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证注册] [登录]
股市陷阱越砸越深 银行股缘何成了洪水猛兽
2008年09月18日 07:34上海证券报 】 【打印

近期,上证指数连续破位下跌,2566点破位之后下跌明显加速,2284点,2100点,2000点。大盘近来跌得四脚朝天,已无视技术支撑。市场在绝望中期盼能够尽早触底。然而这个底究竟在哪里呢?

⊙西南证券 罗栗

银行股缘何成了洪水猛兽?

近日央行出台了银行贷款利率下降,以及部分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下降的消息。受此影响,这两天银行股大幅下跌,数只银行股以跌停报收。银行股成为了人人恐避之不及的洪水猛兽。

总体而言,“双率下调”是货币政策有条件放松的一个信号。然而市场却对此给出了许多的解读,并且无一例外地都给银行股判了“死刑”。利空条件够多:一是不对称降息,压缩了银行的息差空间;二是银行利润滞后于经济见顶,未来的增速拐点出现;三是美国次贷风波对银行股的打击一定会向中国的银行业传导,或许还有很多“丑闻”会被曝光;四是房地产业的断供现象会蔓延,将使银行房贷部分风险加大,不良贷款增加。

诚然,这些理由都有道理,但事物总是两方面的,一个方向过于极端,就会诱发另一个方向的转变。从第一个“利空解读”来看,息差的减少的确是银行利润损失的“硬伤”,但未必就会非常可怕,其到底对银行业产生的影响有多大,不是依据几个数字推测得出来的。何况,现在有部分银行的中间业务发展迅猛,息差缩小的负面影响应该大大减少。第二个“利空解读”显然忽视了公司自身的价值。即便是未来增速会减缓,但其仍然有增长,从动态市盈率角度来看,即使把下半年的收益减半,许多股份制商业银行股的动态市盈率水平仍在10倍以内,有些甚至仅有7倍。市净率水平也大幅下降,进入国际安全区域。

另外,近日有报道招商银行购买了雷曼兄弟的公司债,但这不是普遍的现象,我国的银行业相对封闭,总体来说对全球化市场的参与度还不算高,介入还不算深。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银行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是心理层面的。

应该说,我国对于金融系统的监控极为严格,对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并不一定会引起银行坏账的大幅增加,银行和房地产企业的防火墙已经构建。何况,本次“两率下调”,以及住房公积金利率下调对房地产企业是一个利好因素。

总之,笔者认为,近日银行股真的跌过了头,尽管利空仍然存在,但投资界有一种说法,下跌本身就是利好。

缩量急跌之后会否极泰来吗?

上证指数从6124点见顶以来,其下跌过程从中期来看是单边下跌,但短期来看则经历了中级反弹,小型反弹,盘中反弹等下跌中继特征。

2007年12月到2008年1月期间,整个市场看起来还没有十分的沮丧,大盘在构筑一个标准W底后,有接近15%的反弹幅度,时间也维持了一个多月。接下来大盘继续下跌,直到4月22日的下调交易印花税政策的“井喷”行情。大盘有26%左右的反弹幅度,但反弹持续时间仅有半个月。大盘在7月份2566点上方反弹力度明显减小,在15%以下波动,且反弹持续时间仅为1周。而到8月8日大盘破位2566点之后,市场的反弹除了偶尔的单日大反弹之外,几乎见不到任何多头的拉升行为。

显然,在8月份大盘日均成交量快速萎缩之后,大盘进入了一个缩量急跌时期,这种状况跟1994年大盘连续缩量下跌末期非常相似。由于市场预期的不确定性,机构投资者的态度惊人一致,基本上是轻仓观望。同时,由于机构投资者的占比增加,在排名的压力下,经常有跟风做空的行为发生,往往是通过集中做空某个权重股,使大盘快速破位。

目前市场的绝对跌幅已经达到了68%,大盘仍没有一丝见底的迹象,但历史(市场)总是惊人地相似,当投资者的行为和态度几乎全部趋于一致时,转折就会发生。投资者总是要在涨跌之后寻找理由,而总是有一些因素会成为理由,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否极泰来这个哲学道理总会在一个极端情绪化的市场中得到应验的。

作者: 罗栗   编辑: 何振林
404-页面不存在
公益先锋

抱歉,您访问的页面被外星人劫持了
Sorry,We cannot find the page you requested.

  • 输入的网址不正确
  • 页面已被删除

我来帮忙改进这个问题

返回 | 凤凰网首页 | 网站地图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