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作为中国银行业的首任监管者,刘明康在他任职银监会主席的八年中,将中国银行业提高到一个从未有过的高度。通过剥离坏账、改制、建立现代银行制度,将中国银行业从技术性破产的边缘引向高速发展之路,并在金融风暴中独善其身。[网友留言]

中国银行业:刘明康未完成的使命

2009年12月31日,刘明康晚上10点半等到所有银行的信贷窗口都关上后,才离开他在北京金融街的办公室,他看到了9.6万亿的全年新增信贷规模。他知道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地方融资平台贷款。这是这位中国第一任银监会主席的第6个年头。早在2009年第一季度,刘明康便在各部委及银行业的大小会议上,第一个提出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存在的、不能忽视的风险问题。 [详细]


刘明康:从运动员到裁判员的转型

2003年4月29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挂牌,刘明康领命担纲。从商业银行行长到银行监管机构的负责人,刘明康的经历引起记者的浓厚兴趣。“我是一个做过运动员的裁判员,因此我非常了解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和他们的愿望。”[详细]

刘明康

屡次临危受命

两次临危受命:从光大到中行

光大银行董事长:1999年,中国光大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因受贿罪被捕,时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的刘明康于当年7月被紧急任命为光大集团董事长,刘的任期虽然前后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但他在光大银行推行的改革举措却可谓牛刀小试。刘明康上任第一件事情就是重整光大的财务结构以及加强投资过程中的内部风险管理。

中国银行行长:2000年,刘明康接任了中国银行行长一职,这一次他仍然是临危受命。

重回中行后对其多年体制积弊大刀阔斧的改革,让世人充分领略了刘的金融才华。在中行影响最深广的,还是他推出的地毯式轰炸综合考核制度。在两年半的时间里,中行共撤换6位省级分行行长,这种整顿力度在国内银行界可谓石破天惊。[详细]

三年留学英伦 30余年金融从业经验

留洋海外 学贯中西:1984年7月至1987年4月,他先后担任中行伦敦分行贸易清算部副经理、业务发展部经理。其间,刘明康还于1987年从英国伦敦城市大学毕业,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这些经验让刘明康以通晓外事、擅长国际金融业务而著称。

“英式监管”重塑中国银行业:早年留学英国伦敦,西式教育加上近30年的金融从业经验,让刘明康深谙现代金融业理念是重塑中国银行业的灵魂。

不仅中国银监会的“外脑”被打上了非常浓厚的英国色彩,即使就刘明康本人而言,也有着鲜明的英国烙印。 [详细]

八载银监路:再造中国金融血脉

八年来,原本被认为“技术性破产”的中国银行业,完成了股改、上市、跻身全球最大市值银行序列,更建立了可能比西方金融监管体系当下要求还高的资本、风险监管框架。[详细]

刘明康

人物介绍:

1946年8月28日出生于上海,博士研究生,高级经济师。

1979年参加工作。198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94年1月至1998年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

1998年4月至1999年7月任央行副行长、货币政策委员会副主席。

1999年7月至2000年2月任中国光大集团董事长。

2000年2月至2003年3月任中国银行董事长、行长。

1998年5月至1999年12月任全国人大澳门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委员。2003年4月被任命为中国银监会主席。

2003年至今任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主席。 [详细]

审慎监管之路

2006:未雨绸缪 收紧房贷

2006年6月,银监会便明确提示业界,要及早防范由不当金融创新,并与当年8月发布54号文对信托公司开展房地产股权信托作出更严格的规定,并要求各银行业全过程监控开发商项目资本金。[详细]

2007:阻断风险跨市传递

2007年初,美国次贷危机初现端倪,刘明康将“有效隔离风险跨市场传递”列为银监会监管工作的重点之一。银监会要求各银行进一步防范银证业务往来的相关风险。[详细]

2008:应战危机 攻守兼备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升级为全球性金融危机,2008年2月,银监会迅速成立专门应急小组,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制定分类如此详细和严格的贷款管理条例,这些年来还是第一次。[详细]

2009:左手保增长 右手控风险

2009年初,银监会根据新形势又对有关信贷监管政策和要求进行调整,提出了银行业支持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一揽子”措施。 [详细]

2010:斗法地方融资平台

刘明康分析认为,中国银行业面临的风险首当其冲还是地方融资平台。“金融界不爱说坏消息。但在风险方面,我是该讲什么就讲什么。” [详细]

2011:防控“影子银行”

针对“影子银行”的相关问题,银监会将继续坚持“成本对称”原则,从机制和源头上打消“影子银行”业务监管套利动机并防范风险传递。 [详细]

刘明康论监管与创新

刘明康谈监管
刘明康谈创新
刘明康

刘明康:银行不能完全依赖资本市场融资

刘明康说银行不能完全依赖资本市场进行融资。“这些是常识问题,但人们往往很健忘”。为防止利益冲突银监会在银行集团内部建立防火墙,以及在商业银行业务和资本市场之间建立防火墙。[详细]

刘明康

刘明康:资产证券化现阶段不可行

资产证券化有一个重大教训,目前还没有克服。资产证券化的目的不是为了让银行腾挪资产,而是通过资产证券化,把银行的风险分散出去。在买卖双方都还没有把比赛规则搞清楚之前,中国现阶段不适合搞资产证券化。 [详细]

刘明康

刘明康:不要在高杠杆率下搞金融创新

银监会坚决赞成金融创新,但坚决反对在高杠杆率下搞金融创新,去赚取自己的奖金;坚决反对产品的复杂化,在没有透明度的情况下推进金融创新;坚决反对严重脱离实体经济和实际需要的金融创新。 [详细]

刘明康

刘明康:创新要能给客户带来利益

如果你想赢就必须知道输的原因是什么,银行如何对待客户,从这一点可以判断出银行的好坏,创新如果是基于经济的基本需求才是真正好的创新。创新必须能够给客户带来利益,而不仅仅是为银行本身赚钱。 [详细]

中国银行业8年高速发展

图片名称

刘明康8年监管成果

刘明康功绩
继任者使命

银行业资产规模:内地银行业总资产破百万亿

截至2011年3月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外合计本外币资产总额为101.2万亿元,同比增长 18.9%。[详细]

银行业抗风险能力:刘明康三年严管 中国三大行称冠全球

最新的全球银行市值排名显示,全球十大银行中,中国占据四席,中国三大行一跃而为全球三大行,占全球十大行总市值的半壁江山(51%)。[详细]

银行业监管体系:建立银行与股市间的防火墙 维护金融稳定

银监会将要求在商业银行与其控股股东之间、商业银行与其非银行业分支机构之间建立防火墙。[详细]

地方融资平台风险凸现 监管更需审慎

为救经济于危局而出台的四万亿投资刺激政策和各地相继规划的数十万亿元投资计划,使得参与信贷竞赛的地方融资平台风险凸现。和风险赛跑,没有终点。

银行改革进入深水区 需二次转型

“十二五”期间,金融服务于经济,也要反作用于经济。 原先经济以制造业为主,转为以第三产业为主,客户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银行要完成共同转型。 [详细]

巴塞尔协议Ⅲ实施将对银行业带来挑战

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对我国短期影响不大,但从长期来看,由于我国间接融资主导特征明显,巴塞尔协议Ⅲ的实施将给我国银行业带来严峻挑战。 [详细]

结语:2008年至今,国际金融环境风云变幻,国外大银行纷纷陷入困境,中国银行业能够得以独善其身,刘明康功不可没。然中国金融开放与改革之路漫长而修远,后来者面临的情况将更为复杂,如何继承刘明康的“遗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中国银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是继任者面临的一个课题。
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