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证注册] [登录]
成思危反对再融资圈钱 两会热议 权威人士透露新政将出
2008年03月05日 07:34中财网 】 【打印

导读:

权威人士表示 上市公司再融资规划应写入年报

成思危:再融资项目须明晰 反对以圈钱为目的

代表委员热议股市再融资

谣言起于猜疑止于透明

权威人士表示 上市公司再融资规划应写入年报

近期,真假难辨的"再融资"传闻已成为股市波动的一大诱因。对此,权威人士昨日表示,上市公司应在年报中披露未来一年公司融资需求,以稳定投资者预期,避免公司股价受传闻影响产生不必要的波动。

这位权威人士告诉记者,事实上,年报准则对此早已明文规定,要求上市公司在年报"管理层讨论与分析"栏下"对公司未来展望"部分披露发展所需的资金需求和使用计划。

记者查阅"年报准则"发现,准则确实规定,"公司应当披露为实现未来发展战略所需的资金需求及使用计划,以及资金来源情况,说明维持公司当前业务并完成在建投资项目的资金需求,未来重大的资本支出计划等,包括未来已知的资本支出承诺、合同安排、时间安排等。同时,对公司资金来源的安排、资金成本及使用情况进行说明。公司应当区分债务融资、表外融资、股权融资、衍生产品融资等项目对公司未来资金来源进行披露。"

"虽然有明文规定,但作为一条非强制执行的条例,能认真规划和披露的上市公司目前尚在少数。"这位权威人士说。

针对这个现象,这位人士透露,管理部门近期正酝酿发布相关通知,倡议上市公司按照"年报准则"的规定,在年报中以慎重的态度对融资计划加以规划和披露。如果没有精确的数据,则提议分阶段披露,先披露大致项目资金情况和安排,之后再根据进展情况分阶段披露相关信息,以稳定市场预期。

"上市公司还应避免在董事会审议之前以其他的形式如接受媒体采访的形式,替代正常的信息披露,来透露再融资信息,从而给市场造成误导,引起股价不必要的波动。"这位人士强调说。 (上海证券报)

成思危:再融资项目须明晰 反对以圈钱为目的

三方努力共建健康资本市场

当股指不断下跌,市值大幅缩水之时,他发表了"让股市恢复本色"的重要言论;而当股市卯着劲儿冲击三千点的时候,他说"中国资本市场不可因牛市到来盲目乐观"。他,对我国资本市场给予长期的关注、关怀和关爱,尤其在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十年间,更是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规范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就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

2008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成思危副委员长语重心长:资本市场要健康发展,就要有真正的投资者。

努力实现上市公司与投资者共赢

成思危说,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主要靠三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上市公司、投资者和监管层。

首先,上市公司质量提高是资本市场发展的根本。财务绩效和公司治理是衡量上市公司质量的两大指标。简单地说,企业主业的投资回报率应高于债券的回报率,至少应高于银行存款的回报率。公司治理对于财务绩效的影响要过一两年才能显现出来,而其最终的表现,就是公司价值的不断提高。

第二,投资者要理性估值,投机适度。没有人可以准确估计一家企业的价值,但总是可以参考一些情况。市盈率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市盈率的倒数不应该低于银行存款利率,也就是说投资回报率至少不应该低于银行利率。

成思危说,在健康的股市里,投资者和投机者之间要有一个合理的平衡,这样股市才能健康发展。投资者投的是公司的长期价值;而投机者看中的是股票价格的波动。我国现在的问题是投机者太多。我们的换手率是一年1000%,差不多是一个月100%,也就是说差不多一个月所有的股票就都要换一遍,而国外一年才100%到200%,也就是说一年才换一两次。

第三,监管者要保持市场的公开、公平、公正,依法监管。监管者不应该对股市的涨跌负责,而是要对股市的公开、公平、公正负责。要尽力为公众投资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而不是去托市、救市、压市。因为市场有它自身内在的规律,不应人为去干预它。除非在特殊情况下,可按照法定程序,采取一些临时措施。例如香港金管局在东亚金融危机时为对抗外来投机资金而采取措施。监管者要从信息披露入手,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备,严防内幕交易,严防恶意操纵市场。

