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2012亚布力年会:实业是否走向空心化论坛文字实录(3)

2012年02月06日 16:07
来源:凤凰网财经

0人参与0条评论

主持人:谢谢宣总。宣总讲话中气很足,听下来这个话语体系,很熟悉。我很熟悉。我觉得可能跟你这个公司中国字头有关系,虽然是民营企业,但是中国自动化公司,所以有它特殊性的。你说有30%到40%的利润,来自于中国社会实实在在的需要,另外你们是一个很大的受益者。

08年金融危机之后我们四万亿砸下去,你那里面可能会受益很多。你有那么好那么高的利润,不在这个领域的人可能没你那么幸运了。

我们开场不错,05年转型做了服务业,一个在制造业内需领域里面生存,正好碰到了我们政府四万亿的计划,所以活得很好。当然你刚才提到,我们其实接下边可以讨论,就是一些大的公司,这个机遇,制造业需求的机遇是不是要国内、国外同享,能不能让我们国内更多的企业享受到这个机遇,其实跟我们的实力还是相关的。制造业领域如果是装备制造业领域,你可能会知道,真正高端装备制造业,尤其是很核心的东西我们是很弱的,很多东西我们没办法左右的,你可能就得进口,你自己弄不出来,你弄出来的东西就得出事。高铁就得在那个地方追尾。

他说了一个比较好的开场,是因为均豪和宣总都比较特殊。接下来听一下我们何总的,何总你看一看你的情况是不是跟他一样,你感受到的这个“空心化”它有没有到来?到底遇到一些什么样的困难?

何启强:我们搞这个制造业搞二十几年了,酸甜苦辣,各种精力都经历过。今天实业是否走向“空心化”?看了以后真有一些感觉触动。因为我觉得呢,实业概念我真搞不明白。实体经济二产和三产里面是不是应该光讲二产,三产里面有一部分属于实体经济,有一部分属于虚拟经济。

我只能从我比较熟悉二产工业这一块来讲讲。我的感觉,我是来自广东的,珠三角地区的。昨天听了关于温州怎么了的问题,实际上广东、温州怎珠三角有点类似的地方,所以我全程参加了,我想听一听。

实际上,昨天有一个问题我觉得没有谈到。导致温州的那种现象出现的背后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温州一开始还是以实体经济为主,现在还是有相当大一部分的实体经济。为什么温州资金需求量那么大,是不是全都扎到原来的实业里面去,还是挪到别的地方去搞了?挪去别的地方搞的原因是什么?这里面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现在搞实体经济真是吃力不讨好,真的非常辛苦。很多搞过实业的人都知道,搞工厂真的很辛苦。用的人又多,又要有场地。现在用工多了以后有什么问题呢,用工成本不断往上涨。像咱们公司一个员工呢,现在这么一折腾两年起码一个人要加一千块,三千多的员工,一年下来就三四千万的利润就没有了,这两年起码增加了一千块钱,就是月工资。

第二,现在你把工资拉高还不行,你还得找人。随着内地经济的发展,往沿海地区流动的劳动力越来越少,而且以80后为主,跟60后、70后吃苦耐劳的精神不一样,他们要享受。就是说你不要以为你给加班费他就给你干活,他可能说我不要你加班费,我需要时间去玩去。

这几年我们国家工业的发展,实际上相当大一部分是外向型出口的,出口订单里面面临一个很重大的问题是什么,时间性,订单打那个船期,你对加班卡得很死,有的制造业没办法干了。

主持人:所以富士康一跳再跳,跟他加班有关系吗?

何启强:这个问题我觉得富士康没有代表性,为什么没有代表性呢,他人太多,人太多,有些东西不一定是劳动环境造成的。比如说心里上的疾病。你为什么不了解一下跳楼,因为心里疾病上的原因造成跳楼,不能混在一起,这些人不是正常心里素质的人跳楼的。因为这个跳楼值得吗?肯定不是这个问题。这个问题背后的原因,我觉得没讲明白。几十万人有几个人跳楼,这个概率是多少?这个问题我觉得要分开来看。这是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做制造业呢,真是要很多的场地、厂房,你要制造铺开生产线,你要从原材料再制品再成品,你还要在没有上货柜以前有足够的场地堆放你的货物,做的越大你要土地厂房的面积越来越大。我们目前面临的问题地价不断往上涨,第二有一个房地产税。你把厂地借了,你没那么多活,你房地产税还得交。等于背了一个包袱,实体做的越大,背负的包袱越来越大。另外资压力越来越大。

