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重磅利空突袭 A股黑周三无悬念?
看好前景期货业积极备战国债期货
多家期货公司已积极展开筹备工作,与基金、商业银行等机构探讨合作路径,共同搭建完整的风控体系,并与基金公司探讨,将国债期货运用到产品设计中国债期货时隔18年将重登期货市场的舞台。尽管具体上市时间未确定,但期货行业已然蓄势待发。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国债期货恰逢其时地推出,是利率市场化的重要一步,对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期货公司提前准备“最想尽快了解到合约的具体规则,在第一时间参与进来。”市场人士的一席话也道出了业界对国债期货重启的期盼与希冀。
据悉,多家期货公司已积极展开筹备工作,希望能在国债期货上市之时“大展拳脚”。一些期货公司目前正与基金、商业银行等机构探讨合作路径,共同搭建完整的风控体系,并与基金公司探讨,将国债期货运用到产品设计中,通过基金专户做一些套利或方向性交易。
“总体已经筹备几年了,人员、市场、技术、研发都早已到位,”中证期货副总经理景川向上证报记者表示,公司参与了交易所组织的活动,公司内部也组织培训、论坛以及路演活动。目前主要是与基金公司等机构接洽,下一步将等上市时间确定、合约设计落地、适当性制度建立完善后再做进一步的筹备工作。
国金期货总经理助理江明德表示,公司在筹备过程中共组织了三轮培训,包括公司特定部门参与交易所、协会组织的培训,内部员工进行了两轮培训,另外,公司还开展研讨班,组织投资者进行交流。他认为,国债期货市场想要成熟平稳地运行,市场培育很重要,与股指期货上市前相比,目前国债期货的投资者教育力度仍不够大,今后还需加强投资者的市场培育工作。
广发期货总经理肖成博士表示,前期准备工作非常充分,包括联系潜在客户,与银行、券商的固定收益部门以及一般投资者建立联系,了解客户未来的需求。在技术上,配合中金所进行技术测试,目前已测试几轮了。在研发上,组织研究人员展开对策略的研发。“但目前合约的设计规则,以及机构将如何参与等一些政策还不明朗,下一步准备等正式上市后根据市场需求,再做准备,将会更加扎实到位。”
业内看好市场前景景川认为,“这是利率市场化的重要一步,也是利率市场化的前奏,利率在变动,国债也在变动,市场有这个需求,对于机构投资者规避风险、保值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肖成认为,国债期货的推出意义将非常大,一是满足债券市场对冲的迫切需求;二是不仅增加了一个金融期货品种,更多的是引入金融机构参与,银行或将成为机构的主力军,促进投资者结构的完善,机构投资者占比会越来越大;三是促使其他金融工具的推出,推动外汇期货、利率期货和期权的开发上市,市场品种将更趋丰富;四是银行的参与,不排除会催生银行系期货公司,未来银行会入主,收购期货公司,将改善期货业的生态环境,促进期货业竞争。
上海中期国债期货分析师刘文博认为,国债能够帮助债券投资者规避利率风险,有利于金融体系的构建,推动利率市场化,进而为金融市场带来更多的创新投资产品和投资机会,从服务企业和交易两个方面都有需求。目前在金融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下,中央正推动金融业去杠杆,盘活社会资金,债券市场作为企业的直接融资工具会继续快速发展,而利率风险的对冲需要国债期货这样的产品,同时改革本身就要打通金融体系脉络,国债期货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国债期货即将重出江湖A股市场资金分流有限
周二晚间,有官方财经媒体发布消息称:“证监会上报的国债期货推出方案,已获国务院批复同意。具体合约及上市日期将由证监会结合利率波动、债市走势等因素自行确定。”公开资料显示,这是继1995年“3.27”事件之后,国债期货阔别中国金融界近18年后重返公众视野。对于国债期货的推出及其影响,比如是否会分流A股资金,以及会助推哪些相关概念股,业内人士有着不同的解读。
阔别18年重返金融舞台周二晚间传来的最新消息称,证监会上报的国债期货推出方案,已获国务院批复同意,具体推出日期将由证监会相机决定。 事实上,稍早之前的6月29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董事长张慎峰在2013陆家嘴论坛上曾表示,目前推出国债期货可谓恰逢其时,这一产品将在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发挥促进作用。而在更早之前的5月28日,证监会副主席姜洋也在上海表示,年内力争推出国债期货。
国债期货在中国并非新生事物。早在1992年,国内就曾推出过国债期货交易,1993年10月,上交所进一步向个人投资者开放国债期货交易。然而,由于当时国债期货在市场环境、合约设计以及监管机制等方面均存在先天不足,投机气氛越加浓厚,最终于1995年2月发生了对中国证券市场影响巨大的“3.27”事件,对国债市场造成沉重打击,国债期货交易也在当年的5月被叫停。如今国债期货重新回归公众视野,其市场关注度,显然绝非一般期货品种所能比拟。
市场惧怕创新产品推出一直以来,A股市场总是惧怕各种创新型金融产品的推出,其原因就是担忧潜在的“资金分流”压力。国债期货获批,今后是否也会对A股资金面带来压力? 分析人士指出,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应该从期货市场的参与主体进行考虑。以股指期货为例,其初期参与主体主要还是期货市场的存量资金,随着市场的逐步成熟,与A股相关联的套保资金逐步增多。但从实证的数据看,当时股指期货更多地是从心理和博弈的层面在短期内加剧了市场的短期波动,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股指期货显著分流了A股资金。如今与A股隔离相对更远的国债期货推出,其分流资金的压力理应更小。
