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搜索词:
谢百三:中国证券史上的历次宏观调控
2007年02月03日 19:46和讯投票数: 顶一下  【

中国股市这几天终于出现深幅调整,三天下跌228点。1月31日是300指数有史以来单日最大跌幅。很多投资者,尤其是新入市的股友,被突如其来的灾难打懵了,完全不知所措。他们痛不欲生,痛苦地说,“等涨回来就跑,以后再也不敢入市了”。

由于一年来股市不断上涨,遭到了海内外学者和外国投资银行的一片批评(注意,它的特点是,外国人和港澳台人士批评为多)。同时国内也有领导同志和学者对此深表不安,如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说,国营企业是搞实业的,不是助长搞泡沫经济的(大意)。此外,还有谢国忠、罗杰斯(一直有点搞不懂,罗杰斯一个外国人,他买的是什么股票,是中国的A股吗,B股价格低很多。难道他是QFII的操盘手吗,还是有什么特殊原因?)。

其实世界各国的历史上都出现过股市上涨较快的情况,如前几年的美国,NASDAQ市场从1000点涨到5000点,市盈率变成了“市梦率”,高的出奇。遗憾的是未见有几个外国学者对美国股市严加批评,也未见他们对美国证监会SEC和格林斯潘和克林顿总统多加指责,反而全世界都以美国为榜样,跟风大炒网络股。津津乐道,乐此不疲,花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去研究。比如中国有人把一个送水的梅林当作网络股,炒到30多块。那些愚蠢狂热的专家学者把巴菲特这种实实在在的价值投资者嘲笑为愚钝,我估计这些洋枪洋炮洋思维的外国人现在都在不加分析地批评中国股市是泡沫。对于3块美元两个小馄钝的波士顿物价、33块港币一碗菜汤面的香港物价,他们却从未想过是泡沫经济。

中国股市真难啊,一旦涨得较高,关心批评我们的人就比比皆是,于是有时宏观调控也因此而起。如1992年6月,股市涨到了1400点,香港的一位经济学家给中央写了一封信,谈到中国沪深股市快速上涨,这种情况日本、香港、台湾都发生过,他担心是否有大资金换成人民币进入股市,炒高获利以后,会席卷而去,最后损失的还是中国内地老百姓,希望政府加以调控。这封信立即引起重视,几位领导同志都做了批示,决定:“不停地增加供给”,加快发新股,平抑沪深股市。当时的股市规模很小,调控立竿见影。股市很快一浪一浪地向下跌去,直到1992年11月392点。

在这种情况下,笔者通过新华社上海分社给中央写了一份内参(第2238期),在信中反映到我国股市应该有涨有跌,但不应该持续下跌,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一会影响股份制的试点,二会打击长期投资者。股价不能人为硬压。这封信引起了中央的重视。后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注下,上海市证交所和证管办又想了各种办法,如在全国更多的中小城市开设网点,吸引城乡投资者入市。如希望上市公司拿出募集资金的十分之一来托市,如打算给老股东送红利,如让有影响的老股民出来带头买股票等等——这样,经过非常困难的艰苦努力的向上调控,1992年11月18日起的半个月中,在392到400点一带徘徊了半个月,成交量极度萎缩。一些大中机构默默吸纳股票,两周以后,股市止跌回升,人们由害怕、解套就跑,又反过来追涨入市,由小涨到大涨,短短两个月又涨到了1500点,一些大户在证券公司门口放起了鞭炮,仰天大笑,也有一些妇女,喜欢得掉下了眼泪。(也有个别人,在这个过程当中,受不了巨亏的打击和调整的压力,以身殉职——这是极其不对的。黑暗终将过去,曙光一定到来)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作者: 谢百三   编辑: liaosm
Google提供的广告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TAG:

    (*添加多个TAG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