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李开发:我所想要的城市(2)

2013年04月24日 09:50
来源:凤凰财经 作者:李开发

0人参与0条评论

交通拥堵的症结在哪里?应当如何解决?

城市交通拥堵,这个话题最近十年来特别热,热的原因是我们的大城市交通拥堵现象已经一年甚是一年,我们有理由说未来的城市将有可能更拥堵,如果我们不积极主动治理,交通拥堵现象会更严重。

简单的分析一下,城市交通拥堵最大的问题就是城市规划的不好,为什么我们城市规划没有能够预期到社会发展的速度,然后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比方说我们现在有很多很多小区,停车的地方远远不能满足要求,大家可能会那个时候我们社会还没有进入汽车时代,因为有车的家庭很少。其实我以为这个话只对了一部分。我们的城市,尤其是城市的中心城区,楼房密度特别高,没有为车辆提供较广阔的停车空间,但是那些边缘地区,楼房不那么密集的地区停车还是没有问题,这是第一。

第二,我们这些年许多楼房建筑的时候,我们开始建设地下室,有了车库,那时候我们没有考虑将这些车库打通,形成汽车车库,我们实际上仅仅是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储藏室,这说明我们在城市规划做交通设计的时候没有远见。

每次我打车的时候,常常会跟出租车驾驶员聊这么一个问题,就是城市为什么会有交通拥堵?作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这个城市开出租车的人,理应有特别深刻的理解,但是即使是出租车司机,他们对城市交通拥堵的认识也是非常不完全的。他们通常的回答是因为汽车太多,是因为城市管理水平太差,出租车司机说城市管理水平差这个我倒是可以认同,但是说城市车辆比较多这个我非常不承认。

北京这样的城市,2000多万人口,市区建成区面积达到2500多平方公里,但是我们现在才有500万辆车,用建成区面积与车辆总数来比,事实上我们的市区车辆密度还是很低的,这一点我们和香港比较一下就知道。香港的总面积是1098平方公里,但是香港能居住的,除了那些山坡丘陵之外的土地也只有110多平方公里,香港有多少车?香港已经有60万辆车,也就是说两平方公里可以容纳一万辆车,按照这个比例北京市区面积2500平方公里,可以容纳1250万辆车,这个数字比眼前我们拥有的车辆比例还要大一倍之多。那么香港的车辆已经达到这个密度,但是香港的交通不堵塞或者基本不堵塞这是大家都知道。香港80%的车道也就是两车道或者四车道为主,像北京这样主要道路大多有六车道乃至八车道这些道路都非常之少,这说明我们城市里面的车并不多。

日本的东京城市规模和北京差不多,但是东京有900多万辆车,正常情况之下它的交通不拥堵,或者它偶尔拥堵以后可能在几分钟乃至十几分钟之后,拥堵的现象就会化解,其主要原因就是它们是一个密集的公路网,这个地方堵塞了,它后边的车辆立即就可以从其他道路分流掉,所以它不会形成太长的拥堵时间。但是我们国内的城市却不一样,我们的城市规划水平很差,我们把60%乃至70%的车辆集中到环路上面,明明10公里可以到达的我们一定要走15公里,所以我们设计了环路。为了保证车不下环路,为了不让车通畅的行驶,我们还设置了一条一条的卡口以及它的护栏。在北京的环路上,如果你要找到下一个出口通常要三五公里,所以你一旦堵上去了进退不得。我们规划专家的说法叫围追堵截,绝对不让它逃走,逃得快,这个拥堵很快就涣散了,我们规划的做法实际上跟城市规划理论对着干的。我们就是有这样的一大批和规划理论对着干的专家在规划。

