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绿大地破发审委上市密码过程曝光:答案背得滚瓜烂熟(2)

2012年03月16日 16:00
来源:南都网

0人参与0条评论

在一次朋友聚谈时,急于扩大企业规模的何学葵从朋友口中知道了“创业板”和“中小板”。出于善意,朋友推荐了一位“财务专家”——曾任职于贵州财经学院和云南省审计厅的蒋凯西。

何学葵不惜让出部分原始股权,于2000年前后引入蒋凯西担任公司董事和财务总监。在进入公司早期,蒋凯西实际只是个“财务顾问”的角色,公司日常财务依然是由原来的部门负责。

2003年,蒋凯西又为何学葵引荐了另一位“上市高手”庞明星——据称庞曾成功帮助十多家企业“顺利上市”

至此,在“造假军团”的指导下,绿大地的上市车轮开始加速。在这一年,一场“虚构交易业务、虚增资产、虚增收入”的会计造假游戏开始。

在中国股市,上市公司巧立名目做假账很常见。而绿大地的造假手法,不仅粗暴简单,而且近乎荒唐。就是这样历时数年的“造假工程”,竟然顺利通过市场监管层的审核,不但成功上市,而且还能多年虚增业绩。

一位接近案情核心的知情人士向南方周末记者坦承:“事后你们当然会觉得很荒谬;但是当你身处其中,并听到种种说法和解释的时候,却会不由自主地觉得一切都仿佛很合理。

这是因为,这从一开始就是一项按照上市标准来打造的“反向工程”

最初,蒋凯西和庞明星向何学葵表示,绿大地现有的业绩和财务状况,是不可能达到上市要求的。他们给出的方案是:按照上市审核的标准来“度身订造”公司。对此何学葵也表示认同。

由此产生了被知情人士称为“反向工程”的一整套方案。在证券业的潜规则里,“反向工程”要破解的就是发审委审核过程中的“上市密码”

在这一思路下,绿大地上市团队先要研究上市规则和发审委的喜好倾向,然后将相关指标层层分解,公司条件能达到的就按标准运作,达不到的就“涂脂抹粉”甚至“拆骨剥皮”

绿大地本来是一家以绿化工程为主业的企业,但是上市团队分析认为,发审委“不喜欢做工程的”,因此决定包装为“农业+高科技”形象,不但公司名称改成了“生物科技公司”,而且在账目处理上,也把本来是利润主体的绿化工程收入转成了“苗木种植”收入转成了“

一番乔装打扮后的绿大地在会计账目上却显得“不伦不类”:由于绿化工程收入变成了种植销售收入,于是公司主营收入变成了85%依靠苗木销售,而所售苗木中却有85%来自对外采购——咋一看这不象是农业科技企业,倒像个靠倒卖苗木发达的“二道贩子”

而在制订方案的核心团队之下,何学葵又组织了一批以自己亲戚为主的执行团队,负责从银行单据到公司印章的一系列造假操作。

2004年,绿大地公司购买马龙县旧县村委会土地960亩,何学葵及其造假团队迈出财务造假的第一步——南方周末记者调查发现,该土地购买成本仅为50万元,但经庞明星会计魔术一变,在会计入账后成955万,虚增了18倍。类似手法多次使用,从2004年到2009年期间总计虚增资产约3.37亿人民币

除了土地做假账外,绿大地以同样手法虚增苗木存货,这些存货占绿大地总资产的比例超过40%。据昆明一位银行业人士透露,这些存货虚增了4到5倍,“比如市场上某品种苗木报价是50元,但是到了绿大地就变成了250元,真把大家当二百五耍了。

虚增业绩则更加大胆,通过私刻数十枚假公章伪造销售合同,子虚乌有的收入和利润顺理成章地出现在上市招股书上。法院一审判决结果显示,绿大地上市前累计虚增收入2.96亿元,加上上市后的虚增收入,总计约为5.47亿元。

绿大地在2006年10月第一次上市审核时因招股书破绽百出而失败,到了二次过会前,上市团队不仅“封闭培训”,而且把所有发审委委员可能问到的问题都设计答案,让何学葵等申请人背得滚瓜烂熟,终于成功过会。

2007年11月,绿大地成功在深交所中小板发行股票,筹资3.46亿。两年后,何学葵登上2009年胡润富豪榜“女首富”的财富巅峰。

会计魔术师的“马甲”

庞明星扮演着一个“双面人”的角色:一边以上市顾问的身份指导公司造假,一边作为审计负责人进行现场审计。

上市后三年里,在蒋凯西、庞明星的鼓动下,何学葵的骗局并未悬崖勒马。

[责任编辑:lizy] 标签:反向工程 证监局 大地公司 
打印转发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