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财经 > 财经新闻 > 国内 > 正文 |
|
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人经历了两次大幅度物价上涨,其涨价记忆中最令人难忘的就是姜昆的那一声:“听说副食品要涨价了。”而这次在看到鸡蛋和猪肉都涨价后,有些人开玩笑说“要不咱们也囤点酱油”。
1988年之价格闯关
在今天看来,经济学界在1987年的某些提法是多么的不可思议,其中的典型语句包括“长痛不如短痛”,还有“价格闯关”。
在80年代开始的几年,改革带来的高速经济发展,已经给中国人带来一轮通货膨胀,但在一派繁荣景象下,经济学家对通膨和过热的警惕放低了。1986年年初,出现了工业产值回落的现象,许多人归咎于1986年初的物价走低,要求放松银根,刺激经济。实际上,1986年,1987年,1988年,中国的经济都处在过热阶段,经济增长超过两位数,同时,通货膨胀已经很明显。在此大趋势下,经济学界仍然希望政府实践莫干山会议的精神,进行全面的“物价放开”,废止以前的诸多票证限制,中国的决策层把这个时间定在了5年左右。
物价改革在一个不合时宜的时候到来。1988年7月,统计局公布的物价上涨幅度为19.3%,为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纪录,而收音机里的新闻在此时宣布“价格闯关”,一下子催生了一场席卷全国的抢购风潮。
在普通老百姓参与抢购之前,商人们已经开始了囤积居奇,那时候流行的囤积物品包括钢材水泥等基建物资和彩电冰箱之类的家用电器。囤家电在今天看来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一件亏本生意,而在1988年,一些开始有钱的中产者把存款从银行提出来,走后门去换成若干彩电冰箱,给每个子女先囤积一台以备将来婚嫁用。
对于那些没有这么多钱的普通家庭来说,抢购的第一商品就是开门7件:柴米油盐酱醋茶。有些人一下子抢购了数十包火柴——每包10盒。这些火柴让他们一直用到90年代中期,至于抢购的酱油和醋等物品,许多人一直用到变质。许多商店在一天之内被全部买空,从日用品到高档消费品,哪怕是残次品也被一抢而空。银行门口挤满了挤兑的人,人们忙着把所有的钱提出来换成实物以求保值。
抢购风潮后遗症
后来的报纸新闻解释说:在1988年8月19日“价格闯关”的新闻发布后,群众误以为到下个月就要全面放开价格,加上之前的物价涨幅已经逼近20%,因而产生了全社会的恐慌心理。
这场新中国建国以来最大的抢购风潮,在一个多月后渐渐平息下来,国务院在1988年8月30日召开的会议上,修正了原来指定的价格改革日程,并把平抑物价当作会议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短暂的恐慌后,人们发现他们买了太多的东西。根据统计局统计,在1988年8月,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商品零售总额增加了13%,其中粮食增销30.9%。棉布增销41.2%,电视机增销56%,电冰箱增销82.8%,洗衣机增销130%。
在大抢购之后,出现了许多新现象,其中之一是中国人个人理财意识的萌芽,中国人意识到,只靠囤积日常品这么低级的方式,他们还是无法做到资产的保值。因此,一些保险公司开始尝试以理财观念推销险种,股市和期货也在随后的几年进入人们的视野,但总的来说,这些金融品种直到90年代后期才进入成熟。
在挤兑风潮后,银行为了稳定金融秩序,拉回流失的固定存款,提出了大幅度的优惠存款业务。一个典型的案例是:某家银行提出,只要在该行存入3000元的5年定期存款,就当即奖励一辆自行车。得此消息的人们赶紧先提出他们的存款,再存进去,造成该地的银行储蓄急剧波动。这种有奖存款的方法在实行不久就被上级勒令废止,但实际上一直暗箱操作到90年代中期。银行给每个职员下达吸储任务和奖励的相应点数,银行职员再以奖励分成为诱惑去拉储蓄存款,银行吸储成本远远大于账面成本。到90年代后期,中国各大银行的储蓄存款已经多到难以处理,银行利率一路走低,这种吸储方式才宣告作罢。
1992年之猴年猴市
从1989年之后,中国经济进入调整期,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物价改革后,并没有迅速转化成为通货膨胀,相反,由于诸多国企无法适应这种转变,中国经济呈现出后继乏力的景象,加之公司整顿、外贸赤字等因素,此后的几年,通胀并不明显。但到1992年,通货膨胀又一次降临。从1992年10月开始,物价上涨幅度逐月加快,到1993年,全国零售物价小城市上涨13%,大城市上涨25%。
1992年的通货膨胀受到了好几方面的刺激,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投资热潮。1992年的固定资产投资达到了7800亿元,比上年增长幅度达到44.4%;1993年增加到11829亿元,比上年增长51%。
由于上一次的抢购风潮记忆犹存,1992年底,中国又出现了抢购风潮。这一次的抢购无论爆发性还是规模都无法同上次比较,但商品零售额的高速上涨还是说明了问题。1993年1月至5月,中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比上年同期下降,这种情况,在之后的若干年,再也没有出现过。许多人选择了抢购耐用商品和奢侈品以求保值,比如黄金。对钻石的消费这个时候才刚刚露出苗头,而对古董的收藏只有少数人在行。由于工业原材料的全面涨价,囤积工业原料成了一大趋势,许多人开始尝试投入国际期货交易,根据当时的报道,许多人赔了个精光。
1992年,还出现了被称为“猴市”的中国股市,以5月26日为分水岭,之前的大牛市和之后一直到11月17日的大熊市,形成了股市的大喜大悲。1994年春节,由潘虹主演的《股疯》充分演绎了股民的这一段悲喜经历。
通胀中的热钱来去
1992年是一个大起大落的年份,当年的许多事件都可以和“投机”两次相关,比如“猴票”、“猴市”、“海南地产泡沫”,现在的许多商界名人在1992年赚到了第一桶金。现在隐居在南美的金先生也许是一个典型的例子。1992年初,他通过和他的兄弟们在深圳摆地摊收集“新股认购抽签表”而掘到第一桶金;1992年底,他把全部的钱投入到海南地产,在那里把他的资产从百万级别扩张到亿万级,并在海南地产泡沫破灭之前抽身。遗憾的是他在随后的投资中过于自信而失败,亿万资产化为乌有。
在通胀中,能够赚到钱的始终都是手握巨资的资本家,更多的普通人只是在考虑如何让手中不多的资产做到不贬值。在90年代,人们对金价的关注,常常导致一段时期的黄金旺销,但令人遗憾的是,黄金的价格涨幅,远远低于物价涨幅。
相比较之下,一位农村妇女的投资要划算得多。她在1992年底抢购了5个铝合金的大盆,她买这些大盆的价格为18元左右,在以后的几年里,她将这些大盆当作参加婚宴的礼金送给了亲戚们,实际价值大约为50元人民币。在1992年,中国农民大量收集暖水瓶、金属制品、被单被面等“耐用”的日常品,以求让不多的现金保值。而事实上,农民的直觉相当可靠,到1993年,工业品的出厂价比上一年上涨了24%,远远高于农副产品的价格上涨率。
而在以后的岁月里,虽然中国人的居民储蓄越来越多,却再也没有出现过提现抢购。人们发现,日常消费品所占的比例已经越来越无足轻重,而且也是最容易因为政府调控而稳定价格的一部分,而那些涨价最厉害的商品,比如房子和教育支出,正是普通人根本没法囤积的。 (新世纪周刊)
编辑:
陈君
|
Google提供的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