此外,中介机构的诚信和敬业也很重要。

反对以圈钱为目的的再融资

对于当下市场密切关注的蓝筹公司大规模再融资事件,成思危说,我们不是一概反对再融资,而是反对以圈钱为目的的再融资他认为,从市场的角度讲,上市公司再融资是董事会决定的事情,监管层不应用行政手段予以限制。但是融资目的一定要明确,所投资的项目要明晰,不能单纯为了圈钱而融资。如果真的有很好的项目,能给投资者带来良好的回报,投资者应该是会欣然接受的。

"不过",成思危话锋一转,严肃地说:"没有项目,把融来的钱用于炒股票等投机活动,那就很不对了。最怕的就是上市公司把融来的资金再去二级市场进行虚拟经济活动,使投资者的风险叠加。"

"所以,再融资一定要合规,融资目的要明确,同时要经过一定的发行审核程序。"他总结说。

支持混业与"大部制"是两码事

对于本报记者提到时下经济界另一大热点问题,即政府机构"大部制"改革热潮是否会波及金融监管机构,一行三会是否会予以合并,成思危观点鲜明:"我是支持混业经营和综合监管的,但不要将综合监管和'大部制'改革相提并论。严格地说,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都不能完全算作是政府机构,因此综合监管不应该算做大部制。"

为什么要混业?成思危解释说,金融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资金一定要加强流动,才能更好取得效益。而风险也恰恰是流动的。现在的分业监管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不可能很好地提高效率和防范风险。虽然眼看着证券市场的风险被赶走了,但很可能将风险赶到银行去了,所以必须综合监管。

他认为,混业经营应是金融改革的最终目标之一。虽然现在混业的条件不成熟,但是"一行三会"之间要加强协调,及时通气。

"在金融市场实现"健康、有效、稳定、有序"发展的时候,也就是混业条件成熟的时候,到那时中国必将出现混业经营的局面。"成思危如是断言。 (秦炜 张胜男 证券日报)

代表委员热议股市再融资

再融资行为不能置市场承受能力于不顾

截至2月20日,今年以来已有44家公司提出再融资预案,融资规模接近2600亿元。

唐双宁认为,中国资本市场曾有过"圈钱市场"的不好名声……导致市场出现令人不堪回首的多年大熊市,多少投资者的财产性收入因此遭受重大损失。历史的教训应当吸取。

最近,一些上市公司推出的巨额再融资方案,不仅成为引发股票市场剧烈动荡的因素之一,也引起了市场各参与方的高度关注。

近两天来,出席全国两会的部分代表、委员指出,股市再融资行为要考虑市场的承受力,要考虑广大中小投资者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再融资绝不是上市公司自弹自唱的'独角戏'。"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贺强说。

上市公司再融资也要遵守"三公"原则

全国政协委员、德力西集团董事局主席胡成中拿着一份上市公司的再融资公告对记者说,某些上市公司的再融资公告中,对资金用途并未进行详细披露,只是表示将全部用于补充资本金、营运资金以及有关监管部门批准的投资项目。如此大的融资规模,具体项目却不定,回报预期不明。

"既要投资者掏出大笔的资金,又不明确告诉投资者要用这大笔的资金去干什么。这是对投资者极不负责任的行为。"全国人大代表、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教授易敏利说。

此外,还有一些上市公司再融资方案还没推出,市场上已经传闻满天飞。比如一些公司再融资计划,就提前泄露消息。在一些投资者还为上市公司的股价大幅下挫而不知所措的时候,早有"先知先觉者"已提前抛售股票了。

"这是典型的不合理行为,对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合法利益带来很大的侵害。"贺强委员说。

易敏利等代表建议,"公平、公正、公开"的"三公"原则是证券市场最基本的原则之一。上市公司作为证券市场的参与主体之一,任何市场行为都要遵守"三公"原则。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行为更是不能例外。

绝不容许再融资行为演化为"圈钱比赛"

自1月21日中国平安公告千亿元融资以来,浦发银行、大秦铁路等陆续传出再融资消息,沪深股市持续大幅下跌。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近日表示,上市公司再融资是资本市场的重要功能,是市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方式之一,但绝不应是恶意"圈钱"行为。

