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日均存贷比的考核压力,通过发行短期理财产品变相揽储成为部分商业银行达标的救命稻草,其收益率也一再窜高。而理财产品的内在风险和对货币市场的扰乱也引起了监管层的警觉,并开始通过一系列的措施进行规范和整顿。[网友评论]
中国银监会11月11日召开2011年第四次经济金融形势通报分析会,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监管重点工作。会议要求,严禁通过发行短期理财产品变相高息揽储、规避监管要求。 [详细]
2011年9月30日,91号文下发至各商业银行。目前,各商业银行正根据这一文件的要求进行自查整改工作。 [详细]
今年上半年,股市持续低迷,新股申购出现亏损,基金吸引力下降,楼市遭遇限购。在此背景下,“吸金大王”非银行理财产品莫属。据普益财富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商业银行共发行8497款理财产品(不包括对公产品),发行规模达8.51万亿元。就产品投向而言,债券和货币市场是上述8.51万亿资金的主要投向。 [详细]
随着年中考核的来临,商业银行加速发行高收益的短期理财产品吸收存款,不少最新发售的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短短几天上浮了2%,一举突破7%。“为了吸引投资者,银行不惜成本提高收益率,收益率大约在5%-6%已经很常见,银行为迎接年中各项指标考核提前开打‘揽储’战。”金融界金融产品研究中心相关分析师表示。 [详细]
为了留住存款,近期银行的理财产品大战再度升级,收益率也出现飙升之势,前两周刚有部分债券和票据投资类的理财产品收益率攀上5%的台阶,本周同类型产品中更有不少飙上6%甚至7%,让投资者大快人心,部分高收益产品甚至遭到秒杀,十几亿元的产品,推出十几分钟便销售一空。 [详细]
每当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资金就会紧张。在现金为王的今天,金融市场直接融资利率,也就是实际利率不断提高,因此推动了理财产品收益率提高。 [详细]
为顺利满足日均存贷比达标,一些中小型银行通过拉零售存款的方式补对公贷款的需求,争抢零售存款的关键策略便是发行较高收益的理财产品。 [详细]
理财产品实际上是对于我们这些储户负利率的一种补偿,是一个变通的利率市场化的行为。 [详细]
但一位受访的银行风险部门的高管认为,与次贷危机前的美国相比,中国远未达到风险高度集聚的情况。但监管者的远见和忧虑,值得关注。银监会有关监管官员近日分析认为,一些银行的理财产品从研发、设计到销售,乃至售后环节,全程都独立于风控部门之外,导致理财产品的投向存在失控倾向。 [详细]
银行理财产品它收益率现在不断的在攀升,有的产品预期收益率已经将近了10%,但是银行没有这么多高收益率的投资渠道,这些产品本来应该投向证券市场,但是现在他们为了确保他们高收益率的投资来源,他们现在开始投向一些资金链吃紧的一些“铁公基”融资平台项目还有一些房地产项目,但是这些项目又是一些高风险项目。 [详细]
“一定要问清楚理财产品投资的标的物是什么。”郎咸平称,部分高风险的理财产品可能成为“次级债”那样的资产,消费者不能不提高警惕。目前,市场已进入了“高风险,低收益”的时代,个人投资保值一定要小心谨慎。 [详细]
银监会日前要求商业银行规范资产池类、委托贷款等理财产品业务,不得通过短期化和违规提高收益率等手段变相高息揽储。 [详细]
商业银行应按规定对理财产品进行风险评级,对客户进行风险承受能力评估,按照风险匹配原则,将适合的产品卖给适合的客户。 [详细]
银监会并对融资类银信合作业务实施余额比例管理,叫停了开放式信托产品,重申了对银信理财合作业务中风险较高的非上市公司股权投资业务的限制。 [详细]
普益财富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共有7731款银行理财产品到期,其中到期收益率不低于5.5%(今年5月CPI)的只有186款,仅占到期产品总数的2.4%。 。从上半年发行的理财产品中不难看出,预期收益率能跑赢CPI的同样少之又少。 [详细]
银行理财类产品信息披露的及时性与公募基金相差甚远,由于目前银监会对银行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并未有硬性规定,所以银行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时间随意性都比较大。甚至有的银行不进行信息披露。[详细]
银行理财产品客户要强化风险意识。理财产品不等同于银行存款和国债,购买理财产品只是通过银行这个渠道完成认购程序,实质是消费者的理财投资,并不是购买的所有理财产品只赚不赔。 [详细]
并非预期收益率高的产品就是好产品。从购买日期到实际计息日之间的天数,加上产品到期后资金到账的天数,才是投资者资金真正的使用期限。[详细]
最简单的就是选择银行保证收益的理财产品,尽管此类产品的安全性不能跟储蓄和凭证式国债相比,但当前的市场背景下,产品合同上约定的保证收益还是可信的。 [详细]
客户只能购买风险评级等于或低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评级的理财产品。产品的专业风险揭示书和客户权益须知必须放在同一页,并且在销售合同的显眼位置呈现。 [详细]
对于初次涉及银行理财产品的家庭来说,一定要牢记理财产品的预期年收益率不等于实际收益率。[详细]
但是拿所有的理财产品的收益来跟CPI比较,明显是在偷换概念。[详细]