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FUN来了
凤凰网财经 > 财经滚动新闻
热门文章 换一换

11月1日早间利好消息速递


来源:中国基金报

原标题:11月1日早间利好消息速递 原标题:11月1日早间利好消息速递 北上资金持仓规模超4900亿

原标题:11月1日早间利好消息速递

北上资金持仓规模超4900亿元 三季度加仓医药电子


今年以来,互联互通机制下资金流向整体呈现“南热北冷”局面,但北上资金三季度末持仓规模推算已达4369亿元,环比二季度末增长约2成,并在10月份继续增长。从行业划分来看,北上资金继续重仓食品饮料、家用电器,同时医药生物、电子等行业持仓规模也大幅提升,持仓市值超过百亿的互通标的大幅扩容,环比上半年增6倍。


据证券时报数据中心统计,以6月30日收盘价推算,通过沪股通、深股通北上资金在各个行业持股对应市值已经达到3465.11亿元,到9月30日市值规模增至4369.36亿元,10月最新持仓规模已超过4900亿元。


从行业分布来看,北上资金所青睐的行业相当专一,食品饮料和家用电器持仓规模始终位居榜首,截至9月底分别达到802亿元和550亿元,在所有行业配资占比超过10%,且在10月以来持续加仓。今年以来,上述两个板块指数累计涨幅均超过40%。


但是北上资金已经着手调仓,食品饮料行业持仓占比从中期的18.46%降至18.03%,非银金融、银行板块规模也下降;而家用电器、有色金融和房地产、休闲服务持仓规模增幅较大,电子行业和医药生物行业持仓规模居前,最新已分别达到484.72亿元和446.1亿元。


板块涨幅中,医药生物板块从9月下旬开始启动,板块最新累计涨幅约5%;休闲服务板块目前并未启动,今年来板块下跌2%。


具体来看,北上资金偏爱行业龙头的倾向并未改变。今年股价不断创新高的“酒王”贵州茅台,前三季度就获北上资金不断加仓,持股比例从中期6.01%增至三季度末6.25%,对应持仓市值推算超过400亿元,几乎吸纳了10%的北上资金,也包揽了白酒行业一半以上资金量。不过,10月份以来沪股通已经开始小幅减持贵州茅台,最新持股比例约为6.04%。


其次,三季度末北上资金持有海康威视、美的集团、中国平安和恒瑞医药市值规模超过200亿元,并在10月份继续增持,其中海康威视持股比例已超12%。


前10月286家A股公司股价创历史新高


A股三季报披露刚落下帷幕,其中业绩超预期的一批绩优公司,股价表现精彩纷呈,在不断刷新历史新高的同时,也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事实上,今年A股可谓价值投资者的春天。证券时报记者根据choice统计,截至10月31日,剔除2016年12月15日之后及2017年初至今上市的次新股后,深沪两市共有286只个股创下历史新高,涨幅靠前的多为业绩驱动、行业景气度较高的公司。


从股价涨幅来看,今年前10个月涨幅排名前五的个股分别是鸿特精密、赣锋锂业、方大炭素、华友钴业和水井坊,涨幅分别为375%、231%、215%、170%、148%。


与往年重组股搭台唱戏不同的是,2017年涨幅靠前的是业绩驱动、行业景气度较高的个股为主。例如,涨幅榜排名第二的赣锋锂业10月24日晚披露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营收为28.42亿元,同比增长41%;公司前三季度净利为10亿元,同比增长107%。


方大炭素10月27日公布的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实现营业收入52.29亿元,同比增长2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19亿元,同比增长2464%。


