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外媒:好险 世界在千钧一发时刻躲过了一场经济危机


来源:凤凰国际iMarkets

对于那些可能不记得这场“定量崩溃”几乎清除了所有的算法及对冲基金定量交易,并在几个小时甚至几分钟之内就导致了上百亿美元的资本损失的人,这里是一个提醒,并且还是一个警告。

新闻配图

【推荐阅读】

梳理本周头条新闻得到的可怕结论:新兴市场危机来了

世界经济出现危机的六大迹象

如何预测下一场危机的“震中” 看看那些摩天大楼吧

当人们在谈论金融界如何在雷曼破产之后几乎濒于崩溃,然后货币市场瘫痪,对美国国际集团施以援助,以及美联储造成的泡沫已经使得整个金融体系如百万亿美元阴影债务的担保链一样脆弱时,事实却是,世界上所有的信用卡泡沫、房地产泡沫、股票泡沫及非流动性泡沫与记录在案的那个最古老的“小故障”相比,都是小巫见大巫。尽管有各种“宏观审慎”的规划和筹备,但那个简单的级联错误最终却导致了整个金融系统的崩溃。

像2007年8月定量大爆炸所发生的情况。

对于那些可能不记得这场“定量崩溃”几乎清除了所有的算法及对冲基金定量交易,并在几个小时甚至几分钟之内就导致了上百亿美元的资本损失的人,这里是一个提醒,并且还是一个警告,即这一事实背后的官方危机是要隐藏全球金融体系在任何特定时刻都有可能几乎全面崩溃的这一尴尬。

信息技术是一个昂贵的雷区。

搞砸的方式有很多,而你能期待的最好的支持作用就是它是不可见的。如果有人注意到了你的支持团队,那肯定是因为团队里有人犯错了。我曾为三大投行工作过,但第一次我就亲眼目睹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失误之一,这在我的职业生涯中前所未见。当时我是销售和交易产品的支持团队的一份子,但幸好犯了这个严重判断失误的人不是我......

在我表述故事前,先补充一下相关背景,如果你没兴趣的话可以直接跳过下面一段。

当时我工作的这家银行已经率先推出了所谓的直通式交易程序(STP),这一程序省去了交易中的配置、核对,结算及清算的正常手动流程。全球市场的交易完成通常有5天的清算期,以便完成所有的文书工作和簿记工作。而这一精心设置的系统却可以做到当天结算,这在从前是不可能做到的。为了做到这一点,该银行之前花了六年时间开发了一个复杂程度足以媲美天网的计算机系统。到2006年,该系统已具备了足够的自动处理能力以及容量足够巨大的储存。

它由数百个尖端运算中心的刀片服务器以及数个价值几百万英镑的高端数据库服务器组成,并且有300多名员工在保持这一项目的运行。要知道,这一系统的存储(该银行500个主要交易系统之一)占了该银行所用总存储的80%以上。由于该数据库处理着一百多万起银行间交易而且每起都是价值在几十万到几十亿美元不等的股权交易,所以每天都有相当于100 张DVD容量的原始数据输入这个数据库里。这东西非常大。

你可能会认为这样一个极为重要且昂贵的系统肯定具备最好的容错性硬件及软件。但不幸的是,多年来它一直在有机地增长,新的二进制被添加的到处都是。由于原先那些或已离开公司或移民或死亡的懒惰开发人员在离职前没有记录下自己的工作,所以该系统的某些部分已经再没人可以理解了。我怀疑他们就曾预计过这个系统最终会成为一个怪物。

有天,我的一个同事决定在没有得到批准的情况下擅自在白天做一些改变。这一行为是愚蠢的,但并不少见。这种微不足道的变化就是增加了更多的存储,并且之前他已经做过很多次了,所以他很有信心。该系统的开发商们时刻顶着要让这个像电子版“克里厄索特先生”一样越来越臃肿的系统持续运转的压力,而这个家伙试图给这些困顿的开发商一点帮助。

就在我朋友做上述改变的那个早上,他使新的数据磁盘上线并引发了一个知名垃圾脚本里的漏洞。该脚本已被内部编码了,因为这样银行就可以每年节省300英镑的授权费,这些授权费本来是要支付给供应商所提供的官方“存储代理”的。不过事后看来,这钱或许还不如不省。这种自制程序代码一接触到新配置就立马出问题了。

