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化改革与推进文字实录
今天我被邀请来讲讲中国金融改革的问题,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情况好像为时过早,在座的很多专家都比我强,让我讲的话有点班门弄斧。大家都知道应该做什么样的工作,而且很多的问题大家在过去多年进行了讨论。我们现在面临的挑战就是主要把重点放在怎么样落实所有的工作,而且按顺序来进行,因此我想给大家讲一些我个人的一些想法。就是我们在各种不同的机会和各种不同的政策中怎么样排列优先顺序。
我15年前就经常来中国访问,不光是访问政府部门,还访问了私营部门,在过去我也不清楚到了中国多少次,到北京多少次,到其他地方多少次。我发现中国的改革加速发展,不管到到什么地方,经常有人提的问题就是中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他们各种不同的增长模式过渡得是多么快,他们金融的改革是什么样的,实际上我想在全球来讲,中国对新任国家主席和新任国家总理指明了方向,而且前进的步伐非常快。在过去30年中国快速的发展,现在希望能够从过去30年的快速增长转为今后理智的或者说智能的增长,聪明的增长。我们对很多的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工厂,对很多的做法都是不断的来加强发展,还要使用不同的技术提高效益,我们称之为叫智能增长或者是聪明的增长。
大家看现在中国的投资回报率更高了,现在朝着高收入的社会来发展,同时使社会发展更加平衡,使经济更加有弹性,增长模式更加好。我们的国际金融协会也知道,如果要按老的模式继续来发展的话就会出现很多产能过剩,这样的话,我们的增长肯定是不会持久的,人均GDP现在就会放缓。中国肯定就会进入到中等收入陷阱。
非常幸运的是,新一代领导人和在座的很多领导人都知道中等收入陷阱是怎么回事,而他们希望能够搞出更新的一套改革的方法,使中国能够摆脱或者避免出现中等收入陷阱。我们称之为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金融行业的改革。我想简单的给大家讲五个方面的问题,大家对这五个问题都不惊讶。
首先就是利率的放开,现在还是正数,而且大家现在都非常着急盈利,所以才会出现了影子银行这种逐利的趋势,使得出现这样的情况。由于影子银行信贷的出现,现在我们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因此利率的放开可以帮着我们把这个问题加以解决,来提升家庭住户这种收入的水平,这样增加更多的消费,这也是整个世界上总体经济再平衡的方面,这样我们可以更好的把资本加以分配,获得更好的投资回报率,进一步的减缓产能过剩的问题。
另外资本投资问题应该从国有企业转到私有企业,向这方面调整。因为今后如果把资源从国企调到私有企业的话,是更好的调整资本的一个方法。
我们都知道,大家都听到了一些人讲到一些问题,我们前几位发言者已经讲到了,现在金融创新在金融市场上大量的涌现,很多的金融服务,各种不同的产品层出不穷,都可以提供给我们消费者,无疑中国的行业将会寻求更好的方法,在今后几年获得更好的回报。
外汇汇率的放开。吴晓灵女士在央行的时候我还在美国财政部,我跟她进行了非常艰难的会话,谈到如何进行汇率的放开。实际上她是一个非常强势的,非常令人尊敬的女性,我们都同意外汇汇率的放开,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样的话,而且中国已经有了很多的改进,我们仍然看到它的进步。
资本下的开放,也就是人民币的国际化。在这方面的机会也是非常多的,资本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利率的问题,汇率的问题,这都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才能使我们人民币作为更好的国际投资的货币,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在这方面的改革就是要把配额不断的增大,让机构投资者能够不断的参与进来,让外国的组合投资者进入到中国,还有QFII进来,这样能够进一步的有能力来进行投资,实际上把投资组合更加的多样化,远离那些所谓的影子银行,还有这种储蓄的一些工具。还有就是开放以后,让外国的机构进来竞争。