与往年相比,今年绩优股已明显占据涨幅榜前列,重组股却难见踪影。这一方面说明价值投资理念、“业绩为王”的选股思路正逐步被A股投资者所接受。


另外,据记者观察,今年A股市场中一些现象需要警惕,譬如今年年初和三季度市场频现对于次新股的追捧和炒作,但炒作过后个股均出现深度调整,令不少投资者深度套牢。


在上述今年创新高的次新股名单中,不乏一些新高后瞬间掉头向下大幅下跌的情况。例如位于跌幅榜榜首的上海亚虹,该股为去年8月上市的次新股,在去年12月26日至今年1月3日的六个交易日内,公司股价出现三个涨停,但在今年1月3日以涨停收盘、并创出历史新高后涨势戛然而止。截至10月31日,今年以来该股跌幅高达59%。


再如,位于跌幅榜第二、第三的能科股份和威龙股份分别为去年10月和5月上市的次新股,前者1月3日至3月23日累计最高涨幅约65%并创出历史新高。随后股价出现断崖式下跌,截至10月31日,2017年股价跌幅高达51%;威龙股份表现则与上海亚虹雷同,至今年度跌幅约48%。


可转债市场冰火两重天 机构等待抄底时机


今天是第三只信用申购的转债标的金禾转债的“打新”日。从第一只信用申购雨虹转债开始,转债“打新”火了起来,相比之下,整体可转债市场显得有点冷了,个债表现明显逊于正股。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由于市场预期未来转债市场将大幅扩容,资金不愿意过早介入。但不少机构投资者仍对转债市场高度关注,伺机入场。


全新的信用申购方式刺激了市场对转债打新的热情,首只雨虹转债的中签率仅为万分之0.13,第二只林洋转债的网上中签率为万分之0.29。有债券基金经理介绍,可转债打新是安全的套利行为,几乎没有风险,大家都想参与。但是“打新”之火并没有让转债市场整体燃起来。可转债市场一直较弱,不少可转债走势都弱于正股。如上海电气,该股近期上涨12.11%,而电气转债几乎平盘。格力电器也是如此,正股一路上涨,转债保持平盘;而格力电器回调时,格力转债则破位下跌。


而且,即使是雨虹转债,上市首日高开后便一路回调。虽然东方雨虹也在回调,但较转债的回调幅度要小。


据可转债投资人士介绍,这样的情况主要是由两大原因所致。一是债市整体走势较弱,拖累了可转债的表现;另一方面,未来可转债市场将迎来巨大增量,资金基本对转债市场持观望态度。


从已发布的公告来看,可转债市场未来将迎来3500亿到4000亿的增量,扩容幅度相当大。有业内人士预计,扩容将改变可转债的整体生态,可转债将从小众市场转变为大众市场。


有基金经理向记者表示,目前的可转债市场正处于“黎明前的黑暗”,是最难的阶段,但会很快过去。现在大家都在持币等待可转债市场的调整,增量可能很快就会出现,资金不愿意在这个时点以任何价格去买,即使价格并不高。该基金经理介绍,目前过会的可转债有几十只,还有一批积压未发,未来一两周就会有不少转债上市。


深市公司业绩稳步增长 全年预计持续向好


截至10月31日,深市上市公司三季报披露工作落下帷幕,共有2051家上市公司披露了第三季度报告。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深市上市公司平均实现营业总收入35.23亿元,同比增长25.60%,平均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8亿元,同比增长25.93%。


三季报业绩稳中向好


前三季度,深市上市公司分布的18个行业中有13个行业业绩同比增长。其中,制造业、建筑业、运输仓储等实体经济的支柱性行业,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增幅分别为28.84%、20.48%和29.14%,净利润增幅分别为41.87%、26.92%和22.89%。


作为深市的“中坚力量”,占深市公司总数近七成的1404家制造业上市公司,借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注发展主业,营业总收入和净利润增速均较上年同期明显提高,发展势头良好。制造业细分行业中的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等传统制造业积极践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产业结构,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20%以上,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50%;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高端制造业平均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42.44%、29.35%和20.88%。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10月31日,深市共919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17年度业绩预告。主板27家披露2017年度业绩预告的公司中,有74%的公司预计业绩同向增长或扭亏为盈;中小板883家披露2017年度业绩预告的公司中,有87%的公司预计业绩同向增长或扭亏为盈;创业板9家披露2017年度业绩预告的公司中,有89%的公司预计业绩同向增长或扭亏为盈。披露业绩预告的深市上市公司近八成预计2017年度业绩上行,全年业绩预计持续向好。


