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京沪高铁今日正式运营 高铁概念股迎来第二春(名单)(3)

2011年06月30日 07:25
来源:凤凰网财经

0人参与0条评论

京沪高铁今正式运营 铁路基建迎来重振契机(附股)

证券日报

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后,备受关注的京沪高速铁路从今天开始正式运营。受此影响,昨日铁路基建板块指数逆势上涨0.09%,成为唯一飘红的板块。其中,青海华鼎(600243)一度冲击涨停,最终上涨4.15%,中国铁建(601186)、新筑股份(002480)、中铁二局(600528)、中国中铁(601390)等个股表现活跃,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

分析人士指出,京沪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在我国当代铁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无论从史无前例的巨大工程上,还是对社会经济的深刻影响上,都将备受世人瞩目。与此同时,它标志着中国高铁技术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并将给沉寂多时的铁路基建板块,带来重振信心的契机。

铁路基建迎来重振契机

近几年来,我国高铁建设迎来了跨越式的飞速发展。2010年,我国铁路投资达到史无前例的8426亿元,由此也催生了股市上蔚为可观的高铁板块。无论是中国南车(601766)、中国北车(601299)、晋亿实业(601002)、太原重工(600169)等动车组和配件生产商,还是辉煌科技(002296)、新北洋(002376)等信息技术系统供应商,乃至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等主要的工程承包商,其股价在高铁飞速发展的推动下,曾不断飙升,一骑绝尘,给原本疲弱的股市呈现出了一道奇丽的“高铁风景”。

其中,与高铁的关联度最高的中国北车和中国南车,从2010年9月1日—2011年1月30日,股价分别暴涨77.17%和68.42%;晋亿实业更是从2010年9月21日—2011年2月10日,股价飙升270.56%,并一度被市场称为高铁板块的“三剑客”。

但随着铁路建设回归理性,整体投资增速开始放缓。据铁道部最新数据,我国铁路基建投资5月份单月完成424亿元,同比下降16.9%,成为自2008年以来首次单月同比下降。而今年1—5月铁路基建投资完成1986亿元,同比增长仅为13.4%,与前4个月25.7%的增速相比,几乎被拦腰斩断。由此,无论是5月单月基建投资同比下降,还是1—5月总体投资增速放缓,都直接体现出铁道部正收紧钱袋。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铁路基建整体投资增速的放缓,市场热点也开始急剧降温。主要高铁股从2月初至6月下旬,在上证综指微跌的情况下,中国中铁同期跌幅近20%,中国南车跌幅逾20%,晋亿实业跌幅逾30%,整个高铁板块明显跑输大盘。

近日,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回应铁路缩减传言,并透露了未来5年的铁路建设投资计划,称“十二五”期间安排铁路投资总共达到2.8万亿元。按照这一计划,到2015年时新线投产总规模达3万公里,全国铁路运营里程将达12万公里左右。

分析人士指出,“十二五”期间2.8万亿元铁路建设投资的拉动效应非常明显。今后几年里铁路建设的投资将超过2010年的规模,这将给铁路基建、机械装备、通信、电力以及旅游、酒店餐饮、商业零售等行业都带来极大的发展机遇。2.8万亿元铁路建设投资的比“十一五”期间的1.98万亿元增长41.4%,铁路基建的整体规模不会放缓。在此基础上,京沪高铁的正式开通运营,将有望给沉寂多时的铁路基建板块,带来重振信心的契机。

铁路投资仍保持快速增长

据悉,“十二五”铁路建设规划的总目标,就是铁路“十二五”期间新线的投产规模要达到3万公里。也就是说到“十二五”末期,我们国家铁路运营的总里程要从现在的9.1万公里增长到12万公里左右。其中快速铁路能够达到4.5万公里,西部地区的铁路可以达到5万公里。我国铁路的复线率和电气化率也分别能提高到50%和60%,同时也将会有一大批先进的技术装备投入运用。

平安证券表示,“十二五”期间,铁路建设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步子不会放缓,投资也不会减少。另外,高铁已经上马的项目仍然继续下去。包括沪昆高铁、徐郑高铁、贵广铁路等已经上马的项目将肯定继续下去。

据中投证券分析,海外高铁市场拉开新一轮建设高峰,将对传统普铁市场7500亿元的年市场规模带来3000亿元的市场增量,海外市场潜力巨大。在科技创新突破、全球性的低碳环保发展策略、各国政府借助高铁推动经济复苏这三个重要的原因的推动下,2010年下半年以来海外高铁市场正进入新一轮加速发展周期。到2025年,海外高铁将新增里程1.6万公里以上,远超过当前9000公里的既有存量,仅高铁领域带来的年均新增基建需求就达到3000亿元,加上传统普铁7500亿元的市场规模,海外市场的年建设需求将在10000亿元左右,市场潜力巨大。

