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财经 > 财经新闻 > 国内 > 正文 |
|
———专家解读7月份金融运行数据
证券时报记者贾壮
央行昨日公布的7月份经济运行数据显示,之前出台的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成效并不明显,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货币信贷投放仍然维持高位运行,其中M2增速还创下一年多以来的新高。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为防止经济由偏快走向全面过热,有效控制通货膨胀,货币当局需要进一步加大紧缩力度。
对于7月份M2增速突然上升的现象,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分析说,可能是因为企业在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之前突击出口,从而导致贸易顺差的非正常扩大,这些贸易顺差结汇之后自然会带来货币供应量的上升。6月份和7月份的贸易顺差数额为历史最高和次高,可以部分解释货币供应量突增的现象。
年初央行确定的M2全年增速调控目标是16%,目前这一数据已经明显偏离预期的调控目标。国家信息中心经济师张永军称, 7月份M2的增速明显偏快,显示今年以来央行不断通过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方式收缩银根的成效并不明显,这一增幅并不利于抑制目前偏热的经济增长,有可能会引发央行进一步收紧银根的举措。
货币供应量增加意味着总需求增加,其带来的需求拉动型通胀令人担心。在日前公布的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明确表示担忧价格的上行风险,这意味着下一阶段央行必然采取措施防止通胀情况进一步恶化。
信贷投放过快同样是值得担忧的问题,今年7月份货币信贷没有延续往年大幅度萎缩的规律,而是出现了同比多增的情况,而且信贷高速增加是在央行连续三次加息之后出现的。分析信贷投放的结构可知,居民户贷款增长是货币信贷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除了住房贷款飙升的因素外,部分居民因为股市火爆选择贷款投资的因素也不能忽略。
申银万国证券分析师陆文磊告诉记者,紧缩性货币政策对控制信贷投放的作用存在一定的时滞,今年下半年应该有一个逐步回落的过程。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的期限错配问题越来越严重。陆文磊认为,从7月份的数据来看,居民储蓄分流仍在继续,同时储蓄存款的活期化已经成为趋势;而商业银行的资金投放以长期为主,这种状况对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必将产生影响。
期限错配的问题在刚刚公布的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已有提及,央行认为,必须高度重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起效错配可能带来的风险,尤其是在全球通胀压力上升的情况下,如果市场利率水平发生变化或出现逆转,金融机构可能会面临一定的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
编辑:
陈君
|
Google提供的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