我们都讨论了很多问题,我们把新的技术,新的操作流程引进到中国金融市场,这种竞争可以让金融服务行业中的每一个竞争者都更加有效的来运作,使他们变成更加好的发展。同时还有更好的融资渠道,让我们的经济得到很好的发展。我们从美国所学到的一个教训,就是在危机过程中,也就是说我们要有一些在银行业外的这种融资渠道是非常重要的,这样会让美国的经济得到迅速的恢复。欧洲也是这样,欧洲没有资本市场,完全依赖银行来发展经济,如果按照停止贷款或者去杠杆化的话,欧洲的经济会面临问题。最好让这种储蓄更加有可不久性,更加多样性。资本市场的发展可以保障社会的发展,例如寿险的发展在中国占1%多,在韩国占7%多。资本市场的发展,越发达就可以帮助化解风险,可以让各个公司来套息保值,防止风险,各种不同的衍生产品还有套息保值的方法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实行战略,使我们的资本市场得到非常好的发展。另外资本市场的发展可以获得一些非常大的基础设施项目,获得长期的融资。当然现在还有一个期限错配的问题,这个问题也就是长期和短期之间的问题要解决。
下面我重点放在债券市场。现在这些条件还是支持改革的,债券市场在金融系统中的作用非常大,原来是8500亿,现在达到400亿,70%的一些债券都是政府部门发的。现在政府非常重要,还有政策方面,中国的开发银行债券占30%左右。尽管过去几年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公司债券规模还是相对比较少,与GDP相比还是比较少的。商业银行是债券市场的主要投资者,去年年底2/3都是商业银行所持有的,我们希望能够外国的一些金融机构能够参与,目前参与的比较少,因此这个债券市场应该不断的发展,政府现在搞了很多的改革措施,高产值的债券,还有很多的这种城市的债券项目,现在很多城市发展这方面的债券,这样是非常好的,是一种融资的渠道。帮助地方政府把自己的项目能够搞得非常好,有融资。这个证券市场在过去的发展确实告诉我们,在这方面还是有潜力的,不管是官方的还是私营市场都是这样。债券市场实际上是在传统的渠道上补充,同时我们还可以有很多长期的融资方法,这样就是资产和债务之间管理方面也是能够达到平衡。政府在金融改革的日程已经确定了,我已经来了几天了,听到很多中国的政府部门讲了很多日程的计划,但是需要做的工作还是非常多的。要能够在债券市场更好的发展的话,我们希望有一个非常好的基础设施,评级机构,会计师事务所,还有信用评级的机构。但是还要市场能够运作,也就是说允许他们,让一些公司退出这个市场。对风险进行合理的定价,这样才能够真正让这个风险的特性体现出来。
今天下午我们要讲到全球经济的问题。进银行业中我们都是讲金融的工具,还有金融机构之间窄意义方面的理解,没有把它和宏观经济联系起来。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就是一种调整,也就是说过去5年的环境世界上有很多非常廉价的信贷追求利益。大家知道,伯南克主席讲到了美联储的政策,这种办法实际上现在正在变化,而且变得非常快。我们现在正在这个变化的前沿,利率增加,信贷的条件不断紧缩,现在很多东西并不是那么廉价了。但是我们这样做就是发达国家,特别是包括美国正在恢复,欧洲正在回稳,而且美国在过去三年做得非常好,也有很多机构性的安排都已经那么好了。而且欧洲也做得非常好,当然很多工作都要做。很多国家的基本面还都没有调整好,怎么样加强金融行业解决通货膨胀的问题,加强改革,使我们的经济能够恢复动力。我们现在还有很多的不确定性,还有很多的问题,还有很多一些风险要面临,这个使得我们金融行业的改革就是非常难以搞的这种改革。但是我想说,这也使得我们越来越重要的要搞金融行业的改革,因为世界经济需要一个繁荣增长和欣欣向荣中国经济的发展。为了实现这样的繁荣和生机勃勃,这正是金融改革要做到的,正是我们今天谈到的方方面面的变化所需要做到的。毫无疑问,中国将实现这些变革而且是及时的去实现,这样中国能够继续的引领未来全球的增长,谢谢大家!
谢平:我今天讲一下政策性银行的改革和发展,这个问题最近议论得比较多。现在大家都知道这三家政策性银行的状况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商业性业务也做,政策性业务也做。这种现象有点让我们想起1993年以前,开发银行有点像当年的建行,进出口行有点像当年的中国银行,当年我们叫这些银行是专业银行,专业银行的概念就是政策性和商业性不分。现在为什么会这么纠结呢?最近国务院部署三家政策性银行要继续改革,现在核心的难题就是每一家政策性银行都是说国家利益,国家战略,但是又大量的开展商业银行,而且两类业务边界不清,混合经营,混合核算,造成政策性银行定位不清,决策机制、考评机制都不完善。而且跟商业银行出现了竞争,规模迅速膨胀,道德风险大,而且监管上现在也是有难题了。你按商业银行监管他不适应,按政策性银行监管现在没有具体的办法,所以也说存在着监管失灵和失效。
我们看政策性银行改革在中国多次的反复,根本的原因实际上不在中小银行本身,还是在于我国目前经济领域当中政府和市场的边界不清楚,而且这个东西是经常变化的。这个变化造成了政府有很多所谓的重大项目、专项基金、政府指定的一些用户,这些都为政策性银行开展商业性的业务和开展混合业务留下了空间,就是你找这些原因的基础在这里,就是中国目前政府和市场的界限都是不清楚的,而且政府的经济行为也是经常变化的。所以说就造成了现在这三种套利,首先就是地方政府和企业从政策银行可以获得便宜的资金。再就是政策性银行本身在监管方面也可以套利,我亏了算政策性业务,我赚了可以算商业性业务。真正的投资者,就是买政策性金融债券的这些投资者,他也是有道德风险的,所有的政策性金融债,现在有7万亿都是主权债,都是国家兜底的。所以说这个结局是多方盈利的结局,就是说拿到资金的人也高兴,政策性银行高兴,投资债券的人高兴,谁承担最终责任呢?财政部。财政部这7万亿的政策性金融债券是他的。所以说,现在我们就开始对下一步的改革大家有一些各种各样的想法。
