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陈志龙:资金市场应脱去“皇帝新装”

2013年06月28日 08:12
来源:国际金融报

0人参与0条评论

市场“钱荒”插曲虽告一段落,但余音绕梁。

“我有种预感,靠理财产品和银行间市场拆借维持市场流动性,风险敞口总有一天会暴露。”端午假期,一位银行家对笔者表达他的担忧。一些不符合贷款条件的项目,让投行部门包装成理财产品,“发疯似地排啊弄啊,好似‘皇帝新装’,谁都清楚这样的操作存在风险,但谁都不想捅破它。”套出来的钱投给企业,他拿去做什么用,你根本不知道。崽卖爷田不心痛,通过理财产品吸纳的资金,缺乏贷后跟踪管理手段,若不出问题皆大欢喜,只是一旦有了问题,投资人只能认倒霉。

此类警言早已有之,只是利益挟裹和驱使,无人理会。去年,时任中国银行董事长的肖纲就曾忧虑地表示,银行大量发行以“资金池”运作的理财品,由于期限错配,要用“发新偿旧”满足到期兑付,本质上是“庞氏游戏”。一语成谶,当年上海等地陆续曝出中小银行理财产品不能兑付的事件,这次银行间市场接连出现系统性风险事件,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庞氏游戏”接鼓点越来越频,传递出非同寻常的风险信号,但少有人愿意错过这一超级风险盛宴的狂欢,直到“摊上大事”为止。

6月上旬,两次政府主权背景的债权发行部分流标,一次是银行金融债权,另一次是国债。这是多年罕见的现象,表明以国家信用背书的银行间市场资金链高度紧绷。不是好兆头,但没想来得这么快,自6月20日开始,市场充斥着“银行出现流动性风险”的传言。按照全球金融体系“公平交易”原则,交易市场、银行应立即启动内部审查机制,外部监管部门也应介入调查,把真实、完整、透明的信息报告公众,回答各方关切:真相到底是怎样的?

遗憾的是,市场恐慌后,监管部门没有公布相关调查报告。于是,传闻满天飞。事件再一次证明,一个健康的金融体系,需要透明的信息披露机制。金融业是向公众负债经营的,从监管要求看,其风险暴露必须及时全面而客观。

近来,从债券市场到银行间资金市场,巨大的泡沫背后是利益输送、人性贪婪、货币疯狂和投资梦的混合体。一笔资金可以反复以票据形式放大十倍,虚增存款赢取奖金。银行从资金市场把钱融回来后,不满足于在资金市场拆借“打个平手”,往往返身去买债券,因为债券的利息高。从原理上来说,这杠杆是可以一倍又一倍无限放大的,激进的银行甚至把杠杆放到了8—10倍。资金市场拆借来的钱都是短期的,到期要还。这几年社会流动性总体充裕,银行觉得只要开门,就有足够的流动性覆盖资金市场上的借款敞口,凭经验判断“一般不会有事”。但随着上万亿理财产品集中到期,外汇占款减少导致基础货币投放锐减、债券市场整肃及外部的美联储放出收缩流动性的信号,流动性骤然绷紧,借的钱锁死在高息债券上动弹不得,还钱时才发现“子弹打光了”。

金融业内有一句名言,“哪里有疯狂和投机,哪里就必然会有恐慌发生”。当商业银行和中介机构联手,把典当行、担保公司、小贷公司资产“打包”成“中国式衍生产品”,放进银行理财中心时,赎卖风险所带来的收益与风险的预期损失必然是成比例的。而出于考核指标的压迫和利润的诱惑,任由销售人员——理财师像魔术师一样变戏法,他们每个兜里都能抛出诱人的高息产品,一会是信托,一会是理财,其中不乏私自代售产品,卖的时候称预期收益能达到两位数。“钱多”无处可去,憋慌了的投资者相信,在银行买的都是包赚不赔的,结果“黑天鹅”事件和阿喀流斯之踵不期而至,一些理财产品高达40%的亏损让人跌破眼镜,而这丝毫不影响销售人员和管理者的巨额奖金,并无人承担责任。

其实,一切皆互为因果,太多的钱被投错了地方,有进无退,有去无回,泥足深陷,拔不出来,而增量不济,十个茶壶五个盖,手忙脚乱之余难免发生违约事件。银行前几年放贷过头,用力过猛,存贷比高达75%,天量贷款深陷在城市基础设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固定资产项目上,久压不下。而在光伏、造船、钢贸等领域的风险敞口又居高不下。这些问题都增大了整个银行体系的系统风险。

大银行如此,小银行就更难了。中小银行存款组织能力弱,存量资产固化难以盘活,资产质量劣化加剧结构调整的难度,因而只能寄望于通过银行间市场找钱,以此作为不断输血的主渠道。于是,什么样的高价资金都敢要,高价位上每一分钱都是真实的成交,疯狂拉高资金价格,导致市场乱象频生。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体系的健康运行是建立在每个主体的高信用度基础上的。近来,从债券市场到货币市场再到资本市场,多个市场一再出现风险事件,值得警惕。货币是金融的血液,对人类来说是最诱人、最具创造性的财富载体。金融之于经济体系,犹如心脏之于人体。如果心脏出问题,血液再出问题,那就是大问题了。此次流动性紧张传言应视作一次触及灵魂的事件,让所有人都深刻反思,不断放水制造泡沫的模式是最脆弱的经济模式。只有理解了这些,才能深刻理解“盘活货币存量”的深刻内涵。

此次风波中,央行在救与不救中左右为难。因为长期撒钱撒惯了,就像一辆有毛病的车,必须保持高速行驶,它才不会有散架的风险;央行似乎必须不停“放水”,才能维持旧的循环,而放水必然推动泡沫扩张和债务膨化。从当年数万亿“稳准狠”救命资金,配套10万亿信贷资金,如今5年下来,已累积了逾40万亿的天量信贷,而M2轻松跨越100万亿的雄关,基础货币已到了创世纪的8848巅峰。这是一个里程碑,不小心就会化作一座需要全民为之付出巨大牺牲的纪念碑。通过无限增加货币供应带来的繁荣是短暂的,没有哪一个国家的货币能在洪水般倾泻之后还能保持稳定的币值。而人类货币史告诉我们,没有什么比通过摧毁一国货币体系来摧毁这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基础来得更容易的事。兹事体大,当如履薄冰,慎之又慎。

对盲目放大杠杆,满负荷运作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银行来说,此次风波是一次复杂而微妙的窗口指导和警告。事后央行发文要求金融机构要兼顾流动性与盈利性,这其实是对外较委婉的说法。资本是逐利的,利益越丰厚,就越愿冒更大的风险。银行业近年来高歌猛进的爆炸式发展中,市场与监管的博弈从未停止。人性难敌利益的诱惑,市场机制的漏洞不断被聪明的银行家修补堵漏。理财产品就是中国银行业在特殊的管制下,在复杂的博弈“堵漏”中的伟大发明。

如果行业内部不加强自律,继续放纵高杠杆逐利,它会像亚马逊河谷中那只振翅的蝴蝶,只要假以时日地传导、发酵,必会掀起惊天骇浪。

[责任编辑:liuqiang] 标签:理财产品 资金池 期限错配 
打印转发
 

相关专题:股市大震荡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