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中小企业血淋淋地被拯救 倒逼金融改革
+策划/《民商》编辑部
采写/《民商》记者 陶卫华
中国的金融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经济问题的焦点。
上半年,在通胀形势下,央行利率、存款准备金率一路上调。银行“惜贷”与民间利率飙升并存,融资矛盾更加突出。在此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压力巨大。一些学者发出惊呼:融资难很可能成为压倒中国中小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与银行机构金融借贷趋紧并存的趋势,是民间借贷的空间壮大。由此累积的金融风险也在增加。这一情况倒逼着此前呼吁已久而迟迟未动的金融服务业准入机制改革,同时促动银行金融结构做出业务调整。
金融体制改革关系中国经济未来。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化,很多深层矛盾日益凸显,金融改革开始出现新的发展态势。
金融改革已到不能再拖延的地步
无论主动或被动,新一轮金融改革势在必行。如果说此前的改革迟滞源于现有的利益格局难以打破,那么今年以来,新的经济环境之下,不改革所导致的问题不断积累,将最终倒逼金融改革前行。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进入转型最关键一年。一方面,整体经济呈现增速放缓乃至下滑趋势。国内外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纷纷提示,经历过十几年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未来中长期潜在增速下滑不可避免。
增速放缓的同时,中国实体经济步入结构调整与转折阶段。此前的投资和外向经济拉动模式不再,内需增长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轴。而巨大变化之下,金融市场悄然出现一些新的现象。正如著名经济学家曹远征接受《民商》采访时说,2011 年中国金融市场出现了很多新的状况,其中“存款理财化”和外贷款债券化”是金融业发展最值得注意的两大现象。
他评价资本市场已经开始发展,银行理财利率和银行债券利率从某种程度上正体现了利率市场化的过程。
金融业的发展,恰恰为中国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而正在进行的利率市场化和金融业准入及监管体制等一系列改革,也印证着中国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和金融自由化的可能。
金融改革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步伐
近十年来,中国GDP以每年10%以上速度增长。高速发展态势下,金融系统暴露的问题尽管日益增多,但是通常容易被忽略。加上过去十几年间,中国金融部门的风险防控能力大大加强,这使得金融改革缺少紧迫感。专家多指出,中国金融系统的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步伐。
关于中国金融改革的呼声一直不绝于耳,对内如利率市场化改革、金融服务业准入制度改革及监管体制改革等;对外如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外汇管制改革等。但这些理论上和舆论上都支持的改革举措,却迟迟不见有突破性的进展。
金融改革滞后的同时,金融创新在不断推进。这一势头在今年发展到顶点,并倒逼金融体系进行被动式改革。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国金融体系发展至今,暴露的风险和问题已经发展到中央政府不能忽略的地步。
金融业从中国改革开放初期诞生时起,由于政府存在资本严重短缺的情况,就被赋予了金融业过多财政职能。经济学家卢麒元说,一段时期内,它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提款机”。而金融机构为了实现财政职能,使用了三个不恰当手段:实质负利率(通货膨胀);定向信贷(关系人贷款);非理性融资(资本投机)。
卢麒元认为,改革开放初期这个“提款机”流出的款项主要用于弥补财政投入缺口,支持经济体系的市场化转型;然而,到了后期(近十年),这个“提款机”开始失控,变相成为机构和个人的“提款机”流开始成为财富再分配的重要手段。
这一过程中,金融体系权力和能力不断膨胀,成为国家财政体系之外一套完整的、无约束的再分配体系,并通过与国际金融寡头的融合,实现了金融资本的国际性流动。金融机构被给予超乎寻常的政治地位,作为商业机构而拥有政府权力,拥有单独议息、制定金融制度和金融政策的权力,并形成高度垄断。
国内金融“巨无霸”形成的同时,中央政府却始终未能及时建立起配套的制度约束和监管体系,由此带来潜在的巨大金融风险。首先,中国通过金融手段实现的转移支付规模,已经超过了正规的财政转移支付规模。这种非财政转移支付方式,形成了大量腐败空间和非法的巨额财富积累。尤为严重的是,通过大规模金融转移支付,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特殊利益集团。
以典型的负利率政策为例,负利率政策本身可以视同为一种特殊税收。卢麒元认为这类税收的可怕之处在于直接在政策层面就被转移支付给特定人群了。由此可以解释为什么突然有人一夜暴富,为什么紧缩的中国依然出现流动性泛滥。
迟滞的金融改革也带来一系列深层恶果。一方面,这一金融体系发挥再分配作用的时候,大量的国家财富没有有效地转化为国民福利,而是被动支持了大规模财富转移。其中一部分补贴了全世界;另一部分转化为特殊利益集团的原始资本积累。另一方面,也导致中国现实的通胀和经济结构失衡等矛盾。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分析,拥有共识的金融改革迟迟未动,正缘于利益格局难以撼动。他说,利率市场化不能彻底推进,从政府财税和国有股东的利益看,银行高额利润既让股东受惠也带来大量税收;从地方政府和企业尤其是大型国企的利益看,低利率有利于降低他们的融资成本;从银行自身的利益看,息差收入构成了利润的绝大部分来源,而主要大银行的行政级别都是副部级,使得银行部门在维护自身利益方面拥有更强的话语权。汇率市场化改革和金融领域内其他改革迟缓,也同样是由于不愿意打破现有的利益格局。
专家不无危机意识地指出,中国的金融问题发展至今,已经逐渐出现管理失控、金融业务持续恶化的情况。而累积的金融风险,也使得金融改革到了不能再拖延的地步。
相关专题:是谁逼走了温州民企老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