因此最好的行动方案就是关闭该系统的生产端和并且打开线上的灾难恢复端,这是当检测到灾难性“故障”时的正常应对行为。这被设计用来尽可能快地打开该设置的工作面。可悲的是,该系统被两个网站完全复制了(以确保无缝恢复),灾难恢复端几乎立即触发了这个完全相同的漏洞。因此在一分钟之内,这个可恨的脚本已经使整个系统脱机了,这大致就像是把一个扳手扔进正在运行的发动机内从而可能会使一辆停止运行。而这个一如既往地在把自己的宝贵数据输入大量不同磁盘的数据库因此发生了巨大的,不可逆转的数据损坏。就这样,这个该银行最大甚至是世界最大的计算机系统崩溃了。

并且它没能马上恢复运行。

(好了,细节说完了。冷静。)

这次故障造成了该系统中总共超过12万亿美元的交易受到影响,而这些交易正处于该系统结算过程的不同阶段。由于其他银行此前已经开始使用这个系统,所以此次受影响的交易占到了全球股市全部交易的20%左右。如果这些交易没能在约定时间内结算好,那么该行就得承担每项交易的罚金,这样的话,该公司的市场资本就会被由此产生的罚金耗尽,从而走向破产。就是那样。

为了让该系统重新上线,我的团队暂停了手上的工作,攻坚了4个小时来恢复该系统的每个部分。故障发生没多久,欧洲央行负责人就给我们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打了紧急电话,要求其解释为什么在那天会有那么多的交易出现故障。据称,(正如为我们后来被告知的),这次故障波及的交易量特别大以至于如果无法及时清算这些交易的话,欧元的价值将遭受巨大的负面影响。

这次故障几乎引发了一场全球性经济危机,其规模近似于最近(并在持续)的次级信贷崩溃。在欧洲央行被迫因调整欧元汇率以作补偿而公开这次故障之前,我们还剩下两个小时的补救余地,而这时间差点不够。我们每人负责一个关键的子组件并将所有的资源转移至清算引擎。开发商将系统设置为按价值大小排序来处理那些交易。而为了确保每个可用的CPU周期和磁盘操作可以被利用,那些服务器上的所有东西都关闭了。当该系统开始慢慢恢复的时候,我们只能默默看着,掺和不了。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大部分的高价值交易最终在业务的截止期限之前完成清算了,而这场破产灾难最终也千钧一发地避过了。尽管如此,该银行还是为那些来不及清算的利好低价值交易付出了超过1亿美元的罚款。令人惊讶的是,只有少数的内部人员在年底的股东报告中才得知了这些罚款产生的原因。因为在银行界,信誉至上。所有牵涉在内的人员,包括我在内都被明确告知了要保守秘密。当然,我不能点明这家银行的名字,不过如果你实在好奇,私信我,我会给你指点一个正确的方向......

后记…尽管该银行很快地就为这些闯祸的脚本买了单,但那个开启这一故障的家伙却在第二天被解雇了。这非常不公平,因为造成这次故障的罪魁祸首其实是那些狡猾的编码。公司以每场火灾都需要一个引发它的火花位理由,把他当做了替罪羊。这是我选择离开那家公司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在辞职之前,我在圣诞晚会上把全球技术主管骂了一顿)。不过,发生了戏剧性地反转,因为我那犯错的小伙伴因为是最懂那个荒谬的电脑系统的人之一,所以他在六个月后内就回去工作了,而职位等级比从前更高。

结论:大多数银行都很疯狂,他们在吃了大亏以后才会去解决问题。用谷歌计算机计算可得出,这1亿美元的罚款纸币排起来能有9500英里左右长。

而另一个结论是:下次,如果你认为那些涉及数十亿甚至上百亿资产的纸质保证条款是安全的话,听听那些冗长的硬盘阵列的声音后再想想。(双刀)

[责任编辑:zhang_yua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最高13%

凤凰金融-安全理财

凤凰点评:
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近一年

13.92%

混合型-华安逆向策略

凤凰点评:
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