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经济的下行,几乎中国的所有行业都在经历着经济结构调整的阵痛期。被誉为中国经济发动机的长三角地区,似乎更能为这种阵痛代言。

 

    今年2月,习近平将当前中国的经济位置表述为“三期叠加”: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

    伴随着经济的下行,几乎中国的所有行业都在经历着经济结构调整的阵痛期。被誉为中国经济发动机的长三角地区,似乎更能为这种阵痛代言。

    而常州,长久以来以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作为自己的发展定位和角色,其众多企业在这次经济结构调整中将会面临怎样的洗牌和转型?

逃不开的产能过剩(资料图)

 

    逃不开的产能过剩

    “产能过剩实在太严重了,像我们(钕铁硼)这个行业,据我自己分析,差不多是5:1—8:1的产能。”和众多企业一样,江苏东瑞磁材科技有限公司正经历着经济下行压力下的一段艰难时刻。

    公司总经理王军文说,“实际上这个行业从2008年以后就开始走下坡路了,走下坡路不是因为市场需求不足,需求量每年还是稳定增长的。真正的原因在于,供应量太大了——产能过剩实在太严重了。”

    作为一家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集高科技功能材料的民营企业,称自己为“小企业”的东瑞磁材因为在新的应用领域的拓展,不仅维持生存并且做到了逐年有所增长。在他们看来,追求大规模、大吨位是极其危险的——“江西那边几个老板,几千吨的工厂建起来,现在都陷入了困境。信息不对称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决策。在稀土新材料初被应用的几年,各种投资蜂拥而上,造成了严重的同质化重复建设。“做房地产的、煤老板,只要听说这个东西好,就几个亿的资金一下子砸下来。”

    这样大规模投入的直接后果是令人扼腕叹息的:“崭新的工厂建起来之后却一个生意都没有,这种情况也很多。” 王军文说道。同时,一些地方政府大力鼓励支持,通过配置资源、招商引资、税收减免、信贷扶持等各种优惠政策,也直接导致大量的同类项目盲目上马。

    然而除去上述原因,更加让东瑞磁材这样的小企业吃不消的,似乎还是国有企业的“大动作”和“大手笔”。

    王军文向凤凰财经介绍说,国有企业丝毫不差钱,一些国企因为资金充足,他们轻而易举地砸下几个亿是常事。比如某龙头国企,就一下子砸很多钱在磁材领域,“这样的情况多了,供大于求的结果可想而知。”

    行业毛利率从最初的30%逐年下滑,到2013年2014年,很多企业的毛利率甚至降为零或者负数。“只要能开工,付点人工费电费,也好于工厂关门歇业。” 王军文说。

    资金短缺的魔咒

    某股份制银行常州分行的一位业务负责人向凤凰财经表示,针对常州地区小企业资源丰富的发展特点,该行一直对小企业提供优惠政策进行重点扶持。而公开数据也明确显示出该行对当地小企业扶持力度的增加。

    然而,全国范围内监管机构支持小微企业信贷的三令五申和不断向小微企业倾斜的信贷政策,似乎并没能停止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融资难、资金紧张的呼声。

    江苏智恒达岳洋通商贸有限公司作为一家运转正常、被当地银行称作“信誉良好”的钢贸企业,其负责人李先生一直对资金的问题强调不断。“说到小微企业的资金链,真的是太难了。”李先生向凤凰财经说道,“虽然银行一直在扶植小微企业,但实际上小微企业的日子仍然难过。”

    在今年经济下行,市场需求急剧减弱、衰退的大环境下,很多企业都面临着资金的困境。而钢贸企业陷入产能过剩困境的状况,已经持续已久。2011年下半年以来,钢贸行业就因为产能过剩导致的周转不灵,以及银行骤然收贷造成的恶性循环而导致发生了资金链断裂、崩盘的重大危机,资不抵债、破产、起诉、跑路等现象频频发生。

