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浦江创新论坛:自主创新与全球化文字实录(2)

2011年09月25日 11:45
来源:凤凰网财经

0人参与0条评论

蒋昌建:路教授,他说的模式您听懂了吗?

路风:正在学习中。

张景安:他刚才通俗地说,我也很通俗地听,听了半天没有太理解。

蒋昌建:请您说一下他的商业模式是什么?

罗峰:我再一个例子,我早期看中央电视台广告,进口产品都是日本货,不明白为什么?理解了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合作,成立了北京电通,广告公司和中国电视台合作把他的产品形成了新的媒体,我们做的是不是和电视台合作,不是和报纸合作,和电信运营商合作,所有的用户经过运营商管道,我们产生新的互联网媒体。

蒋昌建:利用这样的媒体平台,把媒体上做的产品推广到各个地方。

罗峰:中国在墨西哥产品,同样把优秀的产品带到中国来。

张景安:他这个模式是谷歌还要现代的服务模式,他们的技术能力非常强,今年春晚竞争,国内最大的企业计算要一天,谷歌要3个小时,他们5分钟,春晚他们做的,所以他们的云计算是最新的模式。他这是云媒体,用云的方法做,可以把中国的企业通过云媒体走进世界。

蒋昌建:我们普通的老百姓一听到云计算,云媒体就叫晕计算和晕媒体。至少有两点,第一点你的创新模式是什么?通俗地说,国内的企业你们要在国际市场上做广告,如果要你们的通道在哪儿?你们一个个找,成本比下来划不来,你们找我,找我一家我们可以为你服务,国外的厂家来中国,到处找广告商,你们不有,我帮你搞定,更重要的是速度,所有的产品介绍,包括所有的数据,有云计算的方式以最快的速度投放。

张景安:今天他是花钱最少,最快,效益最好的。

蒋昌建:你是他的股东吗?

张景安:不是。

蒋昌建:我们特别邀请来自美国尤金俄勒冈大学荣誉退休政治学教授Richard P.Suttmeier先生,就这个主题发言。

Richard P.Suttmeier:我非常感谢有机会参加今天的活动,感谢主办方邀请我,一开始的时候,我先说一个小故事,在2003年应该是那个时候,我半夜里接到一个电话,这个电话来自北京,是一个我的老朋友,他是一位资深的官员,他在科技部工作,他打电话给我,他说,自主创新这个词你怎么翻译?然后我们关于这个问题作了一段非常友好的交谈,但是我们没有完全达成结论,我想我们大家同意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你得理解创新是必须放在全球化环境下来考虑的,这一点我们是同意的,自那个以后关于自主创新的英语翻译,引起了各种各样的麻烦,麻烦极了。那么从一方面看这是一个很不幸的事情,在自主创新背后的关键的理念,其实是跟我们刚才演讲者讲的要点是直接相关的,我非常喜欢把自主创新这个概念跟主权或者主权创新联在一起,主权创新是一个国家对创新技术未来有控制,这个非常好的描述了我觉得自主创新背后的政治的因素,也包含进去了,社会因素也包含进去了。

全球化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点,当我们开始看研究的合作,这些创新的专利等等,不管我们用什么东西来测量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到全球的互动是作为一个指标讲越来越多,所以我们看到了全球创新的网络,科研的网络都是一样,所以整个的网络是个非常好的事情,网络有很多的节点,在不同地方,他们又是紧紧相连的。整个全球化包含两个结果,首先是技术变化的技术,比如说IT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变化带来的,其次它也是全球的制造链,创新链的一个结果,这个都是我们全球化的结果。除了技术的变化之外,以及一些重要的机制的变化,政治的变化之后,他们为全球的贸易,全球的投资设定了一些原则,所以我们每次想到全球化,必须要想到文化的一个层面,但是我们还要想到一些原则,比如说技术的改变,以及机制、体制的改变,这个问题从而又变成了全球化是否能够跟国家的一些项目兼容?从而带来一些技术的自主或者自治?在中国是这样,在其他国家也是这样,这里存在着基本性的矛盾以及金融性的问题。