多层次市场蓬勃发展


分板块来看,深市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呈现各具特色的蓬勃发展态势。


一是主板蓝筹公司增长动力强劲,国有企业不断做强做优做大。前三季度,主板公司实现平均营业总收入79.53亿元,实现净利润5.31亿元,营业总收入及净利润增幅均超过20%,创主板近年来的新高。其中,市场蓝筹群体表现亮眼,主板业绩前10位的绩优蓝筹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7507.11亿元,同比增长22.55%;净利润960.48亿元,同比增长24.68%;营业总收入及净利润均保持20%以上的高增速。另外,占主板公司数量近六成的国企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平均实现营业总收入87.11亿元,同比增长20.85%;净利润5.42亿元,同比增长52.08%,增幅高出板块平均水平16.93个百分点。数据背后,主板国有上市公司借助资本市场平台,加强资源整合、深化产业布局调整、提升经营效能,不断做强做优做大。


二是中小板公司通过内生增长、外延扩张加速实现产业升级。中小板作为培育行业龙头和领军企业的摇篮,聚集了一大批细分行业优秀公司,逾六成公司实现收入、利润双增长。前三季度,中小板公司业绩稳中有进,平均实现营业总收入30.31亿元,同比增长27.33%;净利润2.28亿元,同比增长23.29%。


中小板共有686家高新技术企业和246家战略新兴产业公司,其中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总收入、净利润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0.27%和24.75%,战略新兴产业公司营业总收入、净利润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8.70%和13.53%。中小板企业通过内生增长的同时,还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平台优势,实施外延式并购,加快产业布局发展。2016年完成重组的79家中小板公司,2017年前三季度平均净利润同比增长41.62%,涨幅明显高于板块平均水平。


三是创业板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高速发展。2017年前三季度,创业板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创业板上市公司平均实现营业总收入10.83亿元,同比增长32.77%,其主要增长动力来源于战略新兴产业的高速发展。


创业板汇集了419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其2017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合计4749.69亿元,同比增长36.11%;实现净利润合计456.67亿元,同比增长15.83%,创业板着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作用充分显现。从细分行业看,新能源汽车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增幅表现突出,净利润同比增幅分别为95.38%、49.79%、44.89%和33.65%。


上交所:沪市公司全年稳中向好格局确立


截至10月31日,沪市1368家上市公司如期披露三季报。据了解,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沪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整体态势正在形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进一步显现,新兴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全年稳中向好的总体格局已经确立。


据上交所相关负责人介绍,沪市公司三季报总体呈现六大特点:


一是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增,实体经济增长内在质量提升。经统计,沪市公司前三季度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0.67万亿元,同比增长17.67%,实现净利润2.04万亿元,同比增长16.68%,近六成公司实现增长。其中,非金融业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6.08万亿元,净利润76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29%和39.52%。金融行业总体经营保持平稳,银行资产质量普遍好转,工农中建四大行不良贷款率较年初下降约0.02到0.4个百分点;保险行业业绩大幅增长,前三季度四大保险公司共实现净利润1091.1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0%。


二是传统周期行业表现亮眼,健康文化消费产业成为新的增长点。前三季度,供给侧传统产业业绩大幅改善,煤炭、钢铁、有色等周期性行业共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2.29万亿元和1400亿元,同比增长38.82%和216.21%。消费需求端,例如,医药制造业共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2491亿和312.61亿,同比增长9.53%和20%。文化、传媒等行业持续增长,共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188.09亿元和24.81亿元,同比增长15.78%和10.03%。


