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财经 > 深度解读 > 正文 |
|
以行政力量整合企业资源,通过地方金融控股公司来实现混业经营,其必要性仍存争议,其效果均有待检验
尽管挂牌一再推迟,上海市政府着力打造的金融控股集团已呼之欲出。
暂名“上海新国际”的金控集团,将以浦东发展银行为主要平台,整合上海国资系统各类金融资产。
消息人士透露,上海新国际集团(下称新国际集团)暂定8月18日挂牌。以韩正为组长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领导小组将同时宣布组建。
原上海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现任浦东发展银行董事长吉晓辉与现任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万建华,已被任命为新国际集团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按照上海大型国企领导人任职惯例,他们将分别出任新国际集团董事长与总裁。
挂牌只是第一步。新国际集团的组建与整合将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目前来看,尽管政府一直强力主导,整合成本与难度仍不可低估。
在上海市政府方面看来,打造金融控股集团既可整合金融国资,也将适应金融混业的必然趋势。但这亦体现上海市整合市场资源一贯的行政色彩。从百货行业的“百联集团”到食品行业的“大光明集团”,上海国资行政性捏合的弊端与局限性早有显露。毕竟,国际上成功的金融控股公司均是由企业市场化扩张衍生而来,金融混业需要对不同门类的金融资源进行强有力的整合,而非简单的机构拼盘。
上海金控在某种程度上亦被业内视为“中央汇金投资公司模式”的地方翻版。不过一方面,“汇金模式”是国家实现对国有银行进行控制的战略选择,地方政府是否应当对金融资源进行控制,仍值得商榷。事实上,以北京、广东为代表的地方政府就采取了退出金融的策略。
另一方面,汇金公司乃至正在酝酿中的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由于没有通过立法先行界定其目标、使命、战略,存有政策性目标和商业性目标的混淆,在实际运作中亦不乏争议。此番上海纵学步汇金,是否明智必是争议更大。
作者:
胡润峰 付涛
编辑:
廖书敏
|
Google提供的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