"市场对监管层关于再融资的表态是欢迎的。"贺强委员说,再融资行为是上市公司的市场行为之一,但在当前执行从紧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背景下,更要提防一些上市公司盲目再融资,抱着"此时不融资更待何时"的"圈钱"心理,大搞"圈钱比赛"。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光大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唐双宁认为,中国资本市场曾有过"圈钱市场"的不好名声。当时,一些面临经营困难的国有企业借助资本市场的融资机制滥发股票,导致市场出现令人不堪回首的多年大熊市,多少投资者的财产性收入因此遭受重大损失。历史的教训应当吸取。

"上市公司也应该考虑社会责任,保护资本市场,维护其健康发展。上市公司和资本市场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资本市场死了,对上市公司没有好处。上市公司对自己在广大投资者心目中的信誉和形象问题应该高度重视。这种好的形象要通过对广大投资者负责任的行为来表现,如果完全不顾及投资者利益,何谈社会责任?"易敏利代表说。

再融资行为不能置市场承受能力于不顾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月20日,今年以来已有44家公司提出再融资预案,融资规模接近2600亿元。而在市场流动性十分充裕的2007年全年,也不过有190家上市公司实施再融资,总额还不到4000亿元。

唐双宁委员说,再融资怎么融、融多少,这里面不仅有利益的问题,更有一个"度"的问题。再融资不仅要有利于上市公司,而且要有利于投资者,更要有利于股市的健康发展。此外,上市公司再融资还需要把握好市场的"火候",要考虑市场的承受能力,顾及广大投资者利益,否则再融资就很难得到投资者的响应和市场的认可。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监管局局长阎庆民认为,应该更多依靠市场力量来判断市场是否需要再融资,主观判断会给市场错误信号。

贺强委员建议,再融资可以参照股权分置改革的做法,通过股东大会把关,让大股东回避,由中小股东投票决定。

"再融资猛如虎,在当前中国股票发行市场化程度不高的情况下,监管部门应该进行调控,上市公司不能想融资就融资,特别是融资的速度、规模应该和市场的状况、条件结合起来,把握好节奏。同时,再融资的制度性建设非常重要,应该加大力度进行制度建设。"易敏利代表强调说。(上海证券报)

谣言起于猜疑止于透明

又一个再融资传言,又一只蓝筹股跌停,又一次恐慌蔓延。1月21日,中国平安公布巨额再融资方案以来,中国平安、浦发银行、中国联通和深发展先后倒在再融资的跌停板上。其中,中国联通和深发展的"再融资方案"均被证实是传言。

除上述再融资明星股外,中国人寿、中国石化等蓝筹股也都或多或少遭受了巨额再融资传言袭击。似乎是一夜之间,再融资传言就在A股市场"批量生产",被视为市场中流砥柱的蓝筹股人人自危。

"这种情况如果不解决,会引起整个市场的动荡。"万国测评研究部主管周戎称,"人们会想,中国石油会不会再融资?交通银行会不会再融资?重建投资者信心,对于A股市场来说已是刻不容缓。"

没错,新一代中国股民正在补上中国股市的必修课---直面流言。而面对再度逼近前期低点的上证指数,市场这一次能否经得起传言四起的考验,还是一个未知数。这个难题的破解者显然不是中小投资者。

"传言之所以能激起这么大反应,与长期以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力有关。"市场人士何若灵表示,信息披露和停复牌制度以及两者的联动,都是需要总结的问题。

周戎也表示,上市公司股价经过一波大幅上涨之后通过增发募资,是再正常不过的逻辑,传言可能正是基于这种预期产生。问题在于,上市公司没有说清募集资金的原因、用途以及相关事项。这使投资者难免产生各种猜测,不确定性由此而生。

毫无疑问,在感叹中国资本市场"很傻很天真"之余,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把精力放在建立健全相关机制上。中国社科院金融所货币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杨涛就一针见血地指出,彻底消除"政策市"、"消息市"的状态,才是避免股市波动放大的根本途径。监管者应完善再融资的监管链条,强化信息披露制度,增加再融资程序中的公开和透明,并严惩各类机构和个人的违法违规行为。(东方早报)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许志勇
404-页面不存在
公益先锋

抱歉,您访问的页面被外星人劫持了
Sorry,We cannot find the page you requested.

  • 输入的网址不正确
  • 页面已被删除

我来帮忙改进这个问题

返回 | 凤凰网首页 | 网站地图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