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誉为“中国经济学界良心”,年逾八旬依旧为中国改革而常怀千岁忧。2011年,在改革共识破裂的新十字路口,他再次不淡定:呼吁“顶顶层的设计”,“下届政府要以改革的姿态高调亮相”。[详细]
21岁的文章,81岁得诺奖,101岁依然对中国命运忧心忡忡。诚如科斯所言:在我这个年纪,生命已然吃力。若不是有重要的话想对你们说,我就不会发言。他要对我们说什么?为何在微博刮起旋风?[详细]
宣扬自私的无私人,看似矛盾却有着一贯的内在逻辑。对于茅老而言,无私更多的是个人的伦理追求,而为自私正名,正是基于对人性,或者说市场经济的洞察。市场经济就是人性经济。[详细]
55岁的郭树清赴任证监会主席。“性格耿直,非常直率,很有看法,也很固执。”“有比较强的学术背景和很深的学术素养,平时喜欢写、喜欢思考,不轻易附和盲从别人。”这种评语放在一个内地金融高官身上是不是太不寻常?是的,广大股民们,“书生”郭树清来了。[详细]
提起许小年,人们印象深刻的是他对政府政策和体制之弊的辛辣批判。正是有了赞美普世价值和个人权利的自由,许小年对中国无奈现实的批评才有了意义。[详细]
他立足真实世界,研究真实问题,他的真实中国逻辑井然而又触目惊心。作为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他跳出屁股决定脑袋宿命,持之以恒向公众揭示通胀的真正源头:是且只是央行货币超发。[详细]
这个站在“城外”观察、评说中国社会的局外人,曾接到了不少“入局”的邀请。不过,对陈志武而言,个人自由超越了一般价值,他选择了特立独行 。[详细]
他没有开通微博。但正所谓哥不在江湖,江湖到处是哥的传说。如果说苏格拉底自称无知,是论辩技巧和内省智慧的话,张维迎自认无知,经济学家不懂经济,则是对市场经济精髓的把握。
[详细]
他用体制内话语讲着体制外的故事。或许更具深意的是,近几年他不经意间完成了技术派向媒体知识分子的角色转换。是因为改革受阻,转而向民间寻求支持,还是…[详细]
张培刚先生走完了他99岁的人生。作为中国最优秀的世界级经济学家,他的一生令人唏嘘——少年成名,但却因为种种因素,学术生涯如同一颗流星划过夜空。在他身上,浓缩了一代中国学人的坎坷历程。[详细]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