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大宗交易急速降温 跌停成交蔚然成风

2013年06月30日 13:18
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0人参与0条评论

《证券市场周刊·红周刊》作者 刘增禄

6月以来,随着二级市场的回调,以及监管层严查限售股减持等多重因素的作用,大宗交易市场走出缩量态势。

交投意愿急速冷却

Wind显示,6月份月内大宗交易市场共有233只A股发生交易605次,累计成交11.49亿股,成交总金额154.85亿元,相较5月份的335.45亿元,环比大幅下滑53.84%。

5月份,大宗交易市场连续井喷,仅5月20日~5月24日一周即成交了87.58亿元。但随着此前连续的放量,6月大宗市场火爆的交投热情明显冷却,从日均成交额看,5月22个交易日,大宗交易系统共完成交易1340笔,合计成交26.86亿股,日均成交15.25亿元,而6月份的17个交易日的日均成交额仅为9.11亿元。

二级市场下跌令大宗市场接盘资金方对筹码的承接力度趋于谨慎;另一方面,由于前期股价大涨,限售股股东出于惜售心理,在股价调整期间减持的意愿也有所冷却。此外,近期监管层严查限售股减持中的违规行为同样促使大宗交易势头减弱。以向日葵为例,公司在五月底发布公告称,公司总经理丁国军、董事潘卫标分别因去年6月底减持限售股过程中涉嫌违规而收到证监会下发的立案调查书。今年两市第一牛股冠豪高新的副总经理程耀也在6月初收到调查通知书,称其涉嫌违规交易股票,目前程耀已经辞去高管职务。

逾三成交易以跌停价成交

整体来看,6月份大宗交易市场的折价率有所抬升,整体折价5.39%,而5月份为4.82%。从交易情况看,501次交易以折价成交,7次以平价成交,97次为溢价成交。

尽管大宗市场以折价成交的现象司空见惯,甚至折价成交已经被默认为理所当然,但本月大宗交易平台并没有出现个股折价率过高的案例,折价最高的为6月26日孚日股份以3.2元成交的50万股,成交价相较前一交易日收盘价折价10.11%,而今年2月8日浩物股份发生的8次大宗交易,折价率曾分别高达26.7%、29.06%、29.84%。不过,6月份以跌停价在大宗市场成交的个股却明显增多。共有89只个股发生的203次交易,成交价相较前一交易日收盘价折价超过9.9%,以跌停价达成的交易次数占比超过了月内三成之多。

6月份,大宗交易市场溢价成交的情况并不多见。6月14日,广发证券一笔溢价高达10.03%的大宗交易无疑成为了一大看点。大宗交易以溢价成交的可能性有三种,一是认为该股具有投资价值,买方愿意以高于二级市场的价格买入;二是有管理市值的可能性,大幅溢价成交可引起广告效应,有利于刺激二级市场的股价;三即是有利益输送或内幕交易的可能。业界人士分析,广发证券此次大宗交易的成交量并不大,几百万股并不足以对二级市场造成多大影响。作为买方来说,在二级市场中购入450万股也并不难,根本没有必要在大宗交易花高价买入。不排除有利益输送或内幕交易的可能。从上述交易的买方和卖方来看,买方为东方证券广州平月路营业部,卖方为民族证券广州福今路营业部,而广发证券的总部也位于广州市。除了广发证券,本月还有多只券商股在大宗交易市场中出现,但交易多为折价成交。如光大证券,6月以来连续10次出现在大宗交易平台,成交1000万股,成交金额1.16亿元。从折价情况看,10次交易全部为跌停价成交,其卖出营业部全部来自光大证券北京月坛北街营业部。

大宗交易成股东减持通道

从交易数据来看,大宗交易已成为股东减持的重要通道。6月17日,中原特钢4笔大宗交易共成交1860万股,成交价均为10.64元/股,溢价率为1.43%。中原特钢6月18日晚间公告称,二股东南方工业资产管理公司于6月3日至17日期间,通过深交所集中竞价交易和大宗交易累计出售持有的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共2302.2345万股,成交均价为10.82元/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95%。6月13日,冠城大通一笔5200万股交易通过大宗交易平台完成。冠成大通17日公告,公司第二大股东Starlex Limited近日通过大宗交易向其一致行动人—控股股东福建丰榕投资公司出售公司股份5200万股。此外,Starlex Limited通过二级市场向其他社会公众股东出售公司股份660万股,合计减持比例4.98%。

[责任编辑:liliang]
打印转发
 

相关专题:股市大震荡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