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财经 > 财经新闻 > 国内 > 正文 |
|
相关标签 | [加息] |
国家统计局昨天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比去年同期上涨5.6%,再次超过6月份4.4%的峰值,创下自1997年2月份以来的十年来单月新高。不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认为,目前并不存在商品价格普遍持续上涨的条件。
在国家统计局数据发布前,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多家中外机构已预测到7月份CPI将超过5%,因此,5.6%的结果并没有令市场有太大意外,沪市昨天甚至还一举站在4800点之上。
食品价格仍是导致CPI继续上涨的因素,在CPI包含的“八大类”消费品和服务中,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5.4%,非食品类价格上涨0.9%,其中衣着、交通和通信类上月甚至出现下降。
对于近期食品价格引发通胀的担忧,昨天《人民日报》刊登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的报告称,总的来看,当前中国消费物价上涨是结构性的,而从目前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状况看,并不存在商品价格普遍持续上涨的条件。
同样乐观的还有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他认为,现在的物价上涨主要是由食品价格上涨引起,食品价格的上涨又与粮食、肉禽蛋价格的上涨密切相关。“猪肉等价格上涨具有周期性,整个物价上涨不具有可持续性”。
尽管官方看法乐观,但机构表示,再次攀高的CPI将导致央行在下半年再次采取加息等紧缩的货币政策。
巴黎百富勤公司经济学家秦红雨表示,7月份已经是中国连续第八个月处于实际负利率之中。“央行继续加息的可能性较大,很有可能选择在9月份或11月份再次加息”。
中信证券研究所宏观分析师陈济军认为,除了CPI外,7月份货币信贷、广义货币(M2)等主要金融指标的表现都比较抢眼,其中7月狭义货币(M1)20.94%的增速甚至创出自2001年以来的新高,“除了加息外,存款准备金率、窗口指导等措施也有可能出台。不过,最终政策选择有可能要等到7月份各项经济指标出来后才能明了”。
[相关阅读]
编辑:
许志勇
|
Google提供的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