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连续维持在5%的高位以上,提示着人们通胀就在身边。通胀似乎与中国特别有缘,防通胀甚至在每一年都会成为热点。对于本轮通胀压力,有人认为是中国长期货币超发造成的后遗症,也有人认为是美联储的宽松政策造成,还有人认为是人民币汇率低估造成热钱流入与外储增加导致,那么,究竟谁才是罪魁祸首呢?[网友有话]
4月份物价数据显示,中国经济高通胀形势依旧,4月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5.3%,食品价格上涨11.5%;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6.8%。尽管或有分析师认为“超乎预期”,但对比今年一季度的物价涨幅,精确到小数点后面一位数的差距,其实意义不大,只能说明中国经济依然处于较高通胀形势而已。 [详细]
|
而从货币增发速度的角度来看,2009年,我国的增速接近28%,今年为18%左右,但GDP增速只有8%-9%。“如果货币发行速度应与经济增长速度相当,那么,中国仅今年就超量发行了10%的货币,而去年估计达到了20%。”[详细]
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胡星斗说,从货币增发速度的角度来看,2009年,我国的增速接近28%,今年为18%左右,但GDP增速只有8%-9%。“如果货币发行速度应与经济增长速度相当,那么,中国仅今年就超量发行了10%的货币,而去年估计达到了20%。我国货币供应量高速增长已无争议。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10年来,我国的M2值从1999年的11.76万亿猛增到2009年的60.62万亿,涨幅为415%。[详细]
1998年我国外汇储备比上年新增50亿美元,1999年新增97亿美元,2000年新增107亿美元,增加幅度分别是3.6%、6.7%和7.0%。这样的绝对数和增长率,说“货币超发”似乎有些言过其实。但是,以后几年的情势就完全不同了。年度新增外汇储备的绝对量从465亿美元、742亿美元、1168亿美元,直到2066亿美元,年增长率分别达到28%、34%、40%和51%。中国年度新增外汇储备2000亿~3000亿美元早已不算新闻。直到2009年,出口导向的中国经济遭受改革开放以来最严重的挫折,但中国的外汇储备不但没有减,还继续新增4500亿美元!由此形成的人民币供应压力远高出经济增长的需要,不是“货币超发”,还能是什么? [详细]
“目前,中国的M2高达70多万亿,GDP则为30多万亿,比率已超过2,而美国即便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比率也只有0.65。 [详细]
很多新兴市场国家把自己的通胀问题怪罪于美联储,我觉得理由不是特别充分,六千亿美金在世界市场上的这个资金量当中微不足道。[详细]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就长期存在通货膨胀压力,并经常发生通货膨胀。在1978年-2011年的33年间,17年CPI涨幅超过3%的警戒线,5年CPI涨幅甚至超过10%;尤其是2003年以来,除2009年以外,中国每年都处在通胀危险之中。中国人民大学的学者提出,中国之所以经常面临通胀压力,其根源在于“增长主义”的发展模式,中国经济已经明显表现出了“增长依赖症”和“投资饥渴症”。[详细]
中国长期以来一味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并以单纯的经济更高速增长,来解决或掩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这种增长模式带来的高增长和高投资,容易导致经济体出现资源紧张、经济过热,引发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另外,以增长为首要目标的宏观调控体系为经济体注入了大量流动性,更加剧了通胀压力。 [详细]
不止是过去两年,也许是过去十年,货币超发和流动性泛滥一直存在。它的后续效应开始显现。首先是资产价格,房地产的价格、股票的价格居高不下,接着发生的就是从去年开始显现的CPI的增长速度超过了温和的通胀水平,达到了5,甚至是5以上的水平。问题在于这两个看起来互相矛盾的现象,它是来自同一个原因,这同一个原因就是中国长时期以来采取一种用投资驱动的增长模式,这种增长模式它造成了投资率回报的不断下降和消费率的持续下降。而由于内需不足,就靠用了东亚国家和地区通常用的办法,用进出口顺差去弥补国内需求的不足,使得货币政策变得非常的被动,被动的采取了一种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对外贸易和投资造成的外汇的盈余。 [详细]
改革开放之初经济增长迅猛、投资规模猛增、财政支出加大导致严重财政赤字、盲目扩大进口导致外贸赤字。
1984-1985年的通货膨胀体现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引起社会总需求过旺,伴随着基建规模、社会消费需求、货币信贷投放急剧扩张,经济出现过热现象。
1984-1985年中央采取的紧缩政策在尚未完全见到成效的情况下,又开始全面松动,导致需求量的严重膨胀。
1993-1995年的通货膨胀表现为 “四热”(房地产热、开发区热、集资热、股票热)、“四高”(高投资膨胀、高工业增长、高货币发行和信贷投放、高物价上涨)。
既然货币投放过多是中国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那么这种货币现象就必须使用货币手段才能得到解决。解决货币投放过多,无非一是提高资金的使用成本即提高利率,二是控制银行放贷的能力和成本,也就是提高存款准备金的比例,三是严格控制货币投放甚至削减货币供应总量。非货币解决手段,往往不能起长期的、根本的作用。目前有关部门出台了各种限制物价尤其是菜价上涨的措施,可能扭曲价格体系,不是长久之道。[详细]
余永定没有具体说明他认为合适的人民币汇率水平。但他表示,中国应减少对外汇市场的干预。余永定称,人民币升值将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因为升值后以美元结算的进口商品会变得更便宜。他说,中国当前面临的选择不是人民币将来是否升值,而是人民币的升值究竟是来自名义汇率的变动,还是来自通货膨胀。中国的出口业可能会遭受损失,但可以帮助那些失业的员工和破产企业。这么做虽然有成本,但能负担得起。 [详细]
中国的通货膨胀形势依然严峻,预期人民银行将会继续采取收紧货币政策等措施。胡祖六分析称,为了抑制通货膨胀,管理层不仅要在货币政策上着力,还会实行相关配套的宏观政策调控,例如收紧财政等,以确保中国经济能够可持续增长。他指出,“从现在的通胀率和名义利率看,中国的实质利率仍为负利率,因此预期名义利率继续上升的空间还是存在,至于加息的幅度和速度将取决于通胀率的走势。” [详细]
中国的利率至少应该提高3个百分点才能消除人们对于政府制造通胀的恐惧,目前加息的幅度太小了。[详细]
祝宝良认为,解决通胀并非靠货币手段或者行政手段所能解决的,可以考虑从汇率等方面来处理。[详细]
我们头上好像倒悬着三把金融“达摩克利斯剑”:一把是通胀、一把是外储、一把是金融风险。[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