深圳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固定收益总监表示,同股指期货一样,目前监管层对于基金公司参与此类期货品种的投资仍有多方面的限制,基金公司本身能做的东西很少,因此短期内基金公司不会考虑参与国债期货的交易。与此相类似,券商、QFII等以A股为主要投资标的机构资金,因国债期货推出而剧烈调整其投资策略的概率并不大。
分析人士指出,从投资机会的角度来看,期货概念股以及部分金融软件提供商,可能会面临一定的炒作机会,但从最近的股价走势看,类似于恒生电子(600570)、金证股份(600446)一类的潜在受益股已经被资金利用提前炒作,即便国债期货推出,盲目追高已有风险。(投资快报)
国债期货推出不会分流市场资金有利于A股发展
国债期货推出脚步逐渐临近,市场人士普遍认为,国债期货上市不仅不会分流A股资金,反而会促进A股市场发展。对于现券持有者来说,是一个风险对冲的工具;对于期货市场来说,多了一个投资品种。
将为股市提供参照指标北京工商大学教授胡俞越称,国债期货上市不仅不会分流股市资金,反而会促进A股市场,给投资者带来稳定预期。他表示,股指期货保证金比例为12%,国债期货的保证金比例是3%,分流资金很有限。另外,期货实行T+0的交易制度,交易量大,但资金量不会很大。胡俞越表示,国债期货的推出,是利率市场化的关键一步,能促进基准利率收益曲线的形成,有价格发现的功能,将是股市的参照指标。 “国债期货是为机构量身定做的,对机构资产配置效率提高、规避风险有很大的作用。”胡俞越认为,国债期货可以规避利率波动风险,对冲现货市场流动性风险,提高机构的资产配置效率。国债期货推出将对投资者结构及市场资金量带来改变和扩大,商业银行今后将会成为主力。
银河证券研究中心副主任丁圣元认为,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是两个不同的市场,两个市场的资金有着不同的风险偏好属性,面向的是不同的投资者。投资者有熟悉的市场和交易习惯,很难移动资金到不同的市场上,“固定收益类的资金可以参与套保,这样一种交易模式的引进意义更大。”他表示。
“国债期货和股市、股指期货的关联度都不高,股市的大众性比国债强很多。”国金期货总经理助理江明德认为,债券投资者主要在银行间和交易所市场,并且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不会分流股市的资金,反而会增加期货市场的资金量。他指出,每一个新品种上市,不论是商品期货还是股指期货,都会给期货市场带来相当的增量,引领相关产业、行业资金进入。
有效的对冲工具机构人士表示,从长远看,国债期货推出后将促进股市健康发展。中原证券袁绪亚表示,银行、保险等持债规模较大的金融机构将获得对冲利率波动风险的有效工具,预计将积极参加国债期货市场交投,而这些机构在国债期货市场上的表现也将成为相关银行股、保险股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增强此类金融股股价弹性。
德邦证券分析师张海东认为,流动性及短期资金价格一直是影响股市的关键因素,近期股市的大幅波动也让更多投资者注意到这一点,国债期货推出后,合约报价可以作为资金利率的先行指标,起到指导股市投资者判断利率走势的作用。
在债市方面,国泰君安认为,目前我国在债券一级市场上缺乏有效的对冲手段。利率上行时期,基本承销额制度使得一级承销商面临巨大的利率风险。由于国债一级市场发行利率走势和二级市场基本保持一致,运用国债期货可以对冲一定的承销风险。对于二级做市商而言,有利于提高国债做市商的报价积极性,增加做市商承接国债卖盘能力,扩大做市规模。
业内人士指出,国债期货推出意义重大,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一步。江明德认为,目前国债有发行市场、交易市场,但缺乏风险对冲市场,市场是不完整的。国债期货的推出对整个市场体系架构将有积极的意义。对于现券持有者来说,是风险对冲的工具;证券、保险、银行等机构多了一种投资工具,有利于持券机构的现券资产配置和管理,完善交易机制;对期货市场来说,多了一个投资品种,目前国债期货是国际上期货品种中最大交易量的,它的推出将促进中国金融期货更快、更好地与国际市场接轨。
6月汇丰服务业PMI为51.3 环比上升
中国证券网| 作者郭晓萍
中国证券网综合报道中国6月汇丰服务业PMI为51.3,前值为51.2,显示服务业活动进一步小幅扩张。不过,最新扩张率为调查历史最低纪录之一,远低于长期平均值。而新业务创下2008年11月以来最低增速。
6月份,中国服务业经营活动保持增长,但增速疲弱,远低于长期平均值。新业务亦表现乏力,增速在当前55个月扩张期内处于最低点。虽然新业务扩张放缓,月内用工数量仍有小幅增长。
6月份,新订单总量连续55个月保持增长,但增速连续第三个月出现放缓,处于当前增长期的最低点。虽然新订单增长未如预期,服务业用工仍连续第二个月出现增长,而且增速上升(小幅增长)。月内约8%受访企业增加用工,调查显示是新项目带动了用工的整体增长。
与此同时,积压工作量打破上月的持平状态,出现轻微下降。调查显示,新订单减少,部分企业产能得到释放。
6月数据显示,服务业投入成本进一步上扬,但升幅尚小,远低于长期平均值。许多受访企业表示,用工成本和租金的上涨,共同推高投入成本。虽然平均投入成本上升,但为了提振销售,服务业企业仍连续第二个月降低收费价格。不过,价格降幅仍属轻微,仅略多于3%受访企业月内降低了收费。
对于未来12个月的经营前景,服务业界保持乐观,但乐观度处于调查历史最低点(本项调查始于2005年底)。虽然部分受访企业预期未来经济环境将会好转,但市场需求疲弱则是其他企业最担心的因素。
相关专题:股市大震荡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