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搜索词:
中国不宜此时承担美国次按风险
2007年08月11日 07:39财经时报投票数: 顶一下  【

汇金高层人士质疑有关部门在此时购买美国次级房地产按揭贷款。专业人士普遍认为美国次按风波对中国金融市场影响较弱 

“出问题的东西,为什么要买?”当《财经时报》向汇金高层提出疑问时,得到了这个反问式回答。

事件的背景是,在7月13日,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部长阿方索·杰克逊来北京求援,有关部门答应购买一定数量的美国房地产按揭贷款。近日美国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访华时,亦提及此事。

阿方索·杰克逊和保尔森希望中国援手的是,美国次级房地产按揭贷款(以下简称“次按”),正是此类贷款在近半年多来遭遇危机。

源自美国的次按危机导致了一场遍及全球资本市场的动荡。

受此次风暴影响,美国投资银行贝尔斯登旗下两支投资次按的对冲基金资产已近化为乌有。目前,贝尔斯登正在与中信集团恰商向后者出售股份事宜。

美国次按市场,主要是金融机构为信用分数低于620分、收入证明缺失、负债较重的人提供楼宇按揭。

《财经时报》采访获知,业内普遍认为美国经济增长势头将会延续,美国次按不太可能造成全局性的风浪。而美国要从次按阴影中走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未来走势。

质疑中国购买次按

次按对贷款者信用记录和还款能力审查宽松,但贷款利率比一般房地产按揭贷款高。

投资次按的风险在于,当房地产价格上涨时,贷款人抵押的房产可以承担还款风险,但房地产价格大跌时,如果贷款人无偿还能力,抵押的房产可能将无法弥补贷款损失,引发风险。

汇金高层人士对在此时加大投资美国次按提出质疑。

此前的消息称,7月13日,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部长阿方索·杰克逊来北京拜会了中国央行行长和建设部部长,离去时得到了中国将购买一定数量的美国房贷证券的答复。

上述汇金高层人士告诉《财经时报》,没听说国家外汇投资公司会出面购买美国次按,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直属国务院,央行不会替国家外汇投资公司来制订投资计划。

另有业内人士指出,拿中国的外汇储备去承担美国的风险,不是中国目前要做的事情。

影响暂缓

美联储近日声明不下调利息,传达了让市场自愈的信号。

央行金融稳定局副局长张健华对《财经时报》分析,美联储之所以不降息,是因为美联储认为次按对美国经济影响还不是很大,而美国经济仍处于上升阶段,降息虽然可减轻贷款购房者的还款压力,但可能引发通货膨胀。

《财经时报》获知,美国金融监管部门高层估计,美国今年GDP(国内生产总值)增幅将达到3%。这对于美国来说,是“很高的一个数字”。

上海银行研究部张吉光亦认为,因次按破产的只是专业的房地产抵押贷款公司,但银行业务多元化,足以抵挡这一风险。

香港渣打银行经济学家许长泰在接受《财经时报》采访时称,次按在整个美国按揭贷款中所占比例不大,美联储的数据显示只有7%。但由于美国次按的高收益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了很多投资者,所以波及面比较广。

许长泰表示,现在美国债券市场的价格已经重新平定。

房价决定风波走势

目前美国次按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情势仍未明朗。

在张吉光看来,美国次按的持续影响,很重要的一点要看美国房地产市场的走势,如果房价上涨,抵押的房产就可以承担还款风险。

据安邦集团研究总部分析师张巍柏的研究,对于美国购房者来说,最近形势显示还款压力有望减轻,美国的按揭利率出现下降趋势。最近美国各大信贷机构的调查显示,30年定息按揭的基准利率下降到6.76%水平,比两个多月前下跌了8个基点。

而截至今年6月末,美国30年定息按揭的平均利率水平保持了连续七周的上扬走势。在过去的3年多时间里,美国按揭利率一直在上涨。

许长泰亦表示,受次按风波影响,在整个美国的贷款市场,放款人更加谨慎,投资者贷款的难度加大。

波及中国

记者采访到的专家和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美国次按在全球引发资本市场震荡,对中国传导较弱,且滞后。

张健华表示,中国资本市场与外界几乎是隔离的,对于中国的影响关键是看中国金融机构的购买量。

Stone& McCarthy Research Association(SMRA)董事总经理、前美国Richmond联储资深经济学家F. Ward McCarthy的一项研究显示,过去12个月中国购买美国政府支持事业证券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支持证券共计470亿美元,购买次级按揭贷款类证券达95亿美元。

张健华认为,美国次级房地产按揭贷款证券也分为多个级别,只要买的是评级较高的如2A级、3A级之类,就没有什么问题。据相关信息,中行在美国投资的相关债券投资评级都在A级或以上。

在交行研发部仇高擎看来,美国次按对于中国金融市场的影响微弱,除非发生本质变化,引起美国经济动荡。

兴业银行资金营运中心分析师鲁政委亦持此种观点,他认为除非有持续的全局性影响,比如导致美国GDP增长下降3个点以上,才会对中国有实质影响。

但在鲁政委看来,此事对中国可能还会有另一种反向影响,美国次按风波会挤压大量全球范围逐利的资金流向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而中国的房价在近一年来出现狂飚突进的趋势,中国政府的调控难度将更大。

   编辑: 徐会玲
Google提供的广告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