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搜索词:
中国经济高增长中的冷思考:20万亿元GDP解析
2007年05月14日 10:46经济参考报投票数: 顶一下  【

三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开始加快,并且带有明显的后发优势。

2006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额(非金融部分)16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6%;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3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9%;对外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54亿美元,增长12.3%。

以青岛海尔、深圳华为、联想为代表的一批民族品牌企业开始走向世界,在美国、欧洲等地设立研发或生产基地,对外投资的规模和水平进一步提升。

第六、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

2006年,西部大开发扎实推进,一批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重大工程建设完成或开工建设,青藏铁路全线通车,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开工建设,这些对于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后劲将发挥重要作用。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进展顺利,围绕振兴装备制造业,关键领域的壮大技术装备自主制造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中部崛起的政策开始实施,中部洼地隆起的步伐开始加快。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取得新成绩,以天津滨海新区开发为契机,加速环渤海、京津冀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进而带动整个经济重心北移的步伐。

总之,这20万亿表明了我国国民经济各方面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强,成绩喜人。但是,面对成绩,我们不能忘乎所以,必须看到——

我们还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与一些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我们还有较大的差距。

美国2006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是13.256万亿美元,比我们现今高6倍多,并且美国仍在以每年3%左右的增速在发展。最关键的问题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不仅要看总量,还要看人均占有量。2006年,我国的人均GDP达到2042美元,进入世界中等偏下的收入国家的行列,排在了100多位之后。这2000美元与人均4.2万多美元的美国相比,甚至与人均近1.5美元的邻国韩国相比,都有很大差距。实际我们还是一个比较贫寒的国家。

在人均GDP的背后,一个突出的问题不容忽视:人均GDP与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以上海为例,2006年上海人均GDP已达到7000美元,但同期上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20668元人民币,按现行汇率计算约2583美元,两者之间差距达2.7倍。可见,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长远远低于经济增长,以致人们难以感受到经济增长对提高生活质量的显着影响。北京也是如此,2006年人均GDP突破6000美元,同期居民可支配收入仅为19978人民币,折合2497美元,两者相差2.4倍。这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无疑存在一定的差距。

再看构成,2006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9.5%,而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比重已达60-70%,这说明我国经济的现代化程度还不够高。特别是在代表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的新兴领域,我们的差距更为显着。以美、英、日、韩为代表的一批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由制造、创造向创新、创意的跨越,凭借并非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现代高科技的结合,成功推动了以文化创意产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异军突起,在输出产品和服务的同时,更在营销其内在的价值观念。同时,我们还要看到,经济的盘子越大,今后增长的难度也越大。国内生产总值突破20万亿,只能把它看作为实现第三步打下了的物质基础,无疑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起点。

其次,20万亿内含经济增长的代价很值得思考,加强自主创新,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任重道远。

有很多学者指出,我国的经济是“宏观好,微观差”。而我们始终认为,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繁荣是以强势企业为基础的。企业的竞争力没有提高,企业没有实现超常规发展,国家就难以实现长远发展。在国内,国有企业改革成为我国经济进一步腾飞的瓶颈。耗用2/3最为稀缺的资金和资源的国有企业,只创造GDP的1/3。而耗用1/3资金、资源的民营企业,却能创造GDP的2/3。这表明,在国企和民企之间资源的使用效率是很不平衡的。这表明国有企业仍需深化改革。

   编辑: 廖书敏
Google提供的广告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TAG:

    (*添加多个TAG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