三是高端制造有所突破,绿色产业持续增长。航发动力、四创电子等航空发动机、雷达等高端制造行业公司净利润增速达到20%以上。绿色环保行业表现出色。从事固废处理的伟明环保净利润增速为47.26%,从事土壤修复的高能环境净利润增速高达71.89%,反映经济发展的包容性和协调性明显增强。


四是国企改革成效显著,民营企业活力继续显现。前三季度,沪市国有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7.69万亿,同比增长15.41%,实现净利润1.82万亿,同比增长14.78%。国企改革中,形成了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典型案例。例如,中国重工通过发行股份收购大船重工、武船重工股权,实质性推进债转股和降杠杆。同时,民营企业继续保持发展活力,共实现营业收入2.97万亿,同比增长33.21%,实现净利润2200亿,同比增长35.44%。一些民营企业已经借助资本市场,成长为行业的排头兵,例如福耀玻璃、恒瑞医药、永辉超市等。


92宗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并购案例研究:大股东持股低于20%被并购概率偏高


2016年9月,证监会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后,借壳上市监管更加严厉,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成为企业完成并购重组的重要替代方案。那么,哪些上市公司被并购的可能性大(这里特指以控制权转移方式发生的并购)?哪些上市公司被并购后价值上升的概率大?本文试图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据Wind数据统计,在2015年、2016年A股上市公司所完成的并购事件中,控制权发生转移的上市公司(简称“目标公司”)家数分别为51家、50家(按首次披露日统计)。以上市公司首次披露控制权转移的提示性公告日期为事件发生日,上述101家上市公司在事件发生日前20天内和后20天内相对于沪深300指数的平均超额收益率分别为6.30%、22.25%。由此可见,上市公司转让控制权会让市场充满想象空间,引发资金的趋之若鹜,短期超额收益明显。


本文选取2015年和2016年首次披露并购提示性公告,且上市公司控制权发生转移的并购案例为初始样本,在此基础上剔除了以下公司:一是因国有股权行政划转或变更、吸收合并、司法裁定、继承、赠与而导致控制权转移的并购案例。二是银行、证券和保险类上市公司,因其行业有关数据特点与其他行业差异明显。三是剔除并购前三年数据不完整公司。最终符合条件的目标公司家数共92家(2015年45家,2016年47家)。


控制权转移概率分析


本文将从上市公司财务信息、估值水平、股权结构等方面选取多个指标,采用因子分析和逻辑回归的方法对控制权转移概率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指标的选取一方面要综合反映上市公司的整体特征,另一方要遵循系统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具体指标有18个:分别为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同比增长率、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总资产、营业总收入、总股本、盈余公积与每股公积之和(简称每股累积)、现金营运指数、销售现金比率、市盈率、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流通股占总股本比例。


由于选取的指标个数较多且存在相关性,指标数据所反映的信息有所重叠,因此本文先采用因子分析法,利用降维的思想,将多个影响因素转化为几个综合变量,找出能够反映原来众多变量主要信息的几个公共因子,然后考察各公共因子对上市公司并购概率的影响。


为了研究的可操作性,这里仅以2016年发生控制权转移的47家上市公司为例,同时选取近两年没有发生并购的同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与目标公司相近的47家上市公司为参照企业。


采用统计软件,对上述94家样本公司2015年年末的18个指标数据进行预处理后做因子分析,18个变量可提取9个公因子,这9个因子一起对原18个变量总方差的解释能力为79.52%,整体效果较好,各变量与9个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如下:


1、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同比增长率与因子一正相关。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净利率越高,净利润同比增长率越大,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越强,直接反映出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和财务效率较高,效率高的公司充分利用了其占有的资源,被并购的概率较低。因子一综合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


2、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与因子二正相关。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在一定的范围内越高,公司的偿债能力越强,被并购的概率较低。因子二综合反映公司的偿债能力。


