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财经 > 深度解读 > 正文 |
|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继银监会查处银行信贷资金违规入市后不到十天,商业银行再次成为众矢之的。
由于部分银行违规,大量境外“热钱”假借各种渠道流入境内,甚至进入房地产和股票市场。6月26日,外管局宣布,29家银行因违反外汇管理规定受到处罚。
据记者从可靠渠道获悉,由外管局发起的多项外汇业务合规性清查工作已经在全国启动,以斩断境外投机资金的流入渠道。
投机热钱持续流入
“如此频繁密集地召开通报会,这在外管局比较罕见。”某商业银行人士告诉记者,此次清查力度很大,特别在对外汇流入方面的监管上。
据悉,在外管局6月底召开银行外汇检查情况通报会上,共有19家中资银行、4家外资法人银行及部分外资银行参加了会议。参会人士告诉记者,外管局高层对银行违规情况之严重表示担忧。
外管局副局长邓先宏在内部通报会上表示:“外汇持续大量净流入给国内注入大量资金,银行系统流动性充裕并过剩,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货币调控操作的难度。这在影响物价长期稳定的同时,也容易使资金大量流向固定资产投资以及房地产、股市等,增加投资反弹和资产泡沫压力。”
其实,早在3月底,外管局在东莞首次召开了外汇指定银行检查情况通报会,当时共有29家中外资银行参加。会议通报了2006年度对外汇指定银行的检查和处罚情况,分别指出29家银行的265个分支机构存在外汇违规行为,并被外汇管理部门处以约1600万元人民币的罚款。
“这是自去年以来,外管局对异常资金和短期投机资本进行的专项检查和打击的延续。”知情人士告诉记者。
而今年以来,在国际收支顺差持续扩大、外汇储备快速增加的背景下,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一些投机性的国际热钱已经或者正在大量流入。
从4月开始,外管局加紧在沿海10个省市启动了外汇资金流入与结汇检查,目的之一就是要摸清异常和违规资金流入情况,以及结汇人民币资金使用的渠道、方式及主要的操作手法,遏制和打击跨境短期投机资本流入。
作者:
朱紫云
编辑:
廖书敏
|
Google提供的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