那么我们还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公共交通设计。我们考察外国的城市,比如说纽约,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城市,但是一条街道只有一路公交车,它的城市交通网络是直来直去的,比方说假定我们北京采取那种交通规划,比如从海淀到亦庄,我们可能是从从北四环到东四环,然后从东四环直接到方庄或者亦庄,如果这种直来直去的方法再加上街道当中贯穿了几条单行线,会使这条路上的车辆走起来特别顺畅,因为每条线路只有一路公交车,而且左转弯非常少,所以公交车本身造成交通堵塞的情况是没有的。但是我们看看北京,一条路线上通常会行驶着数百辆公交车,比如说像北四环,至少有50到60条公交线路要经过北四环,我们每隔一二百米就有一批车辆停靠点,了解交通的人都知道,每一条交通线路可能都有上百辆车乃至更多的公交车在那里循环往复,这么说来在我们北京主要道路上面,那条线路上因为有几十条线路,就有可能就存在着数百辆公交车,公交车本身既是疏解交通的重要工具,但是它本身也造了交通拥堵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我们留心一下,路上会常常看见一批公交车排着长龙等着进站或者是出站,这是一个方面的问题。

第二个方面的问题,我们现在交通线路上大部分都是站站停的客车。公交车这种站站停的思维那是60年前落后农业经济的眼光设计的,那时候我们的宗旨就是便利所有的老百姓,不讲求速度,人口也不,我们线路弯来弯去也不是多大的问题。但是到了今天,问题可大了。社会发展到今天,运输方式已经有很大改变,社会经济规模也已经很大,生活方式、工作效率都提升很多,但是我们依然是60年前农业经济思维指导我们城市交通规划。

举例说,从北京西客站到望京花园,大约有35个站点,但是我们所有公交车都是每一站都停,不管你如何着急。如果你要从望京花园坐公交车到西客车去乘车,你不提前三个小时都会遇上赶不上车的痛苦。我们就在思考,它为什么要站站停?能不能有一批大站车,在35个站点当中仅停留10个站点,这样就可以提升它的速度?这个问题没有人关注。

我们城市建设过程中规划设计的时候还有一点很荒唐,最大的问题是非常喜欢把写字楼集中在一个地方,许多人上车以后,你发现车行了五六站或者七八站根本没人下,到了一个下的地方发现下的人很多,上的人也非常多,这在北京是特别典型的。所以我们有时候开玩笑说这些规划的人脑袋里面都是浆糊。

再看一个最近大家关注得比较多的话题,就是红绿灯与中国式过马路。规划人为了方便老百姓过马路,设计了红绿灯卡口。但是红绿灯卡口特别多,每一个红绿灯都要停下来,数量太多了。其次,我们的城市道路在设计的时候,车辆左转弯非常之多,这时候如果遇上交通拥堵,这个路口有许多车辆左转弯,它逗留的时候就会很长。本人曾经按照读秒的办法调研过许多十字路口。举例,海淀桥,我曾经在海淀桥一个红绿灯路口等候近十分钟,试想我们老百姓在上下班高峰,这样的路口究竟有多少个?如果那个从望京花园到北京西客车的公交车,35个站点,再加上50个交通设置路口,究竟我们要花多少时间等候?尤其是当这些十字路口还有左转弯车辆时候,我们更是没有办法减轻它的交通负荷。

我们落后的交通规划思维、城市规划思维还影响着我们交通情况的改善。举例说,为了方便群众,我们可能会尽量缩短站与站的距离。但是距离太近,整体效率就非常差。我调研过程中,发现有许多站点之间的距离仅仅是100米,举例说,在北京北三环北太平庄桥向南到积水潭这么一段短短的距离之内,我们的公交车站点有六个,其中有两个站点相隔仅仅一百米,我在想,我们要把提升效率和方便民众两者结合起来,我们用数学的方式来计算这样一个命题。假定我们每一百米设立一个站点,实际上所有到达这条路上乘车的人最大距离就是50米,走动距离就是50米,当然大家很明白的认为说这个站密度太大了,我们把公交车站上站与下站的距离确定为300米,那么300米的时候,我们可以要步行150米,有些老百姓可能会抱怨站与站之间距离偏大。

