多次了,但是从来没说明白。大家都只是听到了可以推出国际板这一说法,具体推出的是什么、制度怎么设计的,这些大家都不知道。反复谈论对市场形成干扰,国际板推出会影响供求关系,之前说的是很快了,没有准备好就不应该反复提到,狼来了的故事只会影响到投资者信心。

谢百三表示,国内现在并不具备开通国际板的条件。A股的股价普遍比别的国家和地区的高,这对我们来说是不利的,因为A股新股发行价钱高,圈的钱肯定多。而如果来个汇丰控股,可以募集50亿英镑,等于555亿元人民币,这种圈钱的速度,股市根本受不了。他表示,在人民币不能完全自由对换,国家股法人股没有全流通,国内外股价还高低相差很大时,不能马上推出国际板,否则就会流失几千亿上万亿元,等于几百个南浦大桥,等于南海的几个大油田。必是巨大错误,历史性错误!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认为,由于整个证券市场环境不够成熟,市场接受这个需要一个过程,还应该对此问题进行充分的研讨。如果要推出国际板,一是要时机合适,二是国内国际化的步伐能够跟上。

皮海洲表示,目前推出国际板的条件并不成熟,国内的公司正在排队等上市,A股市场自身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关于开通国际板的声明,应该形成决议后由新闻发言人正式对外公布,而不是反复提到"随时可以推出"、"准备好推出",这一行为对市场秩序造成了影响。

张志民认为,交易所肯定有人专门在研究国际板,硬件、软件、技术、政策方面都准备好了,细则也准备好了,的确是随时能够拿出来,现在是要等管理层点头。而管理层多多少少要考虑市场的承受力和投资人的心态。现在的市场信心明显不足,没有什么人气。这么大的事情肯定要讨论很久,肯定会比创业板和股指期货讨论得更久,明年都不一定能够推出。各方应该都比较慎重,如确定什么样的交易规则等等,肯定要讨论修改再修改。

广东奔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国华表示,这些跨国巨头在A股上市,一旦涉及虚假陈述、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等问题,投资者在什么时间可以起诉?去什么法院起诉?依据什么法律起诉?由谁来监管这些跨国企业?法律层面中国是否已做好了准备?

话题4

利弊孰大孰小?

开通国际板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

谢百三认为,年内推出国际板弊极大、利极小,风险与伤害很大。在目前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国内股价80%的股比国外高的情况下,有百害而无一利,除了给上交所增加一点佣金和税收外,对中华民族极其不利。它的可怕之处还在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的隔离墙上开了个大口子,性质相当于当年的港股直通车。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江涌表示,国际板的推出对于人民币的国际化并无推动作用。企图以国际板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做法完全属于本末倒置、因果错位,从英镑、美元欧元的经验来看,恰恰显示的是相反的路径。

厦门大学金融系客座教授余云辉分析指出,只要证券市场发行制度没有进行实质性改革、只要A股市场还存在"高储蓄背景下的制度性套利机会",那么,A股国际板一定是外资上市公司的"国际提款机"。

皮海洲表示,有关"国际板目前已经'基本准备就绪',并'随时可能推出'"的表态,是对中国投资者不负责任的说法。在国际板推出的问题上,必须摒弃地方利益的影响。

李衡表示,国际板在A股市场制度存在明显缺陷的情况下急于求成,很有可能变成海外企业的圈钱场所,成为国内外机构的另一投机之地。而国际板的推出对A股市场的融资挤兑效应、估值冲击效应和资金分流效应亦不容低估。

话题5

时机合适吗?

现在是否是开通国际板的好时机呢?什么样的情况才适合开通国际板?

刘纪鹏表示,现在国内对是否开通国际板的争议非常大,原因就是现在开通不合时宜,主要有几个原因。现在我们对开通国际板的必要性和意义还没有搞清楚,有人说宏观上看有利于人民币的国际化或者资本项目下的对外开放,但目前来说,我国对资本项目下的对外开放是持比较慎重的态度的,国际的经济形势并不好,保持资本项目下的外汇管制,保留这一道防火墙,利大于弊。从国际板公司角度看,我们主要引进的上市公司所在国家是欧洲、美国,现在这些国家的金融和财政形势十分混乱,我们对未来看不清楚,因此现在并不应该急于建立国际板块。这样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到底是将中国作为目前经济较好的地区融资还是当做是国际经济的避风港呢?从微观上看,有人说引进国际板是为了给上市公司做榜样,这个也不一定,事实上国际上市公司出现丑闻的也不少。

刘纪鹏指出,创业板开通后暴露了很多问题,特别是中国发行制度与监管制度的矛盾比较尖锐。比如说在发行制度中,对国际板我们究竟是应该沿用由上交所审批这一国际惯例,还是继续沿用中国证监会管审批的监管体制,现在看来准备都不充分。证监会审批体制在国际上也是先例,鲜有证监会直接管审批的。国内的公司还好办,国际上的就不那么简单,因此是证监会的国际部管还是由现在的A股主板部门管,这些都不明确。另外,中国境外上市有了问题,中美两国没达成协议,若外资公司在中国的国际板上市出现损害股民的纠纷,究竟该用哪国法律解决这点也不明确。现在大家对国际板争议如此之大,这在中国证监会的证券监管历史上很少见,如果大家思想未达到统一就强制开通国际板是很不明智的做法。

中国证券业协会副会长林义相表示,国际板推出绝对不是时候,不管它有什么做法。国际板一家公司的融资额相当于几十家中小板或创业板企业的融资额,如果有钱应该优先国内中小企业。

皮海洲认为,目前的中国股市本身就不是一个成熟的市场,在这种条件下推出国际板,只会又成为一个"圈钱板"。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股市根本就没有理由来支持外企融资,来支持外企发展,来为国内企业的竞争对手们的做大做强提供服务。

影响几何?