从中国的经验里面,全球化对于这个国家非常重要,在过去30年的变化看到了经济变化,技术的变化都是来自于全球化的推手,同时也有一种可能存在一些矛盾,或者说全球化跟技术的自主之间存在着一些冲突,那么确实我的答案是这样的冲突是存在的,这样的矛盾是存在的,因此我们在寻求定义技术自治的原则的时候,要特别地谨慎,原因其实非常简单,虽然这个问题听起来非常复杂,我想全球化以及这个机制改变了支持全球化的变化,之后我们进入了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大家都认为都是跟双赢的合作是相关的,如果在一个市场里面,是你死我活的话,这个并不是非常好的全球化,一般来说我们总能找到方法,让大家都赢。我们可以使用一些经济的互动,我们也会看到一些公司和其他公司进行竞争,在竞争当中他们都能够获利都能够赢,我们也会看到某种形式的技术自治,我们看到不仅是公司能够带来影响力的方面,政府也能够带来影响,同时政府之间的互动也能够带来影响,政府之间也存在竞争,很多时候我们会看到,政治斗争通常是你赢我输,很少有双赢,在国家项目里面如何互动,建立技术的自治?在中国人认为是一种自主创新,我们的政策在全国性的努力当中,应该是提供什么样的政策?这种政策是否跟全球化一致?如果它跟全球化不一致,也许这个政策本身可能就会跟全球化相抵触。

我总结一下,我最后要提一个问题,目前我们还是在目击全球化死亡的早期?我们可以看到,全球化长期以来大家都知道,它建立了非常强大的经济跟技术的脱节,我们当然可以通过管理跟体制来减少这样的一些脱节,但是我们看看国际政治,看看经济危机,看看一些国家的内部的政治,都说明了这样一种脱节变得已经无法管理了,我们看到了这种种的问题,这种种的问题影响到了各国的人民,因此我们一方面在寻求技术能力的提高,所以不仅是中国做自主创新,其他所有的国家也在寻求自主创新,你发展的越多,当然问题越多,当一个政府支持自主创新的时候,是否还能够符合全球化的趋势?我不是很确定。具体来说,我们可以看到,国家的利益是跟技术的成功是直接挂钩的,另外我们看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保持机密的时候保护信息安全的时候,比如说一些信息战的时候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在很多国家里面都应该重视,不能忽视这个方面的重要性。

这也要求信息自由的流动,我们看到中国、美国或者我们看到欧洲,还有其他的一些国家的时候,这些基本的问题都和信息安全有关,有的时候这个问题还变得非常严重,如果我们再往前走一步,我们就要想想,究竟给中国带来什么启示?是什么含义?全球化是否正在消亡?也许30年中国已经和全球化已经30年历史,如果全球消亡,对于中国自主创新又有什么意义?

蒋昌建:下面有请美国兰德公司资深经济学家Howard Shatz先生,对自主创新与全球化的一些想法。

Howard Shatz:首先非常感谢,我非常容幸来到这里,然后加入今天的论坛,今天大家看到,我们在座的很多人都已经达成了大部分的共识,到最后的时候,我只能说和前面路教授和前面几位说的没有什么意义的,我们应该注意一些什么?我的主要观点就是全球化是一个非常强有力的创新的促进者,但是全球化还不够,肯定还需要有一些本地的因素和全球化一起,才能使得创新更进一步,首先我谈谈基本的问题,比如说贸易,还有投资与全球化一些关系,我们说到全球化首先是人员的自由流动,第三个就是意识和规则的流动,然后再回来告诉大家,为什么全球化还不够?对于贸易来说,全球化有很多的好处,就是扩大市场,而且可以带来更多的消费者,如果你能盈利的话,如果你有更大的市场,市场会带来更大的利润,所以我们大家都能够从中收益,现在中国在他的高科技出口,还有制造业的出口达到世界上非常高的份额,到现在高科技出口已经达到了全球第一,现在中国确实是可以满足高科技出口的市场与日具增的需求,做产品的调整满足国际市场需求,还有其他产品。

所以中国很有可能进口高科技产品,事实上中国也是第一大的美国高科技产品出口的目的地,中国现在与美国有很高的贸易顺差,但是大部分主要在信息科技与技术方面,还有其他技术产品,在这些产品上面中国是顺差,但是在高科技上面贸易上面美国有顺差,所以我们看看创新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接下来是投资,直接投资,还有品牌带来的问题,供应链,本地公司,所有的这些带来消费者。我们看到2008年美国花了15亿美元作为研发,已经排名第6,也就是说美国花了很多钱进行研发,这是非常好的,但是在这些形势全球化创新里面也是有一些问题,我们看到在技术,传媒,通讯方面,他们也可以看一些低端的流程,或者是一些研发方面的流程,我们不仅仅去交易技术的产品,这不是说技术就已经进行了转移。

下面我们看人员流动,人员是创新的基石,如果想要世界级教育,中国做得非常好,在最近几年我们有一些数据,中国是把学生送出去,送到美国,人数排名第二各国家,除了工程以外,还有6300万人在美国进行其他专业的学习,我回到这一点,这使得中国在美国学习商学院,商科的学生是最多的,我们当然不是说人文对于创新最重要的,等一下我们会回到这一点谈。说明这是非常好的,因为人们愿意到国外接受新的教育,但是还是不够让你做到非常好的教育,因为他不一定回来为国家创新效力,根据最新的数据,90%的学生在美国拿博士的都是在学理科都留在美国了,所以这是很多一部分人,没有多少人回到中国。