所以资金压力又大,固定资产投入又大,对员工的需求和不断上涨的工资,最终得到的利润真的是非常非常低,把那个东西搞完以后,实际的我们回过头来看传统的制造业,实际上咱们是在给国家做贡献。做什么贡献呢?提供就业机会。国家的稳定是靠什么?靠提供足够就业的实体经济。

国家这几年出台的政策,某种意义来讲已经走向明确主义,所谓照顾弱势群体,把劳资之间的问题过于激化,好像老板剥削工人。老板剥削工人这个问题,我们在这里不讲理论上的问题,这个叫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对于老板来讲亏本也要发工资。但是我们现在出台好的政策,还有舆论的导向,还有一些干部的讲话,都是把一些极端的,少数所谓血汗工厂拿出来,变成普遍制造业的现象,我认为这是一个假的命题。为什么呢?你想想,我们不是一个黑奴时代,是一个市场行为,你这个待遇搞的太差,人家会在你这个工厂干活吗?人家会走。之所以能留下来,说明他留下来受你的剥削,也比没有剥削要好,最起码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这个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在某种意义上不是真正解决了一些劳动者的一个合法权益的正常权益的问题,是激化了劳资双方的矛盾。本来非常和谐的东西,到了分散反而矛盾出来了。

《劳动合同法》出来以后催生一个新的产业,叫地下律师,地下是整天鼓动工人如何想办法去找老板的麻烦,去跟他打官司,拿到钱怎么分成,这个问题实际上现在搞的越来越多。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涉及到我们理论界也好,我们立法政策也好,是不是要谨慎一点。我觉得第一天晚上的发言,有一个人讲这个问题讲的非常好,恰恰这个人是老外,就是那个美国人。那个美国人讲什么东西呢,他讲这套理论认为是拿富人的钱弥补穷人。他讲不是这个问题。只有企业做好了,才能给工人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贫穷的人才能起来。这是共赢。不是简单层面看少给你点工资就能挣更多的钱。给少了,没人给你干了。存在一个让实业生存下去的条件,这样投入实业的资本越来越多,企业越来越多,工人岗位越来越多,这样就回归到一个合理的水平。不是拿行政,你公司工资低了,不合理,我非得怎么干。

我觉得现在实体经济会不会走向“空心化”的问题,真的到了一个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升级转型我认为没有必要去一味提倡这个问题,要考虑咱们这个国家的国情。中国这个T度经济应该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一个地方。比如说,香港当年也有制造业,现在香港的制造业是“空心化”的为什么呢,它转到香港、深圳、东莞那个地方去了。咱们下一步可能香港、深圳、东莞可能转到江西,转到内陆地区。这个不叫“空心化”的只是梯度要走过这么几个阶段。我们不能一味提转型升级,转型升级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不是谁想起来就能转。像王均豪那么能干,他能转成功,这个真不是太多,说老实话,我们看到很多成功的,很多不成功的。

珠三角发展起来的是以传统行业为主,看起来这些没有技术含量,恰恰是珠三角发展起来一个根本的东西。这种东西在目前中国实际上还远远谈不上你劳动力全部用光的情况下,还是有它存在的一种意义,没有这个东西,全机械化,全靠附加值,用很少人,那就业机会哪来?不用说外来劳工,本地人很多就业都是问题。本地人为什么很多人不到工厂打工,你不能回避这个问题。我所在的地方厂区人口13万,本地常住人口40万,有20几万外来人口。来的人他要住房、要吃饭、要买东西。为什么服务业能起来,是因为有一帮人在这个地方打工。全跑了,房子租不出去,早餐没人吃,卖纸巾的也活不下去了。我们不能回避这个问题,所谓转型升级这个问题,我认为不能一味提倡,有条件可以升级,对吧?这个是企业行为,企业知道自己怎么搞。现在政府鼓励搞这个东西。打压不行。恰恰是我们传统的东西,养活了今天,搞到这种程度。

这个问题我希望,我们刘主席也在,中央委员对吧,这个问题我汪洋当时提出来以后,后来汪洋也改口了。我有一年参加省的会议,汪洋讲了,他说我去了新加坡,我了解了以后,我发现按照中国目前经济情况来讲多层次发展模式,不能一味讲这个问题。我现在只能讲如何避免我们中国赖以生存,作为一个人口大国的根基的实业走向“空心化”,的确到了一个必须要重视的问题。

谢谢!

[责任编辑:yangm] 标签:问题 企业 中国 实业 
打印转发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