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财经 > 深度解读 > 正文 |
|
相关标签 | [利空] [国有股减持] [国资委] [社保基金] |
曾经令市场风声鹤唳的国有股减持政策很有可能在六年之后重出江湖。
9月14日,消息人士对记者表示:“国务院有关部门正积极研究划转上市公司国有股充实社保基金的问题,划转工作启动后,全国社保基金规模将在短期内得到迅速扩大。”事实上,减持国有股以筹集社保基金此番并非头一遭。接近消息的权威人士告诉记者,如果方案获准近期推行,很可能起到一石二鸟的作用:一方面继续壮大社保基金,另一方面也可以对火爆的股票市场增加供给,进行调控。
社保让步化解规模分歧
9月13日,《国务院关于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意见》公布。该《意见》表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除了用于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支付国企改革成本等之外,“必要时,可部分用于社会保障等项支出。”
“任何人都会有老的那一天,也都难免会生病,所以,社保基金很重要。”去年12月19日,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表示,国资委坚决支持把部分国企的收益转到社保基金。
不过据知情人士透露,国资委和社保基金理事会之间并非简单的一团和气,双方在划拨规模上始终存在分歧。国资委的看法是沿用早年的规定,将新发、增发股票时,按融资额的10%出售股份,并划归社保。但社保理事会则希望国家可以更为“慷慨”,从所有国有企业都拿出10%用于社保基金的长远积累。这种分歧使得双方僵持不下。
为了推动国有股减持以支持社保,社保方面最终做出了让步,基本接受了国资委的方案。这才使得事情再次发生转机。
不过由于上次国有股减持给资本市场带来的意外反响,相关决定的做出不仅要审慎,而且要择机。
知情人士透露,即便实行减持,减持的实际规模也会相当有限,远不足以对市场带来实质影响,但可能带来的心理影响仍不可忽视。
事实上,社保基金的收益也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资本市场的发展。高西庆所主导的社保基金投资理念之一就是,如果相信中国资本市场发展长期向好,那么就“不必选择入市时机”。但不得不承认,随着牛市的推进,其投资收益率也正水涨船高。
不过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迫近,社保资金压力同样有增无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对此直言不讳:由于社会统筹部门分面临巨大的支付压力,多年来混账经营的后果使得个人账户到2005年底就已经出现了8000多亿元的“空账”。同时各级财政每年都要为此进行巨额的财政补贴。2005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发展公告显示,当年全国各级财政补助养老金651亿元。但随着做小做实个人账户试点的不断推进,这一补贴金额还会激增。
作者:
温秀
编辑:
廖书敏
|
Google提供的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