多年来,铁路行业发展严重滞后,铁路里程增长明显慢于高速公路,导致客货运市场份额不断下降。安信证券表示,2004年初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发布以来,我国铁路进入快速发展期,2008年为了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国再次加大了铁路建设力度,2010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超过8000亿元,而2003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不足1000亿元,随着铁路投资加大,铁路网不断完善,铁路运输能力持续提升,为铁路市场份额提升奠定了基础。

高铁运能仍有提升空间

根据发布会信息,7月1日实施新的运行图之后,武广高铁对开列车将由现在的52对增加到80对。京沪高铁的设计运能是年运送旅客8000万人,现在的车次总量远未达到设计容量。

对此,平安证券认为,高铁运能仍然有增长空间。调图后,京津、武广和郑西高铁的对开列车均大幅度增加。而京沪高铁目前仅对开90对列车,相比于全线8000万的设计旅客运量来说,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同时,货运能力增长值得关注。新的运行图使铁路货运增加了6%的运输能力。未来随着现有高铁运力的逐渐提高,普通旅客列车肯定将退出普通铁路线路,货运能力提升空间应很大。

据海通证券(600837)初步统计,老京沪线目前日均开行客车近300对,年旅客发送量超过1.5亿人次。京沪高铁设计运能为双向年发送旅客1.6亿人次,开通运营初期,既有京沪线仍将保留136对普速客车。

按铁道部官方预测,京沪高铁开通初期,既有京沪线释放的运输能力每天可增运货物14万吨,年增加货运能力约5000万吨。按照既有京沪线目前货车平均载重达到5000吨/列的情况分析,14万吨意味着既有京沪线平均每日可增开28对5000吨货运列车。

海通证券认为,到2008年京沪线一年的货物发送量也仅为5518万吨,估计到2010年该线货物发送量不会超过6500万吨,增加5000万吨运能意味着由于京沪高铁对客运的分流,导致2011年下半年后老京沪线的货运能力提升了约77%。从京沪高铁对既有京沪线货运能力的释放看,2011-2013年随着我国四横四纵高铁的全面建成,将带来我国铁路货运能力的极大发展。届时,我国对货车和机车的需求将明显放出。

低估值有望得到修正

对于铁路行业2011年下半年的投资,长江证券(000783)认为,投资机会主要体现在:运力提升,长期以来,铁路面临主要干线运输能力严重短缺、客运能力不足、货运请车满足率低、运输质量提升受限等问题。铁路将通过挖潜、扩能和客货分离等方式解决铁路的供需矛盾,提升行业运输能力。

在运输价格受到政策限制的情况下,多元化经营是铁路企业提升盈利能力的必经之路。 申银万国认为,上市公司中广深的业绩弹性最大。未来1-2年内铁路行业确定发生的事件之二:主干线网络货运能力的逐步释放。估计随着未来1年内高铁网络将基本建成,主干线网络有望逐步释放3-5亿吨的货运能力,“北煤南运”能力大增、集装箱班列开行能力大增。铁龙将受益于集装箱运能瓶颈的消除、广深将受益于京广老线货运比例的提升、大秦将受益于太原局线路出省通道的打通。 申银万国认

对于未来铁路产业格局,申银万表示,我国铁路行业有望采取网运合一、区域经营和专业化运输公司的模式。短期内,铁道部没有改变现有业务“条块划分”的想法;中长期来看,特种、快递运输是否能做好取决于谁的市场化程度更高;因此走在铁路市场化最前沿的铁龙物流(600125)完全不需要担心铁路体制改革会给公司经营带来负面影响。预计铁路体制改革和货运能力释放为行业打开新的成长空间,依次看好广深铁路(601333)、铁龙物流(大秦铁路(601006)。

行业未来的投资机会来自于高铁分流低于预期或者航空公司应对措施足够给力。由于国金证券(600109)预计在2015年前行业的运力供给将持续比较缓慢,而目前的低估值主要也是受到高铁压制,一旦高铁影响明朗化后,行业的估值水平将根据实际影响水平而有望得到修复。

海通证券表示,维持对铁路设备行业尤其是铁路货运相关设备行业的增持评级,维持对北方创业(600967)、中国北车、中国南车、时代新材(600458)、南车时代电气等体系内设备公司的买入评级。

目前,铁路行业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同时又有体制改革、运能释放、运价上涨等诸多利好因素影响,安信证券认为,铁路股面临系统性的估值提升机遇,细分行业中最看好铁路集装箱的发展前景,预期未来5年能够保持20%以上的复合增速。大秦铁路:风险低、确定性高、长期受益改革;广深铁路:业绩弹性相对较大、受益京广高铁通车运能释放、低PB;铁龙物流:铁路集装箱发展首选标的,物流振兴规划的受益者。

产业转移对铁路运输的需求、高速铁路网建成以后的客货分离、铁路改革等有利因素将促进铁路行业尤其是铁路货运的快速发展。平安证券推荐大秦铁路和广深铁路,两家铁路公司外延式增长可期,低估值有望得到修正。

[责任编辑:hezl] 标签:京沪高铁 上港集团 广深铁路 中国铁建 
打印转发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