3、总资产、营业总收入、总股本与因子三正相关。总资产、营业总收入越高,公司规模越大,经营也相对稳定,被并购的概率偏低;总股本越大,接管者要取得一定比例股份的绝对数量也越大,从而动用的资金需求也较大,被并购的可能性越小。因子三综合反映公司的规模。


4、现金营运指数、销售现金比率、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与因子四正相关。现金营运指数、销售现金比率越高,公司现金流状况越好,盈利质量越高,被并购的概率较低。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越大,成长性越好,当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和拥有的资源与其成长性相匹配时,被并购的概率较低。因子四是现金流状况和成长能力的综合反映。


5、市盈率与因子五负相关。市盈率代表公司的价值,市盈率较高的公司并购成本较高,被并购的概率偏低。因子五反映公司的估值水平。


6、每股累积与因子六正相关。每股盈余公积越高,公司的股本扩张能力越强。当上市公司的股本扩张能力较强且成长性较好时,被并购的概率较低。因子六反映公司的股本扩张能力。


7、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因子七正相关。因子七反映公司的营运能力。


8、存货周转率、流通股占总股本比例与因子八正相关。流通股占总股本比例可以反映上市公司股份的流动性。公司股份的流动性越大,接管者就可以用越少的时间和越低的成本从证券市场直接购买到该公司的股权,从而该公司被接管的可能性也越大。因子八综合反映公司的营运能力和股权流动性。


9、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资产负债率与因子九正相关。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低的上市公司股权相对分散,而控股股权分散的上市公司所需收购的股份绝对数量较少,资金的成本较低。因此,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低,上市公司被并购的概率越大。资产负债率高低代表上市公司的财务杠杆水平。公司杠杆水平低说明公司管理层没有充分利用财务杠杆来增加公司价值。并购方可以通过改变公司的财务杠杆,提高债权融资比例进而提高公司价值。因此,资产负债率低的上市公司被并购的概率可能越大。因子九综合反映公司的股权分散度和财务杠杆。


以上述九个因子的得分值为解释变量,以是否被并购为因变量,经逻辑回归和统计检验后,发现仅因子一和因子九对并购的概率有显著影响,具体结论如下:


1、因子一与上市公司被并购的概率负相关。因子一主要反映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净利率和净利润同比增长率,三个指标的值越小,上市公司被并购的概率越大。94个研究样本中,净资产收益率小于-10%、总资产净利率和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均小于等于零的上市公司共11家,其中有9家在下一年被并购,概率高达81.82%。


2、因子九与上市公司被并购的概率负相关。因子九主要反映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资产负债率。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资产负债率越低,上市公司被并购的概率越大。94个研究样本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小于20%且资产负债率小于35%的上市公司共14家,其中有10家在下一年被并购,概率高达71.43%。


企业价值上升概率分析


分别计算出目标公司并购前和并购后的价值,并购前目标公司价值为并购前三年年末扣除非经常损益后的净利润平均值乘以并购前一年年末市盈率,并购后目标公司价值为并购当年年末扣除非经常损益后的净利润乘以并购当年年末市盈率。


上述92家上市公司中,有56家上市公司的价值是上升的,有36家上市公司的价值是下降的。


指标选取方面,在前述18个指标的基础上,剔除了第一大股东持股比率和流通股占总股本比例,共计16个指标。


计算上述92家上市公司在并购前一年的以下财务指标均值,如附表所示:


从附表可看出,14个财务指标中,并购后价值下降的目标公司在并购前一年仅3个指标高于价值上升的公司,分别是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且差别不明显,其他11个财务指标要比并购后价值上升的目标公司要低,其中,净资产收益率、营业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同比增长率、总资产和营业总收入的均值明显低于价值上升的目标公司,这说明,并购后价值下降的目标公司在并购前一年的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上相对较弱,企业规模偏小。此外,其他指标则未看出明显差异,需要进一步进行分析。