从经济学的角度我们来考虑这个问题,政策性银行。实际上政策性银行肯定是有的,它的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就是说,用国家信用补充部分领域的市场失灵,这是我们教科书上定义政策性银行的一个关键的核心理论,为国家的一些社会目标提供资金,引导资金参与。核心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中国特色的金融理论当中,其中有一个理论就是我们开发银行的开发性金融理论,这个理论是对的,正好是在这个模糊区间的一种适应性理论,这里第一原则就是业务定位原则。第二原则就是有限优惠,政策性银行必须是有限优惠,实际上我们最大的优惠就是主权信用债,这个债券的利率很低,风险是零,而且投资的银行是不算经济资本的。第三是规模限制原则,实际上是政策性银行监管的基本原则,就是说政策性金融的负债属于财政负债,应该以财政约束来建立自己的监管。我们讲业务定位的时候可以讲一个最典型的案例,比如我们国家的元首和土库曼斯坦的元首签订了中国进口天然气的合同,每年250亿立方米的合同,这个合同的交易结构可以看得很清楚,政府引导,中石油具体操作,开发银行贷款,供给方是土库曼斯坦,用户是最终的,也许是北京和上海的用户,两头的价格是定的,一个是产出价,一个是用户价。中间的操作一个是国有企业,一个是国家银行。这个业务链条大家很容易认定,这是一个政策性金融和混合性金融的混合业务。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如果土库曼斯坦不是跟中国做这种合作,同时也跟欧美的某个国家做,那么它的交易模式可能就会变了。中间的这个主体可能是大型石油公司,贷款可能就不是开发银行,就有可能是UBS,可能是花旗,这个就可以看出来很清楚,整个过程是国家谈判的商业行为。而我们这个过程就可以看得出来,整个就是政策性。这就可以看出不同国家的交易模式,不同国家政府和市场,商业银行,国有企业在这个过程当中不同的定位。昨天这个交易结构可以看出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界限。最终用户,用的天然气价格的用户也许是两种,一种是市场价格,一种是政府供给价格,这是一个很典型的案例,我们可以看。
我们再接着讲规模限制原则。所有政策性金融的基本负债最终是财政的,所以说是不能扩张的。透明度原则,政策性金融的财务应该跟财政一样要透明度,要对公众公布。非盈利原则是很重要的,如果你是定义为政策性银行,你不能说我既完成了国家任务,我又获得了利率,那是不对的,你不应该有盈利,你就不应该与商业银行竞争,我们国家在这个问题上,现在商业银行,王董事长也在这里,他也能够感受到政策性金融对建行的竞争,因为他有优势,他的利率就可以低。所以说非盈利原则和不竞争原则应该是政策性金融的一个原则。在监管的里面,我们除了规模限制监管以外,我们要注意到,因为政策性金融是非存款类金融机构,所以理论上讲它不应该受银监会监管,应该就是财政监管为主。这是关于政策性银行在经济学方面的几个基本的原理。
现在改革方案有两种,一种就是机构分立,一种就是分帐。对我来讲,我觉得是机构分开肯定比分帐要好,因为这里面有道德风险问题。公司治理,政策性银行究竟要不要公司治理?这里面有两种模式,一种就是大的事项财政批,就是审批模式,一种就是董事会模式。实际上在政策性银行的公司治理当中,这两种模式都有,像有些西方国家的政策性银行,它的好多事情就是政府批的。但是在一些小的问题上,他可以董事会批。至于政策性银行的人力薪酬问题上,其实也有两种模式。一种就是完全供给,一种就是市场化,不同的国家这两种模式都是可以的。所以说在政策性银行的改革方案上,核心的问题主要是这么几个问题。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纪志宏:感谢谢总,他对政策性银行的基本阅历做了非常深刻的阐述,告诉我们什么样是政策性银行,而且对改革方案提出了建议,感谢谢谢总的演讲。下一位演讲的是来自英国的沙逊,他曾经担任英国财务大臣,现在担任英中贸易协会主席,怡和集团董事。英中贸易协会由英国政府和工商业界共同支持的对华经贸促进机构,主要任务是促进中英双边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在与中国长达50年的合作中,深受中英两国企业的好评。他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英国对金融市场创新的调控与监管》,大家欢迎!
