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近5年来中石油数次“救主” 均以失败告终
历史上,由于中石油体量巨大、身份特殊,其一举一动早已被市场视为风向标之一。然而,就《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目前统计的情况来看,若认为只要中石油异动就是护盘信号,且指数将迅速拉升,持这种观点难免失望。以下,就让我们来回顾中石油“挺身而出”的历史表现以及与大盘的关联。
时间:2008年1月29日~1月31日
事件:沪指年线保卫战
结果:失败
在技术派眼中,年线又被称为“牛熊线”。2008年1月28日,一根跌逾7%的巨阴线将沪指直接逼向年线附近,眼看年线将破,中石油连续3天出手护卫,每当沪指击穿年线时,中石油即挺身而出,甚至在1月31日开盘即迅速拉升,全天强势上涨3.60%,然而遗憾的是,当日沪指虽然站在年线之上,当天却有超过1000只股票下跌。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2月1日沪指就下破年线,虽然日后有所反弹,但已难阻熊途漫漫。之后,由于前期国内经济过热、增长偏快,通货膨胀抬头,为了抑制通货膨胀,管理层开始实施紧缩货币政策,加之“大小非”倾巢而出,最终压垮A股市场,沪指在上半年连破5000点、4000点、3000点三大整数关口,下半年沪指在2000点短期反复后,最终还是进入“1”时代。
时间:2008年3月28日~4月17日
事件:中石油保卫16.70元发行价
结果:破发
2008年,国内金融市场在次贷危机大背景下无法独善其身,中国石油虽作为权重股护盘多次,但效果欠佳,同时自身股价也是一泻千里,从2007年上市时的48.62元一路下跌,2008年3月27日,盘中一度跌至15.29元,首度跌破16.70元的发行价。3月31日,收盘跌破发行价。虽然4月7日收盘价一度收复16.70元,但之后股价继续下探。
在中石油挣扎时,沪指也试图反弹,指数点位从4月22日3147.79点一度反弹至5月6日最高3786.02点,但自此以后,指数一路下探,一直跌到当年10月28日最低点1664.93点才展开了新一轮反弹。
时间:2011年7月26日~7月28日
事件:中石油“帽子戏法”护盘2700点
结果:仅维持5天
回首2011年股市走势,1月~4月,沪指自2700点震荡上行至3067点,成为当年沪指最高点。
4月中旬,市场对二季度通胀预期陡升至5%以上,加之一季度以来经济增速较快,货币紧缩政策开始加码。与此同时,由于欧债危机袭来,4月以来市场出现单边下跌的熊市行情,10月中旬沪指已跌到2300点上下。
2011年7月25日,市场突现黑色星期一,沪指一根跌幅高达2.96%的大阴线打晕投资者,当日收盘跌至2688.75点。眼看2700点整数关卡即将不保,随后5个交易日多方发动2700点保卫战,正是凭借中石油的拼命拉升,才一度勉强守住2700点关口。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2011年7月26日~28日,中石油股价连涨3日,涨幅分别为2.46%、1.30%和0.59%。有意思的时,当年7月26日、28日,中石油盘面表现与近期类似,都是全天表现平稳,但突然在临收盘前半小时出现大单买入、尾部拉升,大盘也随之一跃而起。
然而,此次护盘也只是让沪指在2700点上方多“活”了5个交易日,8月2日,沪指收盘再度跌破2700点,最终一路下跌至2012年1月6日最低点2132.63点,之后才出现持续反弹。
时间:2011年9月23日~9月30日
事件:中石油六连阳强力护盘
结果:沪指五连阴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这个时间段里,可能是中石油护盘举动所遇的最尴尬情况,即便主力资金不停地扫货,但依然无法托起昏昏欲睡的大盘。
2011年9月23日~30日,从中石油拉出的连续6根日K线中不难发现,26日、28日和29日三天,中石油均在下午14时40分以后突然被大单连续扫货,股价迅猛拉升。然而,沪指这回却根本扶不起来了,自9月28日开始,沪指出现五连阴,指数从2392.06点跌至2348.52点。
相关专题:股市大震荡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