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搜索词:
中国居民隐性收入4.8万亿?
2007年06月25日 10:38中新网投票数: 顶一下  【

编者按

“中国居民收入中的隐性收入可能高达4.8万亿元,按现有统计数据约相当于2006年GDP的26%。灰色收入可能占其中的主要部分。”这是由国民经济研究所王小鲁研究员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做出的判断。报告摘要一经公布,立即引起舆论强烈反应。那么,这项研究真的能为中国经济中的诸多谜团找到答案吗?能成为某些宏观政策纠偏的依据吗?能为下一步的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和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提供有益建议吗?为此,我们特意邀请了王小鲁、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赵晓共同探讨以上问题。

主持人:根据这个研究报告,全国城镇居民收入中没有统计到的隐性收入总计4.8万亿元,相当于当年GDP的26%。这可能是迄今为止关于中国灰色收入最大胆的一个估计。这个估计准确可靠吗?调查与研究方法上与传统方式有何区别?

王小鲁:这当然还是一个初步的估计。如果这个结果能够进一步证实,那么有可能需要对GDP和国民总收入进行调整,这样的话,4.8万亿元可能占不到GDP的26%。

长期以来,灰色收入(包括非法收入)的存在成了经济活动中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但是要了解这方面的真实情况,必须得到调查对象的配合。按照常规的调查方法是很难取得关于灰色收入的数据的。因此需要在调查和研究方法上进行新的探索。

首先,这项调查借鉴了社会学调查的方法,重在取得居民收入和一系列消费结构方面的真实数据。其次,在这个基础上推算了若干消费特征参数(包括不同收入组别的恩格尔系数及其与特定收入水平之间的对应关系)。然后依据这些参数对现有的分层居民收入统计数据进行检验和校正。通过这些检验,我们发现占城镇居民家庭10%的最高收入家庭的收入水平需要调整的幅度最大。另外,我们通过几种不同的方法对这些调整结果进行了验证,包括根据居民的家用汽车拥有量、商品住宅拥有量、出境旅游人数、银行存款分布等方面的数据,以及这些数据与收入水平之间的经验关系进行推算,几种方法得到的结果相当接近,说明这个结果是基本可信的。

赵晓:我认为这项调查的结论并不耸人听闻,应该说跟我们每个人的切身感受和观察是比较接近的。事实上我所在的研究机构去年也曾经进行过一次《双轨制估算》,结论是双轨制造成的灰色收入大约占GDP的29%。

主持人:分析结果显示,目前城镇最高与最低收入10%家庭间的人均收入差距约31倍,而不是统计显示的9倍。城乡合计,全国最高与最低收入10%家庭间的人均收入差距约55倍,而不是按统计数据推算的21倍。怎样理解这种数据上的出入?

赵晓:我想这项调查也许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很多中国经济中的怪现象。例如在房价问题上,所有人都纳闷为什么中国各地的房价一直在涨。按照正常的房价收入比估算,已经达到10甚至更多。但是如果我们考虑到大量灰色收入存在的因素,也许中国的房价收入比只有5,因此是可以部分解释房价持续高涨的原因。

再比如,国外有观点认为中国经济的规模是被高估的。但是,一般说来,如果收入有一部分被隐瞒了,那么经济增长一定也相应的被低估了。因此,中国经济究竟是否被高估,也可以参考这项调查得出更准确的判断。我认为这项研究是非常有价值的,应该会被国内外的研究机构重视起来。

王小鲁:据统计,2005年城镇10%最高收入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到2.9万元,这与当年家用汽车的普及程度(约1300万辆)、商品住宅普及程度、银行存款的数额和分布(居民存款14万亿元,大额存款数量巨大)等情况有非常大的落差。如果不是有大量隐性收入支撑,根本无法解释目前达到的高端消费水平和储蓄水平。

此外,按照目前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来推算,我国居民收入只有8万多亿元,占GDP或国民总收入的47%,远远低于世界大多数国家(例如美国是73%),而且也低于国家统计局资金流量表里住户部门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这些都说明一部分居民、特别是高收入居民中存在大量隐性收入。

<< 前一页12后一页 >>
作者: 杨磊   编辑: 陈君
Google提供的广告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