将上述14个财务指标作为观察变量,将并购后公司价值是否上升作为控制变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考察控制变量对各观察变量的影响,经统计检验后,发现并购后价值上升的目标公司在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净利率、现金营运指数三个指标上显著高于价值下降公司,价值下降的目标公司在并购前一年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状况较弱。


与前面一样,采用统计软件,对92家目标公司控制权转移前一年的16个指标数据进行预处理后做因子分析,16个变量可提取7个公因子,这个7个因子一起对原16个变量总方差的解释能力为79.96%。


因子一主要反映总资产、营业总收入、总股本,可定义为规模因子。因子二主要反映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可定义为盈利和成长因子。因子三主要反映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可定义为偿债因子。因子四主要反映现金营运指数、销售现金比率,可定义为现金因子。因子五主要反映每股累积、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每股累积、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越高,公司的股本扩张能力越强,成长性越好,这对公司价值增值有利。因此可将因子五定义为成长因子。因子六主要反映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可定义为营运因子。因子七主要反映市盈率,市盈率代表了公司的估值水平,其值越高对公司价值的增加越有利,因此可将因子七定义为估值因子。


以上述七个因子的因子得分值为解释变量,以目标公司价值是否上升为因变量,经逻辑回归和统计检验后,发现仅规模因子、盈利和成长因子、现金因子对目标公司价值上升的概率有显著影响,其中,规模因子对价值概率上升概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盈利和成长因子,再次是现金因子。具体结论如下:


1、规模因子与公司价值上升的概率正相关。规模因子主要反映总资产、营业总收入、总股本。总资产、营业总收入、总股本越大,公司的规模越大,经营也相对稳定,对公司价值的增值有利。92个研究样本中,并购前一年总资产大于30亿元、营业总收入大于20亿元、总股本大于5亿的上市公司有15家,并购后有11家企业价值上升,概率高达73.33%。


2、盈利和成长因子与公司价值上升的概率正相关。盈利和成长因子主要反映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净利率越高,净利润同比增长率越大,公司价值增值的潜力也就越大。92个研究样本中,并购前一年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净利率大于零、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大于30%的上市公司共14家,并购后有10家企业价值上升,概率高达71.43%。


3、现金因子与公司价值上升的概率正相关。现金因子主要反映现金营运指数、销售现金比率。现金营运指数和销售现金比率越高,表明目标公司在并购前一年的现金流量状况较好,其可利用的货币性资金较多,被并购后的价值越容易得到提高。92个研究样本中,并购前一年现金营运指数大于1、销售现金比率大于10%的上市公司共32家,并购后有22家企业价值上升,概率为68.75%。


结论


本文通过对2015年和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中发生控制权转移 并购案例的研究,得到以下结论:


1、控制权转移概率大的上市公司主要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净利率和净利润同比增长率较低。净资产收益率小于-10%、总资产净利率和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均小于等于零的上市公司被并购的概率高达81.82%。二是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资产负债率较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小于20%且资产负债率小于35%的上市公司被并购的概率高达71.43%。


2、控制权转移后价值上升概率大的上市公司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总资产、总股本较大,营业总收入高。并购前一年总资产大于30亿元、营业总收入大于20亿元、总股本大于5亿的上市公司并购后价值上升的概率高达73.33%。(2)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净利率高,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大。并购前一年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净利率大于零、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大于30%的上市公司并购后价值上升的概率高达71.43%。(3)现金营运指数和销售现金比率较高。并购前一年现金营运指数大于1、销售现金比率大于10%的上市公司并购后价值上升的概率为68.75%。


投资者如果想潜伏控制权转让概念股,可重点关注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较差、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资产负债率较低的上市公司。与此同时,在上市公司首次披露控制权转移提示性公告日后,投资者可在目标公司中选择并购前一年规模较大、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较强、现金流状况较好的公司进行投资。

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最高13%

凤凰金融-安全理财

凤凰点评:
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近一年

13.92%

混合型-华安逆向策略

凤凰点评:
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为您推荐

undefined
没有更多了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