便民是公交车的宗旨,但是便民不能妨碍社会的效率的要求,不能因为便民伤害效率。提升社会效率的时候就是我们要在便民当中有一个取舍,这时候我们可以将两个站点距离扩展到500米,也就是说当每一个乘客到了这个道路上的时候,他最大的距离行走250米就可以乘上公交车。现在一条路上有许多许多公交车的线路,我认为,为了提升效率,必须在两者之间取得一个取舍。我的建议是科学规划以后,能否1000米设一个汽车站点,至少说在1000米之内不要设立一个站点,因为1000米的一个站点,我们可以保证所有来到这个路上的人最多行走500米就可以找到一个或前或后的站点,500米虽然路程已经不是很短,但是可以使站点数量减少,车的速度提高。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值得一说,我们的城市在交通规划上面是市区的交通和郊区的交通眉毛胡子一把抓。当我前些年实际调研北京交通状况的时候,我们发现在市中心区之外有许多许多郊区的车是穿城而过,比方说从北京大西北的温泉镇,它有公交车是穿城一直到大兴,事实上像这种车辆在行驶过程当中,除了从远郊乡镇到市区这一块还是正常有人乘坐的时候,到了市区就变成了多余,因为我们看除了上下班高峰期之外,那么市中心区的交通,车辆负荷量就远远不够,非常不经济。

再说说城市交通的其它毛病。我们现在的城市已经有了轻轨、地铁,公交车还有私家车,这是一个叫九龙闹海的城市交通方式,但是我们没有顺利解决交通的问题。原因是我们的思路有局限。例如,我们一方面认为市区的上下班人流太猛,太集中,同时也认为城市小客车非常多,但是我们却反对城市居民之间互相拼车活动。早晨我们站在公交车站上,你注意一下过来的小客车,绝大部分的车只有一个人,我们为什么不鼓励和允许居民之间、单位之间,人们出行过程当中合理拼车呢?这是我们政策的一个缺陷。

还有,我们在交通与交通转接点也有很大问题,你仔细的观察一下就会发现,许多交通卡口,如果我坐公交车到达一个点,我要到另外一边去坐返程或者反向公交车会发现距离很长。公交车站点设置的时候可能会顾及到有很多很多路公交车要进站,所以往往设置站点离路口很远,这种现象使得许多人会穿越正常行驶的车辆直接到达对面路上,虽然这种做法完全违法了交通规定,但是老百姓作为寻求便利,以更短的距离去自己想要去的地方,作为一种经济规律,你还难以杜绝。

所以我们说城市的交通拥堵,所有的问题几乎都是城市规划带来的,而最重要的问题是城市结构布局不好,产业布局不好,住宅布局不好。而这一点往往不为人们注意。比如说我们天通苑和北苑两大组团建成了,有一百万人口,相当于一个大型城市规模的住宅区,结果这个地方上下班时就出现了大规模人潮和车潮。早晨的时候可能有七八十万人通过各种交通工具进入市区,晚上他们又回到这里,当早晨出去以后你会发现在这两大组团,数十万个车位都空置,当他们进城以后要想找一个停车车位却很难。在13号地铁线,轻轨线路当中的站点上,许多时候在早晨上班一两个小时之间你没有强有力的身体,那么就会被滚滚的人流或者把你挤到车上或者把你从车上挤下来,或者根本挤不进车厢,所以布局不好是城市规划不好的最重要的问题。我们把那么多产业堆在一起,我们把那么多住宅集中在一起,我只能说我们的脑袋都进水了。

要科学的规划城市,解决城市交通堵塞的问题,从理论上来讲我们国内还没有一本值得推荐的指导城市交通规划的教材,因为中国的城市规划理论是从国外学来的,国外限于人口规模,限于城市集中度以及人家没有那种城镇化和GDP的政府的强力拉动,所以他们的理论已经不能指导中国的城市交通。

不过本人所编撰的《和谐城市规划》和谐现代交通规划概论》两本书即将出版,希望能够尽快的把这些书出版跟大家进行交流,希望未来的城市规划建设当中有一个科学的指导城市交通规划的理论,引导产业发展,引导城市规划的建设,让城市的交通更顺畅,让我们的生活更悠闲,生活的质量更高。

本文为李开发应凤凰网邀请所写。李开发,著名规划学者,从事规划工作近三十年。发表规划类文章百余篇。已出版著作三部,即将出版的著作为《现代都市规划教程》《中国文化产业规划概论》。

[责任编辑:hezl] 标签:城市 交通 问题 规划 
打印转发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凤凰财经”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财经频道(010-60676000)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