    李先生向凤凰财经介绍到,岳洋通就出于资金风险的角度考虑,放弃了很多下游客户的订单。“我们下游是有提出大订单的客户的。但是他们缺少现金,我们只好放弃,选择一些小的单子来做。我们不可能让他们无限期拖欠。”说到这里,李先生一脸的无奈:“从规避风险的角度来讲,企业也要资金存活。”

    东瑞磁材更是对这个问题“现身说法”。王军文向凤凰财经透漏,在风电领域,他们已经放弃了国内的业务而转向专供欧美市场,其中一大原因就是“国内很多客户欠款严重, 账收不回来”。“中小企业能贷到款就不错了,据我所知,很多企业连款都贷不到。”他说。

    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在全国范围内早不是新话题。7月2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李克强批评银行“只会做大生意”。然而,被外界诟病“晴天送伞雨天收伞”的商业银行亦必须从其自身商业利益出发考量:风险控制任何时候都是必要的。

    故而,小企业之间的“联保互保”如此盛行也就不难理解了。东瑞磁材就表示,他们为了获得贷款,不得不这么做。“不过我们一直在尽力,尽量每年都比上一年少贷一点。”

小企业寻求转型(资料图)

 

    转型与调整 箭在弦上

    也许正如当地某股份制银行对常州市中小企业的评价:存活下来的都是佼佼者。在这个落后淘汰与兼并重组的趋势之下,洗牌的过程在所难免。每一个活下来并且力图更好地活下去的企业,都和努力地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和转型机遇。

    面对产能过剩、恶性竞争、国企间利益输送这样的行业现状,东瑞磁材采取的应对措施是,差异化竞争。

    “在价格上我们是拼不过国企的,所以索性走另外的路线。首先,我们避开国企对应的那种大客户,我们专做那种对技术要求比较高的产品——国企做不到的,或还没有专注到的市场需求。其次,我们的方向有所调整。国企看不上的小订单,我们也接。”王军文说道。

    岳洋通则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够在问题重重的钢贸行业生存下来,得益于自己的“保守”——那些最后资金链断裂、债务爆发的企业,一大原因就是“套钱”。不过同时他们也意识到,在产能过剩与资金吃紧的大环境下,单纯的买进卖出并无长远发展可言。

    “从粗加工向深加工转变,打造优秀的营销团队,针对具体订单做差异化竞争……”李先生向凤凰财经阐述其接下来的发展策略。

    常州东奥服装有限公司作为常州的一家老牌服装代工企业,因为其“以销定产”的战略定位并没有受到资金链问题的困扰。而在全球经济下行造成外贸行业普遍不景气时,他们也在寻求新的转型方向。

    “现在的行业状况是,制造工厂逐渐向孟加拉、越南等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地区转移。我们的业务也是有50%在柬埔寨做的,今年向坦桑尼亚进军也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走出去的例子。”公司财务负责人李先生向凤凰财经介绍到。

    凤凰财经观察到,无论是公司内部堪称专业的员工健身设施、休闲娱乐场所,还是正在筹备建设的电子商务网站,都体现出这样一家传统劳动密集型工厂向现代化制造企业转身的姿态。

    危与机永远相伴相生。回望三年前的温州信贷危机爆发,彼时的信贷关系链崩盘,最终迎来了温州金改的重生。中小企业倒闭潮之后,产业升级与多元化转型也全面降临。而今天的常州,这个昔日的制造之城,如何避免重蹈温州的覆辙,并且从中寻找新的机遇,才是应该正视和思考的正途。

    正如东瑞磁材所言,“我们正在开发新的产品,也一直在不断研究新的市场方向。制造业模仿太快,新出现的技术1-2年就变成旧的了,不断调整、不断出新才是必须,否则只有被市场无情地挤出去。”(张凤娇 李磊)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张凤娇、李磊

联系作者

邮箱:cjtougao@ifeng.com

微博:@凤凰财经

扫描二维码关注凤凰财经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