现在我们看一下,我们也不他和全球化放在一起考虑,那就是规则思维思想,商品因为全球化可以自由流动,可以自由贸易,但是思想指的是人们怎么管理自己,规则怎么样限制?或者归管人们的生活,比如说规则是怎么样的通过全球化转移?那就是知识产权保护,跟WTO贸易协议,还有其他的规则,最近我们作了调查,在8个国家里面我们发现,他们的知识产权保护不是很好,不太可能加入全球创新的体系,以后不保护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不会纳入保护的体系。我们说贸易的规则,通过贸易进行更好地归管,为什么全球化和创新也是艺术,是一门科学?我们在学习新的观点和思想的时候,我们需要有能力做创新,而且也更需要一些归管保护创新,我们看到人文的学生,学商业的学生,他们非常重要,中国现在做创新非常好的,很好,但是还有很大空间进一步发展。

中国专利项目非常大,但是有可能进一步发展,我们看看是不是也可以由中国人在国外进行发明,然后申请专利的?我举个例子,在200年40%的专利,就说美国人的专利是在美国以外的地方被批准的,这个意思就是说这是全球的情况,在同一年不到5%的专利,在本土的专利,在美国进行批准,我们换句话说,我们看看在专利的认可,我们来看一下排名前50的国家,加入了专利公约的,日本60%,只有两个来自中国,还有一个就是中兴科技。大学加入国际公约,只有31%是美国的大学,7个是日本,中国没有一个大学加入了国际专利公约,所以我们说传统的创新是很大,但是我觉得专利还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有了创新,我们也必须改变技术方面的科学发现,然后有很多中国工程师发现,但是怎么样把技术改变?转换成为商品?比如在美国生物技术方面,生物技术一般来说都是在本国的,首先我们由当地科学家做发明,做创新,主要是在大学,然后大学有一个系统,把这个科研转移给公司,然后科学家不会因为发明东西而受到惩罚,这是科学家还有大学的好处,我们有风投公司,我们在生物科技方面发现,它的生物科技风投都是集群,我们也有法律律师事务所帮助他们,所有集群在一起,我们有咨询,也有管理层。然后有些人来自旧的公司开了新的公司。

我们再回到风投,不仅仅是钱问题,而且它本身主要在本国的,风投在美国一般做什么?中国也要开创自己的创新系统,也可以引进,加以修饰,美国是怎么做?在生物技术方面,首先让发明者关注他自己的发明,他也许不管市场,发明者不管市场,风投者负责市场的问题,第二风投者不是说一定把创新者变成商人,科学家自己本身是科学家,他自己有专注的事业,风投者可以找到这些人才,然后雇佣自己公司里面,还有董事局、董事会,然后把生物科技的技术和潜在的客户联系起来,所有这些都是在本土的。风投如果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样的管理人员或者有什么样的律师事务所,尽管我们说风投他们也还可以咖啡馆和其他风投谈,我们在美国创建这样的集群花时间花精力,他也组成了有人有自己的能力,找一个新的公司,找不同的专业的人士,这样才能建立一个集群。他有的时候也可以由其他制药公司收购等等,但是每一个人在圣地亚哥很多人走了,后来他们又组建了40个公司,所以他们在一个公司学到了东西,然后自己再建立一个新的公司。风投来自旧金山,组织风投公司,所以这是本地的流程。

最后回到全球化话题来,生物技术也看不到公司,全球化一定要得到保护,可以使得创新的产品能够找到最大的市场,在这个阶段对于大部分国家来说,最有价值是什么?就是要从别的国家引进思想,还有系统。谢谢各位!

蒋昌建:我们不同的专家和学者从他们自己领域当中谈到全球化和自主创新的问题,张先生更多的谈到挑战以及迎接挑战的办法。路先锁定如何来认识自主创新以及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和意义在哪儿?我们接下来的罗先生主要结合自己的企业,来让大家从实证的角度看所谓的自主创新有可能是什么?不一定是纯粹地技术创新,技术创新背后还有商业模式的创新。Richard P.Suttmeier教授主要从怎么样准确理解自主创新,以及自主创新有可能所产生在国际的视野下产生的问题在哪里?以及我们用什么样的模式支撑这个自主创新?来自Howard Shatz先生的观点谈了很多自主创新,尤其印象深刻的是自主创新是体系,而这样的体系首先完成不一定是全球化大的局面之下,往往本地化资源和力量也尤其重要。

[责任编辑:liuxd] 标签:中国 全球化 问题 市场 
打印转发
 

相关专题:2011浦江创新论坛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