每次"狼来了"股市闻风大跌

镜头一:4月28日1400过后,沪深B股市场出现惊天异动,上证B股指数直线跳水超过7%,临近收盘跌幅收窄至5.33%,深圳B股跌幅最深近4%。两市B股逾九成下跌,十余只个股跌停。原因是,当时几大证券报接连发布消息为国际板暖场。

镜头二:5月23日A股大跌,沪指跌幅2.93%。尚福林表示国际板已经"越来越近"了。由于担心以人民币计价的国际板可能对A股造成"抽血效应",外加市场资金面出现日趋紧张的局面。

镜头三:7月21日,沪指下跌1.01%,有消息称,国际板细则已经出台,上市首单或花落韩国三星电子,虽然证监会相关人士否认细则已出台,但A股就此扭转反弹势头,随后连续下跌。

镜头四:11月16日,市场又传国际板将要推出,当日沪指下跌2.48%。11月17日和18日,沪指分别下跌0.16%和1.89%。

他山之石

成熟市场都不急于求成

纵观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股票市场,都曾经历过市场上全部是本国股票到逐渐接纳外国公司股票的过程。分析这些国家股票市场国际板的发展轨迹,无疑对我国开设国际板具有参考意义。

资料显示,1878年,东京股票交易所创立,它是东京证券交易所的前身。1973年日本开始允许外国公司在本国挂牌上市。在鼎盛的1991年曾经有127家外国公司在东交所挂牌交易。但当日本泡沫经济破灭、日本投资者对外国公司股票的投资热情大大降低之后,外国公司开始迅速撤离东交所,交易所的外国企业板块于2005年2月被合并到其它板块。如今,在东交所挂牌的外国上市公司仅有12家。

1792年,24名经纪人在纽约华尔街的一颗梧桐树下订立协定。形成了经纪人联盟,它就是纽交所的前身。1927年,外国公司开始到美国上市挂牌,但因为美国财政部在税率方面对外国股票有歧视待遇,故在美国上市的外国公司不多。1974年美国财政部取消对外国股票的歧视性税收待遇,外国公司于1977年后较多地进入美国市场。

1773年,英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所成立,以后演变为伦敦证券交易所。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伦敦交易所在佣金制度、会员规则、开放市场通道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其中特别设立了国际股票市场,目前伦敦证交所外国公司达593家。

由此可以看出,美、英等成熟资本市场,是在资本市场设立近两百年后,才允许或推出国际板块市场。日本资本市场允许外国公司上市,也是资本市场成立95年之后。国内资本市场才20年,完全没有必要急于求成。

记者快评

好大喜功要出大事

A股市场羸弱不堪的症结在哪里?好大喜功和贪大求全难辞其咎。创业板推出刚满两年,很多法规尚未完善(如退市标准);新三板扩容已经是板上钉钉了,而新三板细则尚未出来,有关方面又在大谈"国际板随时可以推出"了……

有关方面急于想推出国际板,理由之一是国际板推出之后,可口可乐、微软、苹果这种国际大企业会来中国,可以让中国投资者赚钱。但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这些公司不到香港、东京、欧洲,偏要跑到中国来上市?一个不缺钱的公司来中国上市,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可以圈更多的钱。

统计数据显示,连续两年中国资本市场融资额全球第一,却是全球涨幅垫底的市场。A股市场不应该成为"好大喜功"的圈钱场所。企业从资本市场融资没有错,但也应该是投资者充分享受投资成果的地方。如果一个市场永远重融资轻回报,投资者迟早有一天会离这个市场而去。

据业内人士预测,国际板潜在IPO企业有三类:在华业务规模较大的西方企业、香港蓝筹公司和大盘红筹股。其中红筹股有中国移动、中国海油、中国联通中银香港、中国海外等近百家,市值超过4万亿。如果这些红筹股回归A股市场,加上国际大企业能够A股上市,就等于主板市场突然翻了一番。承载着大小非和大小限已不堪重负的A股市场,能够承受如此超常规扩容吗?

管理层为什么总是喜新厌旧、贪大求全?推出一个新板块,开辟一个新市场,赚一大块新利润,是如此的不遗余力,面对已经存在的问题,有的还是大问题,却一拖数年,始终不见改进?诸如B股市场出路,伪市场化IPO改革……好大喜功能出政绩,可能是一个重要原因。

好大喜功,总有一天要出大问题。在中国,这样的教训还少吗?中国资本市场好大喜功、贪大求全的做法,能不能歇一歇!(深圳商报)

[责任编辑:heying] 标签:市场 国际 分红 公司 
打印转发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