纪志宏:感谢谢总,他对政策性银行的基本阅历做了非常深刻的阐述,告诉我们什么样是政策性银行,而且对改革方案提出了建议,感谢谢谢总的演讲。下一位演讲的是来自英国的沙逊,他曾经担任英国财务大臣,现在担任英中贸易协会主席,怡和集团董事。英中贸易协会由英国政府和工商业界共同支持的对华经贸促进机构,主要任务是促进中英双边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在与中国长达50年的合作中,深受中英两国企业的好评。他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英国对金融市场创新的调控与监管》,大家欢迎!
沙逊:非常感谢主持人对我的介绍,接下来我和下一位发言人是午饭之前的最后两个发言,所以我尽量的简短一点。我想讲得非常直截了当,我主要想讲一讲我们在英国2007年以及2008年碰到的监管上的失败。我们为什么认为这个监管是失败的,而且需要快速去修复,而且为什么能够去实现快速的修复。我觉得这当中有三个问题是具有普遍性的,即使同样的问题,不同的国家也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首先我想告诉大家,在英国我们在2007年和2008年的时候银行业经历了一次重大的失败。在2007年的时候我们出现了对于诺森洛克银行的挤兑,这是一个世纪以来的第一次,在2008年的时候我们出现了皇家苏格兰银行一次灾难性的收购。到2010年的时候,政府部分的介入,所有这些事件的爆发都是监管机构失效造成的。为什么我们认为必须要解决和修复这些问题呢?我们不光希望看到一个更加安全的,监管更加有序的金融业,而且同样重要的是英国政府成为认为伦敦是最重要的和最有竞争力的全球金融中心之一。虽然经历了这些事件,我们希望把这个地位保留下来,所以我们希望我们的监管机构,监管的体制能够去配合。如果碰到的问题我们不去修复的话,将来像建设银行这样规模巨大的中国银行要在伦敦增加业务的话他们会怎么想?我们也希望中投公司会更多的向伦敦做出投资。我们希望伦敦的金融中心能够吸收更多这样的客户进驻,所以我们就要确保我们的监管始终是最前沿的,最先进的。为了做到这个修复我们考察了三个主要的问题:第一个我们考察的问题就是我们是不是有必要把系统性的监管和业务的监管结合在一起,也就是说在英国10年当中的做法是不是要持续下去,还是我们要把这两种监管分离开来。第二个我们提出的银行业的风险是不是要和保险业和其他的体系的风险分开来看。第三我们的监管是一个三方,有英格兰银行,有金融管理局和财政部,对于英国的银行业都有监管权这样一个三方的监管体系是不是仍然有效,需不需要改变。下面我想一个个给大家讲一讲。
第一系统性监管和商业行为监管这两种监管之间的关系。
我们认为我们所需要的一种监管者的心态是对于系统性风险,对于宏观审慎的问题要做出一个总体的判断。这样的一种心态和我们所需要的对于这种业务行为进行监管的心态是很不一样的。当然了,在英国体系当中,我们还需要很多高效的行为,能够把这两类的监管很好的结合在一起,虽然过去有这样成功的经历,但是我们考虑在英国新的监管体系当中,英格兰银行要能够更好的去做出一个高层的总体的判断,这样如果不需要他们去做那些具体银行商业行为判断的话,他们就有更好的能力去做出总体的判断,而不是让他们去管消费者的保护,投资者的保护,销售行为不当这些事务的监管。把他们从这些事务的监管当中解放出来的话,央行就能够做出更好的一种系统性的宏观审慎性质的判断,所以我们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就是这种系统性的问题应该单独的或者是统一的来监管,我们认为对于这一类问题的监管仍然是由英国央行,英格兰银行像其他国家的央行一样,是有资格来做出这个宏观审慎或者是比较系统性的评判的。
第二是不是有一个机构来监管所有的这些系统性的风险?
我们也和很多人交流过,对于我们的思考产生了很大影响的一个来源就是有这样一种多年来做的一个清晰的分析,特别是斯坦利,也就是前以色列银行行长做的分析,这个人长期以来一直在提倡就是把所有的系统性风险放到一个机构来监管的好处,我们在英国决定采纳他的这个思想。我觉得不光是在英国,在中国和其他国家当中,当我们碰到了影子银行给我们带来的很大的监管挑战的时候,这就恰恰说明了我们要把银行和影子银行的风险放到一个机构当中来监管,这是最理想的。而且我们也更向强走了一步,我们认为我们现在越来越难在影子银行风险和保险银行风险之间划线了,所以我们还是希望能够把所有的金融系统当中的系统腥风醎放在一个实体当中来监管,那就是英格兰银行,我们的央行。
第三责任的清晰度。
相关专题:2013金融街论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