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财经 > 财经新闻 > 国内 > 正文 |
|
综合新华社电 中国人民银行8日发布了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建议加快经济结构性调整步伐。
报告指出,对冲银行体系过多的流动性并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银行体系内流动性不断生成和经济的结构性问题,而主要是为经济结构调整创造平稳的货币金融环境。
当前在进一步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应加快落实以消费需求为主扩大内需、降低储蓄率、调整外资优惠、市场开放、扩大进口等一揽子结构性调整措施,加快经济结构性调整步伐,抑制国际收支顺差过快增长势头。
报告指出,今后将积极配合国家财税政策、产业政策、外贸外资政策、环保政策等重点工作,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防范信贷风险,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央行建议,应适当加大调整和规范外贸、外资和产业政策的力度,切实维护有利的国际国内环境。
报告认为,目前我国价格上行压力加大,通胀风险值得关注。报告指出,以下四方面因素加大了通胀风险:一是粮食、肉类等食品价格短期内易涨难落。当前旱情较重,秋粮生产形势有不确定性。而快速城市化、接近12%的经济增长使对商品粮的需求大为增加,生物燃料用粮需求仍会较快增长,国际粮食供需关系也在进一步趋紧。肉类供应增加存在一定周期,同时生猪饲养成本已显著上升,肉价维持高位的时间可能会比较长,并容易波及其他食品价格。
二是能源资源价格存在上涨压力。近期国际油价再次走高。国内推进资源价格改革,加强环保,也将推动能源资源价格上涨。此外,在产能集中释放后,未来不排除再次出现煤电油运紧张。
三是劳动力成本上升。一方面将在产品和服务价格中反映出来,另一方面可能拉动消费物价上涨。
四是通胀预期增强,对价格形成进一步的上涨压力。人民银行2007年第二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居民对未来物价预期指数达到40.2%,是1999年调查以来的次高水平。此外,公众对通胀的感受主要基于经常购买商品的价格,当前价格上涨最快的肉禽蛋是居民日常消费的重要商品,因此居民感受到的通胀可能高于实际通胀水平。当“感受通胀”大于“实际通胀”时,价格预期可能进一步被推高。
央行表示,总的来看,在全球通胀压力上升的背景下,我国目前更需关注食品等涨价向一般消费品传导的风险。央行警示,从消费品和服务分类看,消费品价格上涨高于服务价格上涨,但2007年以来服务价格也存在上涨趋势,值得关注。
编辑:
许志勇
|
Google提供的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